字词 | 超额准备比率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超额准备比率 超额准备比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要求数量保留的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设该比率为e,活期存款为D,定期存款为T,则: 超额准备比率在货币扩张中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超额准备比率决定于商业银行在诸多因素下形成的经济行为,这种行为又取决于其决策意向,所以,许多货币经济学家在分析超额准备率时总是将实际超额准备比率与意愿超额准备比率相区别,同时,又常常假定银行实际保有的超额准备大体等于其意愿超额准备比率,这实际上是在分析中暂时撇去超额准备调整的可能障碍和时滞。 一般认为,对银行意愿超额准备比率有影响的经济因素主要是: 利率。在其他条件不变时,金融资产的利率提高,会增加银行放款与投资的收益,促使银行减少超额准备。相反地,假若利率下降,生利资产报酬率降低,也会使得银行增加其超额准备。 再贴现率。若生利资产收益水平为一定,而再贴现率降低,这将减少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因为在再贴现率低于其生利资产收益时,个别银行会尽量扩张放款或投资,即使到了超额准备已用完甚至法定准备已不足而不得不向中央银行贴现时,其获取再贴现资金的成本也小于其放款或投资的收益。在相反情况下,即生利资产收益率为一定,而再贴现率上升,银行的超额准备比率也会提高。 准备金流量与法定准备率的变动。准备金流量的变动呈较规则、稳定的状态时,银行可以在准确预期的基础上对超额准备进行适当调整;假若准备金流量的变动不甚规则、难以准确预期,银行超额准备比率的变动也会不稳定起来。此外,法定准备率的变动也直接影响超额准备比率的大小。因为法定准备率规定了银行在存款总额中的必提准备部分,如果突然出现法定准备率提高或下降,商业银行在迅即调整时就可以出现超额准备减少或增加的情况。 大众持有现金或定期存款的偏好。当通货比率提高时,银行的准备金会相应减少。因为大众持有现金偏好增强时,就会出现在银行提取现金、减少活期存款的行为。这会引起准备金比率及超额准备比率的一连串调整。假如大众的定期存款偏好增强,就会出现活期存款向定期存款的转移,这样,法定准备比率降低,银行超额准备相对增加,银行也要相应采取减少超额准备的行为。 在货币扩张中,超额准备比率的变动与货币乘数m的变动呈负相关关系。在市场经济国家,商业银行以盈利为经营的根本目标,由于超额准备金的相对增加,会提高银行非盈利资产对生利资产的比重,所以,超额准备比率也是货币政策变动和货币存量调整链条中的一个很重要的中介环节。 ☚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率政策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