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起诉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起诉书 起诉书人民检察院决定起诉时所制作的文书,又称“公诉书”,具有指控被告人犯罪行为并交付人民法院审判的作用。除按格式规定填写首部、尾部必备项目外,写作重点是犯罪事实和证据、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两部分。写犯罪事实和证据,用叙述的方式将被告人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写出,并写明足以证明犯罪行为的各种证据。起诉理由和法律根据,用议论的方式,针对犯罪事实,依照法律条款,分析说明犯罪的性质、被告人的法律责任,及从重从轻处罚的条件。对共同犯罪的案件,应分别写明各被告人的罪责; 如附带民事诉讼,亦应有所交代。犯罪事实和起诉理由之间,应有文字上的前后照应,以显示其内在联系。文字应简明有力,犀利果断,使犯罪事实昭然若揭。 ☚ 不批准逮捕决定书 公诉书 ☛ 诉状 诉状状(状纸;状子;状呈;状词;状牒;呈状;首状;起诉状) 讼书讼辞 讼状 讼谍 讼牒 讼牍 词牒 词纸 诉呈 诉辞 诉牒 笺 诉 手本 起诉书 另见:诉讼 案件 文书 ☚ 诉讼文书 凭证文书 ☛ 起诉书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向人民法院提出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诉讼请求的重要法律文书。起诉书是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对被告人进行审判的依据,是进行法庭调查和辩论的基础。起诉书的内容,应当包括下列几个部分:(1)被告人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出生地、身份证号码、民族、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采取强制措施的情况及在押被告人的关押处所等;如果是单位犯罪,应写明犯罪单位的名称,所在地址,法定代表人或代表的姓名、职务;如果还有应当负刑事责任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按上述被告人基本情况内容叙写。(2)案由和案件来源。(3)案件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要素。被告人被控有多项犯罪事实的,应当逐一列举,对于犯罪手段相同的同一犯罪可以概括叙写。(4)起诉的根据和理由。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共同犯罪被告人应负的罪责等。对于被告人真实姓名、住址无法查清的,应当按其绰号或者自报的姓名、自报的年龄制作起诉书,并在起诉书中注明。被告人自报的姓名可能造成损害他人名誉、败坏道德风俗等不良影响的,可以对被告人编号并按编号制作起诉书,在起诉书中附具被告人的照片。 起诉书❶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提请人民法院审判的法律文书。其内容包括:被告人的基本情况:性别、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日)、籍贯、民族、住址、职业、是否受过刑事处罚、拘留和逮捕的日期、案由及案件来源等。共同犯罪案件有几个被告的,应分别写明;犯罪事实、情节和证据;被告人犯罪的时间、地点、动机、目的、手段和造成的结果等,以及证明犯罪事实、情节的证据;被告人犯罪的性质,触犯《刑法》的条款,以及从轻、减轻、从重、加重处罚的条件等;附注事项:被告人羁押处所,卷宗册数,罪证清单和需要传唤的证人、鉴定人的姓名、住址等。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在起诉书中写明。起诉书由检察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检察院印章。 起诉书检察机关对刑事被告人提起公诉,请求法院对刑事被告人进行实体审判的法律文书。检察机关提起公诉,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正式表达形式,法院审理活动的合法依据,被告人准备出庭受审进行辩护的基本材料。具体格式各国不一,但均包括被告人基本情况、案由和案件来源、犯罪的事实和证据、起诉的理由和法律根据等项内容。在中国,人民检察院对侦查终结的案件进行审查、核对事实、补充证据后,向法院提起公诉时,要制作起诉书,并按被告人数提出起诉书副本。由检察长或检察员署名,经检察长批准,也可由助理检察员以 “代理检察员”名义署名。 起诉书检察机关向法院提起公诉的司法文书。主要应记明下列事项:1.被告人的基本情况;2.犯罪事实和证据;3.起诉的理由和根据。 起诉书亦称“公诉书”。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所制作的司法文书。 起诉书 起诉书诉讼文书的一种。检察机关向管辖法院提交的指控被告人,并要求其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书面请求。各国检察机关对被告人提起公诉必须制作和提交的诉讼文书。通常,以检察机关的名义提出。但有的国家则不然,如英国,起诉书均以女王名义制作和提出。起诉的格式和内容,许多国家有法定要求。如日本,刑事诉讼法以专门的条款规定了起诉书必须写明的内容。一般,起诉书须写明被告人的姓名等个人基本情况、犯罪事实、罪名和适用的刑法条款。在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起诉书的内容、格式没有作具体规定。但决定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必须制作并提交起诉书。起诉书除写明× ×人民检察院起诉书名称、编号以外,一般包括4个部分: 1.刑事被告人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民族、文化程度、工作单位、职务、住址、是否受过刑事处罚,被拘留、逮捕的年、月、日,在押被告人关押处所等。被告单位的名称、所在地;2.案由和案件来源;3.犯罪事实,包括:犯罪的时间、地点、经过、手段、动机、目的、危害后果等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4.起诉的理由和法律依据,包括被告人触犯的刑法条款、犯罪的性质、法定从轻、减轻或者从重加重处罚的条件,如果有附带民事诉讼,应当写明。叙述的指控犯罪事实必须清楚、准确。被告人被控有多项犯罪事实的,应当逐一列举。提起公诉的起诉书,人民检察院应当一式八份,每增加一名被告人增加三份起诉书。 ☚ 起诉 起诉法定主义 ☛ 起诉书用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文书。在我国,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应提出起诉书。起诉书由检察长签署。起诉时,除提出起诉书外,还须按被告人的人数提出文书的副本。起诉书应明确记载被告人、所诉事由和根据,以及其他应予记载的事项,以便法院和被告人了解诉讼内容并进行相应的诉讼活动,也便于上级法院审查。 起诉书complaint;caption 起诉书indictment;bill of complaint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