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起灵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起灵

搬抬灵柩以下葬。《丁兰刻母》(贤孝):“准备起灵来送葬,把母亲送到祖坟茔。” 《独弦操》(192):“明天正好是个起灵葬埋的吉日。”

乞灵;起灵

◉ 乞灵qǐlínɡ  向神佛求助(迷信)。比喻祈求不可靠的帮助。〈例〉~于阿弥陀佛/ 向菩萨~免灾,菩萨自身还难保呢。
◉ 起灵qǐ // línɡ  把停着的灵柩运走。〈例〉定下~的日子/ 爷爷的棺材已经起了灵,叔叔才匆匆赶到。

起灵;停灵

○起灵qǐ líng

(动)起运灵柩或骨灰(前往墓地):~车已开远了|~的人们面露沉痛之情|天没亮就去~了。

●停灵tíng líng

(动)埋葬前暂时把灵柩停放在某个地方:~的地方坐满了人|~时间很短|~前就已请来守夜的人了|~期间,哭声不断。

下葬

下葬

窆 落葬
死后入葬:黄金入柜
称帝后下葬:奉安
把停着的灵柩运起入土:起灵
运送棺柩下葬:送殡 送葬
将灵柩车上的灵柩放入墓穴之中:降舆
用机械将棺柩落葬:机窆
盖土埋葬:掩土
在坟上添土:封墓
(落棺下土:下葬)

☚ 下葬   安葬 ☛
起灵

起灵qilinɡ

民间丧葬习俗。流行于境内,各地略有不同。淳化一带讲究起灵前席口备上四盘菜和热馍,执事、客人愿吃者吃。一般人多在自家吃饱,在灵前吃饭者很少。孝子要在灵前上香、酹酒、化纸。正式起灵时,将棺材抬出大门以外,放上灵床抬起。乐人吹打,孝子齐动哭声,而长孝子依杖牵缚抱主,摔碎纸盆,其他孝子各持纸活,徐徐走向坟地。秦都、渭城一带起灵时还讲究先送馔饭,以示菜肴丰富,厨师手艺不凡,孝子对先祖不薄,然后遂祖,即快到中午时朝祖拜望,问候祖先灵魂休息安好,祭礼受用是否称心如意。孝子抱上祖先牌位先到坟前火化,再请抬,即邀请乡里乡党前来抬埋,乡亲闻声都会放下农活赶来。有的地方要入席饮宴,有的地方直奔坟地,然后行礼,即在村头摆设灵桌,纸扎如金童玉女、金斗银锞两旁排列。由执事人公布行情礼单,行定柩礼、移柩礼、起柩礼,接着鸣炮告土,祈祷各路神灵开路放行。起灵时,由孝子举哀,抬埋人从屋内抬好灵柩,龙头棺罩压顶,男孝子用白布挽联扯拽灵柩起动,俗称扯纤。女孝子扶柩随后,执事人前行,手提方盒子祭品,内装香烛纸钱,一路抛撒冥币。旌旗、纸扎悬举于前,乐队细吹细打,乡邻亲友二十四抬,轮流换肩,前呼后拥。孝子手执丧杖,扯拽灵柩,号啕痛哭。大孝子或孝孙头顶纸盆,由舅父或年长者扶定,行至村头什字路口摔碎,俗称摔纸盆。摔纸盆(即指死者的饭碗)的人,一般都是遗产继承人。长武县彭公乡方庄村人起灵时,要有法师唱《发引歌》。乾县等地讲究棺轿由十六人抬着,路上可换肩,但不可着地,且要平平稳稳,徐徐行进。灵柩一出村,孝子将黄金纸裱糊的瓦盆(叫纸盆)摔碎,外孙前边举着引路幡,其他孝子举着各种纸幡和纸亭阁、罐罐纸等烧物。孝子手拿哭丧棒(柳木棍),扯纤躬背而行。女儿手扶灵柩,哭声载道,送丧队伍浩浩荡荡,直送坟地。

☚ 栽植习俗   壶壶油茶 ☛
起灵

起灵

丧葬习俗。亦称“起棺”。流行于各地。出殡日,长子哭读祭文,执事宣布开丧,众宾奠酒,总理行开丧礼。此时鼓乐齐鸣,哀声四起。长子摔碎瓦盆,推落棺盖上的黑碗,手持哀杖,躬身退步,16(或24)扛手抬棺至门前,再由2人背棺出门,置于门外棺架上。棺木出门时,家人在门框上破3斧,以示毁家致哀之意,起灵时间多在午后,少亡者则应在上午进行。

☚ 赶年集   起誓 ☛

起灵qi ling

move a coffin or the ashes of the dead to a burial plac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