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璩1130—1188
宋朝宗室。太祖七世孙,秉义郎赵子彦之子。字润夫,初名伯玖,从小就十分聪慧。由于高宗无子,故选嘉兴丞赵子偁子伯琮以宗室子弟的身份入宫,由张婕妤抚养。吴才人也要求抚养一子,于是命伯玖入宫奉吴才人为母,并赐名璩,授和州 (今安徽和县) 防御使。当时璩年方7岁。后来,伯琮封建国公,从师外居,璩仍居宫中。秦桧专权时,封为保大军节度使、崇国公,并命他到资善堂听读。绍兴十五年(1145),拜检校少保,进封恩平郡王,出宫另居。当时,伯琮已封为普安郡王,璩的官属礼制和伯琮相同,号称东府、西府。绍兴二十二年,父死,璩辞官服丧,丧满复职。后普安郡王伯琮被立为皇太子,璩称皇侄,储君之位终于确定。璩封开府仪同三司,判大宗正事。在绍兴府 (今浙江绍兴) 设司。孝宗即位,璩上表请求入朝称贺。特别授职少保,改任静江军节度使。不久,改判西外宗正司。当初,璩入宫与伯琮同为皇帝养子,太子位三十年未定。孝宗即位后,生性友爱,并不记恨。璩入朝后,屡次召他在内殿饮宴,不称其名而称官,高宗死,璩因奔走丧事劳累成疾,次年死去,时年59岁。有四子: 师淳、师灏、师瀹、师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