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武灵王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中期赵国君。名雍,肃侯子。前325—前229年在位。曾积极图强。因感华夏族车战之制不利于奔驰远袭,博衣重甲不适于用武,乃于十九年(前307年)下令实行“胡服骑射”,要求军队改穿胡人的短衣、长裤,训练马上作战技术。令出,不顾守旧大臣反对,首先穿起胡服,以推动改革,果使赵军战斗力迅速增强。从前296年起,赵发兵先后攻灭中山(都灵寿,今河北平山东北)、击败林胡(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和楼烦(今山西西北),拓土扩疆,建立了云中(今内蒙托克托东北)、雁门(今山西右玉南)等郡,国势大振。二十七年,立少子公子何为惠文王,命肥义辅国为相, 自称“主父”,专心于军事事务。是年,着胡服率士大夫略胡地,旋南下至秦,诈称胡使面见秦昭王,以考察秦国虚实。惠文王三年(前296年),封长子公子章为代安君,以田不礼为相。次年,公子章不服其弟为王,发动叛乱,惠文王派公子成以重兵包围沙丘宫(当今河北平乡东北),至公子章死仍不释围。百余天后,赵武灵王亦饿死宫中。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赵国君。前325年—299年在位。周赧王十三年(前302年),进行军事改革,穿胡服,学骑射,并设骑邑,使赵军事力量增强,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盛。周赧王十六年(前299年)传位王子何,专心军事。后因公子章叛乱,被李兑围于沙丘宫,饿死。

赵武灵王

042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期赵国君。赵姓,名雍。前325—前299年在位。为对付北部游牧部族的侵扰,加强边防,于赵武灵王十九年 (前307) 起,进行军事改革,令军队采用胡人服饰,改穿短装,束皮带,着皮靴,学习骑射,史称“胡服骑射”。后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盛。二十四年,再次改革,命将军、大夫、嫡长、代吏均用胡服。二十七年传位于王子何(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江中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饿死。在政治上,从“理世不必一道,便国不必法古”的思想出发,主张“今重甲修兵不可以踰险,仁义道德不可以来朝”,坚持变法图强。

☚ 孟轲   屈原 ☛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赵国国君(前325—前299)。名雍。公元前302年进行军事改革,建立强大骑兵,改穿胡服(北方少数族服装),便于骑射。先后灭中山,破林胡、楼烦,国势强盛。公元前299年传位于王子何,自称主父。后因内讧,被李兑困死于沙丘宫。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期政治家。赵国国君。姓赵,名雍,肃侯之子。武灵王元年至武灵王二十七年(前325年~前299年)在位。在位期间,采取两项重大措施: 一是奖励耕战,二是改革军制。当时,赵国多使用战车,士兵身着长袍,铠甲笨重,作战时十分不便。而与赵国北部接壤的林胡、楼烦等游牧民族,衣服简便可体,善于骑马射箭,作战十分灵活便捷。赵武灵王决心改革军制,实行 “胡服骑射” 。前302年,在大臣肥义等的支持下,说服以其叔父公子成为首的一批守旧人物,移风易俗。他亲自改穿胡服,学习骑射,并下令全国仿效。通过改革,赵国军队战斗力日强,相继攻灭中山,占据云中、九原,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振。武灵王二十七年(前299年),将王位传给小儿子何,自称主父。结果引起长子公子章的不满,遂于惠文王四年(前295年)发动政变,公子成调四邑之兵攻杀公子章,而主父则被李兑围于沙丘宫中,因缺水断粮,困饿而死。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赵国君。名雍。前325—前299年在位。赵武灵王二十四年 (前302)进行军事改革,改穿胡服,学习骑射。陆续攻灭中山国,攻破林胡、楼烦,国势大盛。二十七年传位给王子阿(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后在内讧中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 (今河北平乡东北),饿死。

赵武灵王

见 赵雍

赵武灵王?—前295

战国时赵国国君。名雍,谥武灵王。前325至前299年在位。赵肃侯之子。曾改革政治及军制,实行胡服骑射,军威大振。灭中山,破林胡、楼烦、扩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前299年,传位于幼子何,是为惠文王,自号为主父。曾诈为使者,见秦昭王,观察秦的形势,很有雄心。因庇护废太子章,酿成内乱,被围困三月而饿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3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