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赵括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将领马服君赵奢之子,人称马服子。自幼熟读兵书,自以为天下莫敌。因缺乏军事实践,只知纸上谈兵,又把残酷的战争看得十分轻忽。其父认定他不能担任将领,且说:“使赵不将括则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赵孝成王四至六年(前262—前260),赵、秦大军对峙于长平(今山西高平北)已近三年。赵将廉颇鉴于秦军力量强盛,采取筑垒固守、坚不出战、以逸待劳的策略,使秦军长期不得进展。后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不顾蔺相如极力反对,以括代廉颇为将。上任后,他改廉颇战略,向秦军大举进攻。秦将白起正面佯败,将赵军引到秦军营垒前,另派两支军队从两翼包抄,切断其后路,将赵军装进秦军包围圈。在被困四十六日、粮尽援绝的情况下,他孤注一掷,亲带精锐搏战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四十余万人马全部投降。白起将年幼者二百四十人放回,其余全部坑杀。赵从此一蹶不振。 赵括 赵括中国古代笑话。赵以马服君之威名,擢其子括为将,以拒秦,而适当武安君白起,一战军破,掠赵括,坑其众四十万,邯郸几败。艾子闻之曰:“昔人将猎而不识鹘。买一凫而去,原上兔起,掷之使击,凫不能飞,投于地,又再掷,又投于地,至三四,凫忽蹒跚而人语曰:‘我鸭也,杀而食之,乃其分,奈何加我以掷之苦乎?’其人曰:‘我谓尔为鹘,可以猎兔耳,乃鸭耶?’凫举掌而示,笑以言曰:‘看我这脚手,可以搦得他免否?”’ ☚ 赵迁 赵大洲 ☛ 赵括 赵括庾信《哀江南赋》云:“崩于钜鹿之沙,碎于长平之瓦。”前句指项羽救赵王,大败秦军于钜鹿(其地有沙丘台);后句指赵括与秦兵战于长平(碎瓦,本赵括父赵奢与秦军战于武安,秦兵鼓噪,武安城内屋瓦皆震,此连两事为一)。赵括,赵国马服君赵奢之子,善能纸上谈兵,常使其父屈。赵孝成王时,代廉颇军长平,为秦将白起所败,赵卒四十万为白起坑杀,赵括亦为秦军射死。 ☚ 春申君 赵高 ☛ 赵括?—前583春秋时晋国大夫。又称屏季、屏括。晋楚邲之战中,任中军大夫,晋作六军时,因在鞌之战中立功,升为卿。鲁成公八年(前583年),被诬欲为乱,为晋侯所杀。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故称马服子。一味纸上谈兵,实际不会指挥作战。赵孝成王六年(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指挥长平之战。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围困,中箭死。赵军战俘40余万尽被坑杀。 赵括❶(?~前260)战国赵将。别名马服子,马服君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会指挥作战。把国王赏赐金帛,买进上好宅田。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40万人都被俘坑死。 赵括?—前260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亦称马服子。好纸上谈兵,蔺相如谓其“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赵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以赵括代廉颇为将,一反廉颇坚守之法,大举出击,使赵军陷入秦军包围之中,全军覆没,四十余万降卒被坑杀,赵括突围不成,被射死。 赵括?—前260也叫马服子。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空谈其父所传兵法,实际不会指挥作战。把国王赏赐金帛,买进上好宅田。赵孝成王六年(公元前260年),赵中秦反间计,用他代廉颇为将,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大举出击,被秦将白起包围,突围不成,被射死。赵军四十万都被俘坑死。 赵括战国时赵将,马服君赵奢之子,又称马服子。少时学兵法,言兵事, 自以为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论兵,奢不能难。然奢以为忧,告其母曰:若使括为将,破赵军者必括也。孝成王中秦反间计,令其代廉颇守长平(山西高平西北),一改廉颇以守为攻的战略,轻易出击,被秦军断绝粮道,截为两段,包围四十余日、士卒饥饿不能战。率军突围时被射死,全军投降。秦尽坑赵兵四十多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