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赵执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词)清·赵执信

爱就霜林系短篷。

凫鹥鸿雁满西风。

手有丝纶何处著。

抛却。

悠然身寄水晶宫。

船尾相看娇小女。

如语。

芙蓉欹岸避腮红。

若道功成堪共载。

犹待。

西施别在五湖东。


1

(词)清·赵执信

三生一夕凝娇眄。

新词醒醉流传遍。

绮席分肩,红灯对面。

因缘只合频相见。

袖香空惹玲珑钏。

衾孤不换鸳鸯荐。

巧语莺莺,轻飞燕燕。

人间无数閒庭院。


1

(词)清·赵执信

渐年多酒少,料陶潜,何心赋閒情。

向金钗小队,狂香浩态,陡顿愁增。

最爱一枝秾艳,眉黛不胜青。

小字偷相问,恐是双成。

不分从来未识,对微颦低语,浑是平生。

看山城如斗,不笑也教倾。

入新秋、凉轻暑薄,拚几番、沉醉月胧明。

凭谁道、周郎频顾,不为歌声。


1

(词)清·赵执信

晴新寒陡。

好雪月、休辜负。

杯中绿蚁,舟中青眼,坐中红友。

领略秋娘风味,等閒难偶。

梅花蜡后。

更莫道、章台柳。

尊前促膝,灯前送目,人前缄口。

明日狂奴杜牧,为卿病酒。


1

(词)清·赵执信

天与温柔,人传娇小,几年思杀倾城。

江波浩渺,断潮何处相迎。

秋有信,月还盈。

鹊桥边、巧送新盟。

刘郎前度,徐娘未老,消得风情。

连宵雨暗窗棂。

趁向云轻汉浅,掩映三星。

龙须凤枕,黛眉几许低横。

金不暖,玉无声。

算瑶池、独有飞琼。

东阿才费,文园消渴,端为卿卿。


1

(词)清·赵执信

薄酣枕上。

月淡窗前相向。

可怜生。

风里纤纤柳,花前恰恰莺。

新欢偏郑重,幽态更轻盈。

酒醒寒近晓,不胜情。


1

(词)清·赵执信

昨夜烛花无赖。

照尽佯羞薄媚。

细雨嫩寒天,只道归来浓睡。

浑未。

浑未。

却是酒醒人醉。


1

(词)清·赵执信

鸾影孤悬宝镜傍。

人间无日月,剩冰霜。

重泉只隔小楼窗。

廿年身未死,已心亡。

雪覆兰芽特地长。

庭阶春草里,烂生光。

天书郑重诏闺房。

黄金应铸像,共焚香。


1

(词)清·赵执信

晓妆了,上红楼。

不知愁。

春与离情气味投。

暗相勾。

柳色深深远海,征人渺渺孤舟。

陡惹关山千万里,聚眉头。


1

(词)清·赵执信

刘郎乍识天台路。溪上桃花无数。

几朵浓妆含露。偏解和春语。

妖红容易催春暮。从彼燕欺莺妒。

不信落花飞絮。绊得东君住。


1

(词)清·赵执信

弧矢丈夫志,射猎正秋冬。

从者亦骑骄马,手自挽强弓。

爱听箭如鸱叫,不觉鼻尖出火,耳后乱生风。

一片晓霜白,千里晚霞红。

瀚海上,梦泽畔,雪山东。

北平飞将,封侯无相敢称雄。

试领天家熊虎,立净草间狐兔,归报未央宫。

他日认君处,麟阁画图中。


1

(词)清·赵执信

停桡注目小桥湾。

晓妆鲜。

倚门阑。

欲得从容,故故弄渔竿。

应觉篷窗人有意,瞋与笑,两难安。

羞眸试掷脸微丹。

远增怜。

近何缘。

约略芳心,如线引波澜。

飘瞥相逢知不忘,今夜月,恰团圆。


1

(词)清·赵执信

秋近。

芳兰传信。

永日空斋。

故应偏为主人开。

衔杯。

称幽怀。

春前误被东君见。

荒吴苑。

蝶妒蜂犹恋。

好裁红锦护氛氲。

争教取次闻。


1

(词)清·赵执信

漱玉佳人,扫眉才子,春风陌上归迟。

藐姑冰雪,争肯污胭脂。

爱写楼头烟雨,诗囊底、细袅心丝。

令人忆,妆添病减,闲坐独吟诗。

佳期。

星汉杳,王郎狡狯,偷得支机。

料深闺镇日,但树降旗。

一卷天孙云锦,焚香读、我亦情怡。

鸱夷子,湖山花月,珍重共西施。


1

(词)清·赵执信

莫忘前期,浮花浪蕊知难定。

误人薄倖。

总为三春病。

曲巷重经,雨过斜阳净。

还相映。

旧时门径。

风弄黄杨影。


1

(词)清·赵执信

柳飐桃花点细尘。

燕子掠来新。

轻盈愁杀小腰身。

风际态,月中痕。

画阁留痕,雕梁无主,软语泥东君。

他时纵使得相亲。

浑不是,此番春。


1

(词)清·赵执信

越来溪上午烟浓。

心事去留中。

翻怜住久,从看天远,肯放杯空。

他乡又作匆匆别,愁对翠眉峰。

三分春思,两番幽梦,一点秋风。


1

(词)清·赵执信

肠欲断。昨暮酒阑人散。

明月似知情恋恋。夜深教梦见。

闻道高唐开宴。怅望行云一片。

谁送暗香来枕畔。顿成新缱绻。


1

(词)清·赵执信

送尔辞金殿。

记当年、狂歌一曲,京尘传遍。

解道能文真不幸,我亦伤弓断雁。

白首向、江南重见。

画舫春深同载酒,带斜阳、系著垂杨岸。

惊十度,岁华换。

频来往事成河汉。

况平生、无多知旧,星流云散。

惟有金风亭长⑴老,长和松风吟叹。

尚醉后、诗篇烂缦。

迟我扁舟和烟月,共平章、秋色垂虹畔。

归未卜,定如愿。


1

(词)清·赵执信

落托十年狂杜牧,此地逢秋。

何意勾留。

青翰舟中见莫愁。

酒浅歌深人已醉,鬓影横流。

眼色遥偷。

薄倖从今怕起头。


1

(词)清·赵执信

一夜霜风凄卉木。

谁潜与、偷红换绿。

丛棘篱边,荒苔庭际,百叶娇堪掬。

烂缦秋容看不足。

浑不似、春心拘束。

添得凄凉,催将酩酊,未肯输黄菊。


1

(词)清·赵执信

忙煞花工,堆红砌粉无重数,赚教蜂蝶不知羞。

乱难收。

东君毕竟有情不。

邀勒韶华三月到,披猖风雨一时休。

问何由。


1

(词)清·赵执信

遥山写黛,轻波凝眼,一笑岸花微逗。

梦回午枕费思量,料鬒发、如云依旧。

酒边明月,病中黄菊,剩赚沈郎腰瘦。

重来取次过残春,枉榴火、蒲香时候。


2

(词)清·赵执信

落尽瓶花红芍药,轻雷过雨斜阳。

单衣新浴细生凉。

牵情殢病,白昼不胜长。

止酒当杯还复醉,残宵短梦微茫。

觉来何事惹思量。

閒衾半枕,彷佛似闻香。

(词)清·赵执信

酒癖诗狂消未尽,閒和花月因循。

画图娇样逐翻新。

偶然成一面,偏是惹相亲。

彷佛芙蓉城里见,瑶英认得前身。

不须凭梦寄殷勤。

拍肩闻小语,含笑唤仙人。


2

(词)清·赵执信

陆居非屋。三径幽偏溪一曲。

谁与追寻。把臂风期似竹林。

清言狂醉。问著时流浑不会。

隔断仙津。妆镜欹斜照美人(虹,别名美人。见《诗疏》。)。

(词)清·赵执信

牵萍惹絮。随意温柔乡里住。

三度天台。不见桃花烂漫开。

脂香粉腻。染向青衫和酒气。

未得无情。长忆秋波滟滟横。


2

(词)清·赵执信

春色满江村。

日日江头倒玉尊。

薄醉归来骑马路,黄昏。

浅绿深红染月痕。

钟动野烟繁。

楼外青山缭短垣。

小犬数声灯隐隐,桃源。

前有渔童为打门。

(词)清·赵执信

午睡起来迟。

潋滟红潮压翠眉。

欲验枕痕馀几许,垂垂。

鬓角斜分半缕丝。

花影傍檐移。

正是浓香芍药时。

独倚帘栊看乳燕,微微。

一笑含情属阿谁。


2

(词)清·赵执信

谁教相见即相思。

取次赠将离。

脉脉牵情,盈盈回顾,红袖苦参差。

汉皋香佩空留在,迢递几秋期。

最是销魂,一川风柳,撩乱夕阳时。

(词)清·赵执信

离情触处总相关。

小字县名传。

听去偏惊,避将无计,谁使驻征鞍。

梦中从此寻犹近,寒夜奈无眠。

转眼春风,预愁江上,万点见青山。

按:赵执信《海沤小谱》末亦自言远行夕宿青县,题少年游以寄思。若青者,勾栏中人也。

2

(词)清·赵执信

客思厌厌。

抛花仗酒,午睡初甘。

帘幕风高,铎铃声碎,梦破红酣。

起来添著轻衫。

对影处、霜侵镜奁。

残春去也,多情燕子,犹自呢喃。

(词)清·赵执信

无计枝梧。

病身陡顿,春梦模糊。

乱惹閒愁,惊开倦眼,斗帐红珠。

醉浓不省欢娱。

晓镜里、临窥画图。

闻道门前,烟波淡沱,杨柳萧疏。


2

(词)清·赵执信

道是放情花酒。信否。

閒澹近风流。馀生未合付温柔。

休摩休。休摩休。

(词)清·赵执信

开得名花满径。

相映。

略似玉人无。

艳红双脸白肌肤。

香透薄罗襦。

婀娜风前微步。

回顾。

含笑折兰蕤。

芳心应是小鬟知。

团扇晚凉时。


3

(词)清·赵执信

晓窗晴暑。

黯淡巫山雨。

宝镜晶明香一缕。

故傍新妆耳语。

轻衣乍退妖红。

微波暗逗春浓。

坐觉双蛾颦久,芳心更属谁浓。

(词)清·赵执信

莺残花冷。

往事休重省。

乾鹊声声呼酒醒。

报到仙居非迥。

旧愁新喜难分。

无缘飞渡江云。

从此心头眼角,依前著个人人。

(词)清·赵执信

侬家何处。

家傍真娘住。

脸晕花光腰束素。

占断碧山红树。

当杯半晌留连。

背人一笑相关。

从此天涯魂梦,长教著暮灯前。


4

(词)清·赵执信

寒雨声声滴小窗。

清宵偏是到秋长。

愁人犹自滞江乡。

宿酒醒来难续梦,孤衾薄处早惊霜。

此时争道不思量。

(词)清·赵执信

榴火当筵照玉人。

芙蓉意态柳精神。

歌声无影惹香尘。

倚酒添娇腮晕重,背灯抛笑眼波春。

斟量无分住西邻。

(词)清·赵执信

深屋莺声即渐调。

薄寒花性不胜娇。

相看赢得是无憀。

促膝传杯禁永夕,牵衣强笑问明朝。

此情终竟若为消。

(词)清·赵执信

欹阁平桥碧玉潭。

山光水色写雕檐。

银河垂处翠相衔。

荷气中间深酒榼,烟波侧畔隐渔庵。

卿卿是否似江南。


5

(词)清·赵执信

杨柳千条绿,红蕖一水香。

人间信有此湖庄。

羡尔乌纱白葛、在中央。

地有牛过静,天将鹭去长。

披图午汗坐翻浆。

安得轻摇艇子、入茫茫。

(词)清·赵执信

引烛催行雨,排愁泥酒卮。

春光不信去天涯。

看取樽前楚楚、海棠枝。

暼眼浑相识,和酲不自持。

他年何处最相思。

应是红酥著体、欲融时。

(词)清·赵执信

别恨桐秋促,归心桂棹迟。

胥江潮急暮风吹。

记取烟波和梦、共参差。

浓酒迷香盼,轻衫逗腻肌。

画船微月语支离。

道是不曾真个、更相思。

(词)清·赵执信

径僻莺难至,檐荒蝶不窥。

妖红淡白尽离枝。

谁遣天香相赴、过春期。

月引酣容重,风将艳态欺。

漫劳玉手进琼卮。

怕惹山翁忆著、少年时。

(词)清·赵执信

书望江头雁,肠纡酒底蛇。

斜阳容易下檐牙。

坐看闲园开过、早秋花。

雨入虚窗碎,山衔断梦赊。

宵分蟋蟀向明鸦。

正是凄凉时候、未还家。


5

(词)清·赵执信

残更梦著玻璃枕。微凉晓沁鸳鸯锦。

道是醉连宵。如何酒易消。

主人情似月。明处偏教缺。

不上浣烟楼。烟多只结愁。

(词)清·赵执信

澄江极望平如掌。清秋多少离人想。

淼渺一帆开。当年向北来。

高亭临紫翠。画阁烟中闭。

林际有新霜。爱他深夜凉。

(词)清·赵执信

波光摇曳亭亭塔。画船明月相逢恰。

比塔似侬情。一层还一层。

红灯明玉手。笑语香生酒。

催别怨晨钟。乍欢成梦中。

(词)清·赵执信

新晴天色催归急。飘萧行李迎寒日。

团扇渐凄凉。匆匆书几行。

临分聊命酒。执辔还携手。

安得与卿卿。芳樽千日倾。

(词)清·赵执信

宫妆笑罢高鬟侧。罗襦醉后微香湿。

送我到床前。情知常独眠。

抛人何处去。月映淩波步。

留梦竟无成。酒醒天已明。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康熙进士,授编修,官至右赞善。负奇气,喜谐谑,有狂士之名。后因在佟皇后丧期观演洪升《长生殿》被革职。论诗多本冯班、吴乔之学,对王士禛“神韵说”深为不满,著《谈龙录》以讥之。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以意为主,言语为役。其诗多抒写内心悲愤,部分诗篇反映人民疾苦和讽刺贪官酷吏。风格深峭峻刻。有《饴山堂集》、《声调谱》等。

☚ 曹寅   方苞 ☛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

字伸符,号秋谷,又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入翰林,官至右春坊右赞善。康熙二十八年以“国恤日”观演《长生殿》传奇被革职。有《饴山诗集》。《清史稿》有传。执信为王士禛从甥婿,论诗却与士禛不合,独服膺常熟冯班,自称私淑弟子。尝助洪昇成《长生殿》,故于词曲当行。有《饴山诗馀》一卷,乾隆刊本。

☚ 周稚廉   陈鹏年 ☛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

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老人。博山(今山东淄博)人。福建按察使、诗人赵进美之从孙。进美诗名甚著,执信渊源家学,少聪颖,工吟咏。清圣祖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受到朱彝尊、陈维崧、毛奇龄等人的推重,订为忘年交。诗坛领袖王士禛亦欲罗致门下。康熙二十三年,充山西乡试正考官,寻擢右春坊右赞善。康熙二十八年,以国丧期间观《长生殿》剧为给事中黄仪所劾,削籍。既归,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筑亭榭,各极天趣。性好游历,尝逾岭南,再陟嵩山、少室,五过吴阊、维扬、金陵,所涉及的范围北起天津,南至广州,包括今河北、山东、河南、江苏、浙江、江西、广东七省,借游山玩水,探奇寻幽,以开拓心胸,排遣郁闷,凭吊胜迹,访求知音。所到之处,冠盖逢迎;乞诗文书法者纷至沓来。在南游期间,拜冯班墓,称私淑弟子。自世宗雍正三年(1725)归乡后,遂不复出,晚年失明,自编其诗文著作。其诗注重表现现实生活。当时农民生活之困苦、农业劳动之艰辛、贪官污吏之盘剥、军队盗匪之横行,多见诸于篇章。特别对农民所遭受的天灾人祸有较为全面和深刻的描写,如:《纪旱》、《久旱》反映了旱灾为害之烈;《大堤行》、《碧波行》写水灾之恐怖;《纪蝗》、《后纪蝗》描写了蝗灾肆虐。还有一些作品写到风灾、雹灾。诗人还注意到与天灾联系在一起的人祸,如:《木偶人》揭露尸位素餐的无耻官吏;《诅雨师》斥责那些掌握民命而又一味胡来的饮差大臣;《两使君》讽刺只知搜刮民脂民膏的封疆大吏。其《甿入城市》写出了百姓在天灾人祸双重逼迫下铤而走险、进行暴动的情景,并揭示出官逼民反的合理性。诗中还有大量赠人怀友的篇什,从中不仅可见作者笃信义、重友谊的品德,而且保存了当时许多名流才士的史料。诗风近于宋诗,思路劖刻,格调清新,擅长赋体,其描写必穷形极象而后止,力去浮靡,多盘空硬语,笔力沉挚,古体较为优长。执信论诗,反对王士禛的神韵说,认为在这种主张指导下所作之诗必是“诗中无人”;推崇冯班、吴乔,主张诗中有人,“必使后世因其诗以知其人,而兼可以论其世”(《谈龙录》)。这些论诗主张在当时有一定影响。著有《饴山诗集》二十卷、《谈龙录》一卷、《声调谱》一卷、《后谱》一卷、《饴山文集》十二卷、《礼俗权衡》二卷等。《清史稿》卷四八四、《清史列传》卷七一并有传。

☚ 王苹   陈鹏年 ☛

赵执信1662—1744

字伸符,一作仲符,号秋谷、饴山、饴山老人、无想老人、紫叟。山东益都(今山东益都县)人。清代诗人。康熙十八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出典山西乡试,迁右春舫右赞善。因国丧中在友人家宴饮观剧,被劾削籍。归后放情诗酒,年八十三而卒。著有《饴山堂集》十二卷、附录一卷,及《声调谙》等。
索引:赵执信,伸符、仲符,秋谷、饴山、饴山老人、无想老人、紫叟;饴山堂、因园、金鹅馆、红叶山楼、磺庵、闲斋。

赵执信1662——1744

字伸符,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进士,官至右赞善。后被削籍,沉湎诗酒五十年。著有《饴山堂集》、《谈龙录》等。
赵执信虽然是王士祯的外甥,但在诗学理论上却与他分歧甚大。他主肌理而反神韵,编有《声调谱》,对诗的格律和声调等可执之法进行研究。他的诗论也明确地批评神韵说。他评司空图的《诗品》时云:“司空表圣云:味在酸盐之外。盖概而论之,岂有无味之诗乎?观其所第二十四品,设格甚宽,后人得以各从其所处,非第以‘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为极则,严氏(严羽)之言,宁堪并举?”他还认为:“唐贤诗学,类有师承,非如后人第凭意见。”他列举了晚唐诗人张祜通过学建安诗歌,读《乐府录》而诗风大变的实例,说明唐人之本领即在于“师承”和苦学,并不是严羽所说的妙悟或神韵,因此他讽刺神韵派是“蔽于严羽呓语。”对杜甫的诗歌的创作特征,他也有较为全面的分析:“清新俊逸,杜老所重,要是气味神采,非可涂饰而至。然亦非以此立诗之标准。观其他日称李又云:‘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自诩亦云:‘语不惊人死不休’,则其于庾鲍诸贤,咸有分寸。”所谓“分寸”,即不执于一端而变化多样。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Zhao Zhixing

清代诗人。字仲符,号秋谷,又号怡山,益都(今属山东省)人。14岁为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曾担任山西乡试正考官,右春坊古赞善兼翰林院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被革职。返回家中后,修筑园亭,奉赡父母达二十年,曾遍游东南名胜。
赵执信诗文都很有名,诗歌尤为出色。著有《饴山堂诗文集》,内有诗集19卷、诗馀1卷、文12卷。他论诗宗晚唐,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以“简淡高远,兴寄微妙”为贵。他的诗歌创作主要完成于家居和漫游这个阶段。长期家居,多次漫游,使他逐渐深入社会,接近人民,由官场的黑暗逐渐认识到社会黑暗,由个人的不幸逐渐认识到人民的苦难。所以他的一些现实主义诗篇如《甿入城行》、《水车怨》、《大堤叹》等,对民生疾苦有较全面的反映。另外作者还运用象征手法,写了许多曲折反映现实的作品,如《烈风行》、《虎佧行》、《木偶人》等。总的来说,赵诗思路劖刻,风格多样。但含蓄蕴藉不足,情韵较逊。

☚ 纳兰性德   方苞 ☛

饴山诗文集/饴山文录

☚ 蒲松龄集   饴山诗文集 ☛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

字仲符,号秋谷,又号饴山,益都(今属山东)人。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迁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与修《明史》。康熙二十八年(1689),因在“国丧”期间观演洪升《长生殿》被革职。后数次漫游江南,抑郁困顿到老。以诗名,革职后,愤激不平之气每见于诗歌中。为王士祯甥婿,但论诗与王士祯不合,并著《谈龙录》以伸其说。亦能文,成就不如诗,但集中也时见佳构,如《原山狼》。著有《饴山堂诗文集》。

☚ 储大文   俞长城 ☛
赵执信

赵执信1662—1744

清诗人。字仲符,号秋谷。益都人。从祖进美盛负诗名,执信承其家学。康熙十八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授编修。性喜谐谑,并有狂名。历擢右春坊右赞善兼翰林院检讨,以国恤中在友人寓筵饮观演《长生殿》传奇,被劾削籍。归后,放情诗酒。所居因园,依山构建亭榭,各极天趣。又性好游览,徜徉50余年,卒。著有《声调谱》1卷,《观海集》、《谈龙录》,还有《因园集》13卷,后人又集其作有《饴山文集》6卷,诗余1卷,并行于世。

☚ 赵璘   赵怀玉 ☛

赵执信1662~1744Zhao Zhixin

poet and critic of the Qing Dynasty,also called Old Man Yishan.Works: A Collection of Yishan Hall,etc.

赵执信1662—1744

清诗人。字伸符,号秋谷, 晚号饴山老人。山东益都人。王士禛甥婿。康熙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擢右春坊右赞善。因在“国丧”期间观演《长生殿》革职。诗以峻刻为主,也有富于情韵之作。有《饴山文集》、《声调谱》、《谈龙录》、《因园集》等。

赵执信1662—1744

清朝诗人。字伸符,号秋谷,晚号饴山。山东益都人。少有诗名。康熙进士。康熙二十三年(1684),任右赞善,充《明史》纂修馆预修。后因在佟皇后丧期观看洪昇《长生殿》的演出,革职。既归,益放情诗酒。主张诗中有人,诗外有事,以意为主,言语为役。他的诗着重反映现实生活,笔力道劲。有《谈龙录》、《饴山堂文集》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8:3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