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伯骕(1124—1182)宋开封(今属河南)人,徙居吴县(今江苏苏州)。字希远,号无隐居士。宋太祖七世孙,赵师 父。绍兴(1131—1162)初监余姚县酒税,历监临安府市舶务、潮州商税、临安浙江税。高宗赐第苏州,召以文艺侍从,改侍卫司马干办公事、浙西安抚司干官。隆兴二年(1164 年)擢本路兵马副都监兼职徳寿宫,进兵马钤辖。乾道六年(1170 年)假泉州观察使知閤门事副赵雄使金。还升本路副总管,以功特领荣州刺史。淳熙五年(1178 年)以忠州团练使、浙西总管知平江府,加两浙西路提刑,六年兼权知湖州。七年转和州防御使。提举祐神观。八年以所绘图样重建苏州天庆观正殿。卒后累赠少师,葬于吴县观音山。工书善诗词,喜自歌所制乐府。论画有识见。画法晋唐,与兄赵伯驹齐名称“二赵”。山水、人物、花鸟兼擅,妙于青绿金碧山水,界画亦精。传世有《万松金阙图》《番骑猎归图》等。著有诗词二十卷已佚。 赵伯骕 赵伯骕宋代画家。字希远。官和州防御史。擅长金碧山水与界画人物,尤精花鸟,与兄伯驹齐名。尝画姑苏天庆观样进呈,孝宗书其上,令人照图建造,即今之玄妙观。其作画常傅染轻盈而韵味清远。主张画者“不为物态所拘,便有佳处”。存世作品有《万松金阙图》。 ☚ 赵伯驹 卫松 ☛ 00002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