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赵1908—

青海循化人
曾任国民政府全国经济委员会专员,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立法院立法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国防委员会”召集委员等职。
字:德玉

赵tiǎo

削除田草。《周颂·良耜》一章:“其笠伊纠,其镈斯赵,以薅荼蓼。”毛《传》: “赵,刺也。”郑《笺》:“馌者见戴纠然之笠,以田器刺地,薅去荼蓼之事。”朱熹《集传》:“纠然,笠之轻举也。赵,刺。薅,去也。荼,陆草;蓼,水草,一物而有水陆之异也。”

☚ 赳赳   甚 ☛

读音t·iao(ˇ),为iao韵目,属ao—iao韵部。徒了切,上,筱韵。
❶除草;扒地。郑玄注:“赵,以田器刺地。”

上一条: 下一条:

读音zh·ao(ˋ),为ao韵目,属ao—iao韵部。治小切,上,小韵。
❶周朝国名,在今山西省与河北省交界处。
❷诗文中指今河北省的南部。
❸轻捷;疾行;超腾。郭璞注:“赵,犹超腾。”《六书故》:“赵,轻捷也。”
❹瞎说;虚妄。
❺姓,中国大姓之一。

上一条: 下一条:
{}3919旧式床前边的横木。古方言。《方言》第五:「床,…其杠南楚之间谓之~。」患精神病。吴语。浙江嘉兴〖〗。编造谎言。吴语。上海青浦。浙江象山。清道光十四年《象山县志》:「今人以虚妄不实斥之曰~。」江苏太仓、昆山。清乾隆十五年《昆山新阳合志》:「妄语曰~。」群起拳打脚踢(黑社会用语)。粤语。广东广州〖〗。用细长的东西拨、挑。吴语。浙江宁波。应钟《甬言稽诂・释动作》:「今以锥棍刺入物中,复挑而出之,呼为~。」

赵趙zhào

❶周朝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在今河北、山西一带。
❷姓。
赵州桥又名安济桥,位于河北赵县洨河上。由隋朝著名匠师李春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今世界上建造最早的单孔敞肩型石拱桥。1991年,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将赵州桥选定为第12个“国际历史土木工程里程碑”。

赵趙

❶周朝时的诸侯国名,在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东部一带:完璧归~︱围魏救~。
❷旧诗文中指今河北省南部:燕~多慷慨悲歌之士。
❸西晋末年有两个赵国,历史上称为前赵、后赵。

赵zhào

❶ 周朝诸侯国名,战国七雄之一,位于今山西中部和北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❷ 姓。

赵zhào


赵zhào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天體部 > 三垣(三) > 趙
趙  zhào

星名。天市垣東蕃南邊第十星。詳“天市東蕃”。

赵【同义】总目录


赵邯郸

赵zhào

〖名词〗
一、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79)。《苏秦以连横说秦》:使赵大重。——使赵国的地位大大提高。《鲁仲连义不帝秦》:秦围赵之邯郸。——秦军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信陵君救赵论》:赵必亡。——赵国就一定会灭亡。
二、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在今河北邯郸一带(4)。《贾谊治安策一》:张敖王赵。——张敖在赵国称王。《贾谊治安策一》:中子王赵。——中子在赵国称王。《贾谊治安策一》:贯高因赵资,则又反。——贯高依靠赵国资助,就又造反。
三、指赵广汉(?—前65),西汉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西南)人,字子都。为有名的官吏,执法不避权贵,后被杀(1)。《北山移文》:笼张赵于往图。——要兼有张敞、赵广汉以往的政绩。

赵趙zhào

❶ 疾速,兼程。《穆天子传》卷二:“天子北征,~行……。”
❷ 锋利(此义旧读tiǎo)。《诗经·周颂·良耜》:“其镈斯~,以薅荼蓼。”(镈bó:锄地农具。薅hāo:除草。荼、蓼:都是草名。)
❸ 战国七雄之一,国都邯郸。《触龙说赵太后》:“今三世以前,至于赵之为~。”

*趙zhao

D5D4
❶周代诸侯国名,包括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
❷旧诗文中指今河北南部。
❸姓。

瞎说

瞎说

赵 喷 胡扯 瞎讲 瞎诌 瞎聒瞎放 瞎聊 瞎掰 妄议 瞎咧咧瞎放炮 瞎吧吧 瞎咕咕 瞎淘淘
胡说,瞎说:嚼蛆 嚼咀
胡扯,瞎说:胡扯谈 歪谈乱道
胡乱猜测和瞎说:胡猜乱道
睁着眼睛说瞎话:张眼露睛
胡说八道,张口瞎说:狂言瞽说
(无根据地乱说:瞎说)

☚ 胡说八道   胡言乱语 ☛

即赵葱。参见“赵葱”条

战国时期国名。公元前475年始,在今河北南部、山西中部一带建国。历襄子、桓子、献侯、烈侯、敬侯、成侯、肃侯、武灵王、惠文王、孝成王、悼襄王、赵王迁、代王嘉13侯王253年,至公元前222年被秦所灭。

☚ 诏记   朕 ☛

战国时期由 “三家分晋”而形成的诸侯国。为“战国七雄”之一。开国君主赵烈侯 (名籍)是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衰的后代。前453年,与韩、魏一起瓜分了晋国,前403年被周威烈王承认为诸侯国。其国都原在晋阳 (今山西太原西南); 至前425年赵献子即位时迁都中牟 (今河南鹤壁西); 到前386年,赵敬侯又迁都邯郸。疆域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 (名雍) 在位时期 (前325年—前299年),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命吏大夫奴迁于九原(今内蒙包头西北),命将军、大夫、嫡子、代吏皆貂服” ( 《水经·河水注》)。陆续攻灭中山国、林胡、楼烦,国势大盛。前299年赵武灵王传位给王子何 (即赵惠文王),自称主父。王子何仅十岁,李兑为相,专断国政,前295年宫廷内讧,赵武灵王被李兑围困于沙丘宫,长达百余日,活活饿死。前262年,秦军围攻韩国的上党,韩向赵献地求援,于是引起了秦赵长平 (今山西高平西北) 之战。赵将廉颇坚守长平达三年之久,后赵孝成王中了秦的反间计,改用赵括为将。赵括空谈兵法,率大军盲目出击,秦将白起在正面诈败后撤,另外布署两支奇兵袭击赵军后路,把赵军切成两段。赵军被围,困守46日仍不能突出重围,赵括被射死,赵军40余万人也被俘坑死。从此赵国实力锐减。晋阳、上党、河间等地相继被秦攻占。前229年,秦将王翦、杨端攻赵,进围赵都邯郸,次年大破赵军,俘虏了赵王迁。赵公子嘉逃奔代郡,自立为代王,前222年被灭。

☚ 韩   魏 ☛

赵趙zhào

❶周朝国名,在今山西省北部和中部,河北省西部和南部。
❷地名。旧诗文中指今河北省南部。
❸姓。

赵(趙)zhào

 ❶ (周朝国名) Zhao, a state in the Zhou Dynasty
❷ (旧诗文中指今河北南部) (in classical prose and poetry) a name for what is now southern Hebei: 家本秦也, 能为秦声; 妇 ~ 女也, 雅善鼓瑟。My own family came originally from Qin and so I can make music in the Qin style, while my wife is from Zhao and consequently plays the zither very well.
❸ (姓氏) a surname: ~ 普 Zhao Pu
另见 see also diào。
◆赵公元帅 Marshal Zhao, or Zhao Gongming, God of Wealth in Chinese folklore; 赵州桥 The Zhaozhou Bridge

(1)战国时大国。战国早期从晋国分出,公元前403年赵烈侯籍列为诸侯。都城先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后迁至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邯郸(今河北邯郸市)。公元前222年为秦所灭。(2)楚方言。《方言》卷5:床,其杠,“南楚之间谓之赵”。郭璞注:“赵当作桃,声之转也。中国亦呼杠为桃床,皆通语也。”为床前横木。

古国名。战国七雄之一。战国初期,晋卿赵衰的后代赵籍(烈侯)在前453年与韩、魏灭智氏,共分其地。前403年被周威烈王列为诸侯。都晋阳(山西太原)。赵献侯时徙中牟(河南鹤壁市),肃侯时迁都邯郸(今属河北)。其疆城有今山西中部、陕西东北角、河北西南部。赵武灵王进行军事改革,“胡服骑射”,提高了战斗力,攻灭中山,打败林胡、楼烦,建立云中、雁门、代郡。赵惠文王时任用乐毅、蔺相如、廉颇、赵奢等人,国力雄厚,与秦对峙。前270年与秦战于阏与(今山西和顺),大败秦兵。后在长平之战中被秦打败,坑杀四十多万人。从此国势衰落,前228年为秦所灭。

赵zhào


❹ 全璧归|完璧归|围魏救|原璧归|张王李

赵趙zhào

(9画)

【提示】走,7画,上面是土,下面是, 不要把中间的竖笔一贯到底。

*赵(趙)zhào

9画 走部 战国国名,在今河北省南部和山西省中部、北部。

赵趙zhào

春秋以来的形声字。从走,肖声。战国或简化作肖。肖应是本字。从月(肉)从小,小亦声。骨肉相似义。假借为姓、国名、地名。肖与赵(趙)声母演变如习褶(zhě)、训圳、袖轴例。赵(趙)本是疾行,超腾义。战国时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山西中部、北部一带。清代简化作赵,X是符号,如区风冈卤例。现作规范字。见《总表》。

赵趙★繁◎常★常


zhào趙,形声,从走,肖声,本义为快步行走,假借为古国名、姓等。清代俗字、《简化字表》简作“赵”,用符号代替音符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8:0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