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赤道几内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赤道几内亚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沿岸国家。全称赤道几内亚共和国。1968年10月12日建国。国土面积28051km2。人口45万(1998)。首都马拉博。1970年10月15日与中国建交。国土由大陆上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中的比奥科等火山岛组成。海岸线长482km。比奥科岛中部的斯蒂贝尔峰海拔3007m,为全国最高峰。属赤道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26℃,年均降水量2500mm左右。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2292亿非洲法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56万非洲法郎。1997年11月汇率:1美元=566.54非洲法郎。工业基础落后,1995年工业产值为83亿非洲法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4%。 石油工业发展较快,1997年石油收入占当年国家总收入的43%。全国可耕地面积约78.8万hm2,70%的劳动人口从事农业生产。粮食不能自给。1997年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5%。国内无铁路。公路总长1326km,其中沥青路508km。全国共有4家航空公司,其中仅1家为国营公司,包租飞机维持马拉博至巴塔等国内外航线。海运业落后。小学实行5年制义务教育。1998年有小学在校学生8.17万人,中学在校学生2万人,大学在校学生750人。2002年人口101.4万。独立日10月12日。2004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50亿美元。经济增长率2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约5000美元。通货膨胀率7.4%。2003年工矿业、农业产值分别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1.7%、4%。 赤道几内亚Equatorial Guinea中非国家。领土包括大陆部分的木尼河地区和几内亚湾东部的马西亚斯诸岛,面积28051平方公里。人口37万(1987年)。首都马拉博。木尼河区沿海为平原,内地为高原。各岛皆属火山岛,地势崎岖。热带雨林气候。多森林。农业国,产可可、咖啡等。 赤道几内亚中非西岸国家。面积2.8万平方千米,人口34.8万(1990年),兵力1300人。首都马拉博。 赤道几内亚 赤道几内亚全称赤道几内亚共和国。位于非洲中西部几内亚湾。面积28,051平方公里。人口32.4万 (1985年),主要是芳族和布比族。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居民90%以上信奉天主教。首都马拉博。全境由大陆上的木泥河地区和比奥科、科里斯科等岛屿组成。各岛都是火山岛。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之一。矿藏有石油、天然气、磷酸盐和铁、金、铀等。森林覆盖率为70%,盛产名贵木材。主要农作物有可可、咖啡、木薯、巴蕉、芋头、玉米等。渔业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是农产品和木材加工。出口可可、木材、咖啡; 进口粮食、燃料、消费品。货币名称为非洲法郎。15世纪末葡萄牙侵入,1778年起逐步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959年被划成西班牙的两个海外省。1968年10月12日宣告独立。1970年10月15日与中国建交。 ☚ 赤道非洲 坎大哈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