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赤松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赤松Chìsōng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收载。其源不一: 赤松 赤松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后以此典指仙人或指修道之事。魏·曹操《陌上桑》:“交赤松,及羡门,受要秘道爱精神。”晋·庾阐《游仙诗》:“赤松游霞乘烟,封子炼骨凌仙。”南朝梁·沈约《赤松涧》:“松子排烟去,英灵眇难测。” ☚ 叱驭 重临颍川 ☛ 赤松汉·刘向《列仙传》:“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自烧。往往至昆仑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中,随风雨上下。”后用来指仙人;或指修道事。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落帆金华岸,赤松若可招。” 赤松❶指仙人赤松子。唐白居易《仲夏斋戒月》诗: “御寇驭冷风,赤松游紫烟。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赤松(3次) 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神农时为雨师,能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同去。又称赤松子。闻~之清尘兮《远》 ~王乔皆在旁《惜》 与~而结友兮《哀》 赤松chì sōng即赤松子,亦称“赤诵子”、“赤松子舆”。相传为上古时神仙,各家所载,其事互有异同。《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洪兴祖补注:“《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张良欲从赤松子游,即此也。”《惜誓》:“赤松、王乔皆在旁。” 古代名物 > 神異類 > 神怪部 > 神 > 赤松子 > 赤松 赤松 chìsōng 即赤松子。 赤松Japanese red pinePinusdensiflora Sieb. etZucc,又称日本赤松、雌松。松科,松属。常绿乔木,高达40 m。树皮棕红至黄棕色,鳞块片剥落。小枝微被白粉。冬芽长圆状卵形,深红褐色。叶2针1束,长8~12 cm,较细软,叶内具2维管束,树脂道6~7,边生;叶鞘宿存。球果二年成熟,圆锥状卵形或卵圆形,长2~5.5 cm,径1.5~4 cm;种鳞较薄,鳞盾较平,鳞脐背生,具刺尖。种子长4~7 mm,种翅长1.5 cm。分布于辽东半岛、华北沿海低山至苏北云台山,海拔1 000 m以下地带,成纯林或与落叶阔叶树混交。喜光,耐干瘠;不耐盐碱,抗寒性不及油松。木材富树脂,耐久用,供建筑、矿柱、器具及水工等用材。为中国北部沿海低山造林先锋树种。 赤松乔木。树皮橘红色,树冠伞形。大枝平展,一年生枝橘黄或红黄色。球果卵状圆锥形,熟时暗褐色。种子倒卵状椭圆形。花期4月,球果两年成熟。北疆地区零星引种。绿化树种。 赤松 赤松chisongPinus densiflora又称辽东赤松、短叶赤松。属裸子植物,松科。常绿乔木。叶针形,2针一束,长8~12厘米,较细柔,直径约1毫米(油松针叶直径1.5~2毫米),树脂管6~7个,边生,具宿存叶鞘。球果圆锥状卵形,长3~3.5毫米,种鳞薄,鳞盾平或微厚,鳞脐背生,通常有刺。种子长4~7毫米,有翅。分布于东北牡丹江流域至辽东半岛、山东东部和江苏东北部。木材供建筑,坑木及木纤维原料;树干割取树脂,供提取松香及松节油;种子含油约37%,供食用和工业用油。 ☚ 马尾松 白皮松 ☛ 赤松Japanese red pine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亦作“赤诵子”。《远游》:“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洪兴祖补注:“《列仙传》:赤松子,神农时为雨师,服水玉,教神农,能入火自烧。至昆山上,常止西王母石室,随风雨上下。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史记·留侯世家》:“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乃学辟谷,道引轻身。”《淮南子·齐俗》:“今夫王乔、赤诵子,吹呕呼吸,吐故纳新;遗行去智,抱素返真;以游玄妙,上通云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