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赤巴病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赤巴病

赤巴病

赤巴病是“体内脂肪和胆汁,如火燃烧所致病”。也就是说人体中火元形成的具有腻、锐、热、轻、臭、泻、湿七种特性的物质燃烧产生热量,用来消化食物,藏医将这种物质称之为赤巴。赤巴的生理功能是产生热能,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赤巴一旦受外因影响发生病理变化则成为赤巴病。此病是以体温高热、发病迅速、病势亢盛为特点的一种疾病。
病因 分内因和外因。内因是由于人们不能正确对待取舍,性情暴怒,导致无明而产生嗔怒,嗔怒产生赤巴病。其外因是如脏腑器官被刀枪等武器所伤或外伤炎肿、感染;过食辛味食物或盐、酸酒等不适宜赤巴病的饮食,或饮食过度不消化,饮食不卫生或病毒感染等,紊乱机体平衡的各种因素都将引发赤巴病。
分类 有以下几种分类法:
按种类分 有4类13种。
(1)生理性赤巴过剩病:人体固有的具有7种性能的生理性赤巴在4种外因(饮食、起居、时令、不明原因)影响下,常量发生过剩而病变,又称赤巴热病,详见热病治疗条。
(2)胃火赤巴病:主要针对能消赤巴(腐熟和消化食物的热能)而言,又称为身体热能症或主体热能症。由于隆、培根、血及未消化的食糜等侵入能消赤巴的位置,迫使能消赤巴外窜散布于隆的位置、未消化的位置(胃)、培根的位置及血液的位置而发病,因此又分赤巴窜入隆、未消化、培根及血液位置等4种。
(3)胆溢病:肝脏旁边的胆囊被胃瘤挤压,胆汁外溢;被肝瘤挤压胆汁外溢;胆囊本身的痞瘤,被迫胆汁外溢;或外伤伤及胆囊和风侵入胆囊,造成胆汁逸出等4种。
(4)综合赤巴病:上述生理性赤巴过剩病,胃火赤巴病和胆溢病共同作用,引起胆汁增盛,窜入脉道。这种胆汁窜入脉道病又分为5种即外伤感染使胆汁窜入脉道,隆、培根、赤巴等紊乱迫使胆汁窜入脉道,瘟疫传染病致使胆汁窜入脉道,饮食、生活起居反常引起胆汁窜入脉道及其肤黄症、目黄症等。上述赤巴病计13种。另外,南派医书《安乐如意》、《善言金饰》中分为散布3种,外溢3种,逸出2种,窜入脉道3种,肤黄、目黄2种共13种。另外,还有将疾病初期被外因引发的赤巴病和后期的5种胆病称为本系单纯赤巴病;中期的4种散布症和外溢症,窜入症2种称为他系并发性赤巴病的。
按发病部位分 有19种:皮肤赤巴病、肌肉赤巴病、脉赤巴病、骨赤巴病、肺赤巴病、心赤巴病、肝赤巴病、脾赤巴病、肾赤巴病、胃赤巴病、大肠赤巴病、小肠赤巴病、膀胱赤巴病、子宫赤巴病、头赤巴病、目赤巴病、耳赤巴病、鼻赤巴病、舌赤巴病等。
按功能性赤巴病分 有15种:能消赤巴病、能作赤巴病、变色赤巴病、能视赤巴病、明色赤巴病等5种单一性病;5种单一性病各与隆并发的疾病5种;各与培根并发的疾病5种,共计15种。合计47种。赤巴病也有寒热两类,血与赤巴偏盛的一类为热性赤巴病;赤巴病邪挤夺不消化、培根及隆位置的一类为寒性赤巴病。
症状 分一般症状和分证症状。
一般症状 脉细而表紧,尿色黄而质浊,巩膜、面部、手心及太阳穴、舌下等黄染,腹大,吐泻胆汁,全身瘙痒。热性赤巴病症状为,除具有上述症状外,还有甚渴,脉紧而疾,尿蒸气大、浑悬物厚,无论进食与否口发酸、发黄,身热出汗,夜不能寐,大便色黄,肉酒陈酥油红糖等热性有营养饮食于病不适。寒性赤巴病症状,与上述症状相反,表现为胃火式微,消化力弱,大便色白等。
分证症状 有以下三方面:
(1) 按种类分类的疾病症状:散布于隆位所致的赤巴病。症见腹部胀鸣,大便干燥,呵欠频作,进食肉、酒、红糖等性热有营养的饮食后觉得舒适;散布于未消化和培根位置所致的赤巴病,症见身重嗜睡,懒惰倦怠,凉性饮食和生活起居于病有害,而热性饮食和生活起居有益,特别是大便色灰而多泡沫者可诊断为本病无疑;散布于血液位置所致的赤巴病,将成为木布病的根源,大便色黑紫而干燥,如鹿粪状。胆溢病症状,肝瘤挤压胆引起的胆溢症,肝区可触到痞块或肝肿大;胃瘤引起的胆溢症,贪食,但进食后随即吐出,手触之胆囊坚硬,用力按之疼痛难忍;胆囊本身发生痞瘤而引起的胆溢病,症见体力衰弱、肤色发黄、瘙痒、食欲不佳,尤其经常胆囊疼痛严重;外伤和风引起的胆溢病,症见全身无力,吐泻胆汁。特别是外伤引起的胆溢病,目黄、肤色发青、头沉;风侵入胆囊引起的胆溢病,表现为身体发硬、肤色发黄、呕吐下泻。胆汁窜入脉道的赤巴病,症状为:饮食不适引起的胆汁窜入脉道而发的肤黄病,全身无力,白昼无睡意,身体沉重,口内发苦,皮肤发黄,视物皆呈黄色,清晨凉爽时感觉舒服,中午时分疼痛。目黄病,巩膜和指甲发黄,视物皆呈青红色,容易出汗,困倦无力,腹内烧灼,目眶作痛,食欲不振,恶心欲吐,口干欲饮。上述各种赤巴病迁延发展,则变成黑“恰亚”病,症状为全身发痒,肤色青黑,发眉脱落,困倦无力,肌肉干瘦,指甲出现黑斑。病情发展到这一阶段,由于赤巴病已扩散于全身骨肉之中,预后不良。
(2) 按发病部位分类的疾病症状:皮肤赤巴病,症见全身发痒;肌肉赤巴病,症见全身出现疱疹,搔破处流出黄水和血液及胆汁。脉赤巴病,症见全身关节、四肢鱼肌及腋下等温暖处发痒,继而蔓延至全身发痒。此时由于脉道中充满胆汁,致使肌肉和巩膜黄染,放血不见血出,只见胆汁流出。骨赤巴症全身关节疼痛,特别是作阵发性疼痛,肌肉消瘦,关节肿胀。心赤巴病心肺等上体部分疼痛,舌苔发黄,夜不能寐,喜欢冷食。肺赤巴病鼻涕发黄。肝赤巴病肌肤发青,肝区疼痛、头痛,眼干灼热,唾液粘腻。脾赤巴病舌上出现青色和黄色斑点,便血,腹积水,左脚肿胀,关节疼痛。肾赤巴病下肢沉重,肾腰疼痛,耳后肤色发黄。胃赤巴病吐泻胆汁。大肠赤巴病和小肠赤巴病,症见下泻胆汁。膀胱赤巴病尿闭或尿频。子宫赤巴病从子宫滴漏胆汁样液体或子宫结痞块。头赤巴病,囟门和脑子疼痛,尤其烈日曝晒或食奶酪后疼痛,常于秋季发作。目赤巴症巩膜发黄,眼睛灼痛,泪多。耳赤巴病疼痛剧烈,耳内灼烧,特别是流黄水。鼻赤巴病鼻塞不通、鼻涕发黄。舌赤巴病舌苔发黄,食何食物皆感有苦味。
(3) 功能性赤巴病症状:能消赤巴病症见舌苔发黄,口干欲饮,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变色赤巴病腹内充满黄水,身体沉重,全身无力。能作赤巴病心如绞痛,呼吸急促,口干引饮,消化不良,身体颤抖,心肺灼痛。能视赤巴病头痛、饮酒后痛甚,巩膜发黄,看见近物而看不见远物。明色赤巴病发烧,肌肤青黑而疼痛,皮肤粗糙。另外,上述五种单一性功能性赤巴病各并发隆病和各并发培根病,症状表现为赤巴病与隆病相关的症状和赤巴病与培根病相关的症状。
治疗 有以下几方面:
通治 饮用獐牙菜汤和诃子汤后,内服“赤列南杰”丸等方剂;赤巴病邪落于胃,服九味岩精丸;落于小肠,服九味獐牙菜丸;病情严重者,上述两方加甘青乌头、石菖蒲、木香、黑冰片等。外治法为,饮四味诃子汤收拢病邪后,内服十味中尼狼毒进行泻下最佳,这一泻法的先行准备和善后与泻下法相同。一般而言,治疗赤巴病除去泻下法再无更好的疗法,特别是赤巴病落于六腑,主要用泻下法治疗。
(1) 热性赤巴病的治疗:饮加诃子和蔷薇花的四味藏木香汤或神奇汤、七珍汤等,可以防止热邪窜散,也能收拢病邪于本位。之后内服北派十二味甘青乌头散、十二味翼首草、“达司玛保”丸等有关方剂。饮食方面,食黄牛瘦肉和野生动物的新鲜肉,黄牛、山羊奶制的新酥油,大米、青稞面食等;饮雪水、黄牛、山羊奶酪和酪浆、无盐的淡茶等性凉而轻的饮食。生活起居,禁止生气恼怒、春秋季过分晒太阳、剧烈活动等,宜做一些喜欢的轻活,于凉爽处安静休息,进行凉水浴,穿新衣等。
(2) 寒性赤巴病的治疗:内服十味黑冰片散、五味诃子散、七味金色诃子散等方剂,始终禁止放血。如果用泻下法治疗时,只能用缓泻法。对于药物难以治愈者可灸第十椎、第十二椎等穴。饮食方面,宜食黄牛、山羊、犏牛奶制的新鲜酥油和新鲜绵羊肉、鱼肉及陈旧干肉,热糌粑等新鲜而无刺激性的饮食。生活起居,禁止在潮湿和寒冷地方久坐,避免冷风中行走,宜于干旱地方以不出汗为度进行散步。
具体赤巴病的治疗
(1)赤巴病邪窜散于其他位置而发病:
❶窜散于隆的位置发病,首先食用新鲜、有营养的食物进行治疗。然后内服《秘诀部》中所载的七味石榴散,《后续部》中所载的缓泻剂,并灸大椎、第九椎穴。
❷赤巴病窜散于未消化和培根的位置发病,内服《后续部》中所载的四味石榴散或“果马卡”散以增强胃火,然后用吐法、泻下进行治疗,并灸第三椎、第十三椎及火衰穴等。
❸赤巴病窜散于血分位置发病,按培根木布病治疗,灸第八椎、第九椎穴。肝肿大挤压胆汁外溢症,内服《后续部》中所载的八味石灰华散,或服消肿的一些方剂,于“如通”或“诺嘎”、赤巴“夏让”脉放血以减少血压。并用《后续部》中所载泻下方中加红花、鸭嘴花、岩精进行泻下,灸第八椎、第九椎穴。胃瘤挤压胆汁外溢病,服《后续部》中所载的中等灰药方剂加《秘诀部》中所载的五味贝齿灰散,以攻破胃瘤然后以泻下剂泻之,最后于“如通”、赤巴“夏让”少许放血后,灸剑突穴三口。胆痞瘤,初期用开水冲服五味石榴散加黑冰片、红干姜粉,然后用泻方下泻。必要时内服八味獐牙菜加减方,于“如通”、胆脉、细小脉放血,最后灸第八椎、第九椎、第十二椎、胃穴等穴位。肤黄症,内服八味獐牙菜汤加《秘诀补遗》中所说的七味诃子散。目黄症,饮三果獐牙菜汤,内服五味金色诃子散加六味余甘子,七味红花加檀香、冰片与八味獐牙菜散交替服用。病情加重者,用泻下剂下泻,根据病情于赤巴“夏让”和金枪脉放血。赤巴病迁延日长发展成黑“恰亚”病则难治,但精心治疗也有存活的可能,治法为温开水送服《秘诀补遗》中所说的二十三味红花散,体温高则加“争嘎”(锐果鸢尾),体温低者加八味诃子散,以酒送服。对此病也可用上述通治中的泻下剂下泻,用不凉不热的饮食善后调理,最后灸第十三椎、第十九椎穴。
(2)不同发病位置的赤巴病治疗:皮肤、肌肉赤巴病,内服十味草木樨散,中尼大戟、高山大戟、尖喙诃子熬汤加三黄水药的缓泻剂进行下泻,于黄水“夏让”脉、胫面脉、赤巴“夏让”脉处放血,药浴治疗后内服《后续部》中所说的西藏猫乳药油丸为佳。脉赤巴病,饮七味獐牙菜汤后,再用上述泻剂进行下泻,之后内服二十五味冰片散。骨赤巴病,用《秘诀部》中所说的泻剂下泻,服二十五味冰片散加治胆病的药物,食用凉性的饮食,洗温泉浴效果最佳。肌肉、血液、骨等干枯者饮七味冰片糊剂。五脏赤巴病服八味獐牙菜加减各脏腑对症药物,退烧后于各自脏腑穴位灸之。胃等六腑赤巴病,没有比泻下更好的治法。头赤巴病用獐牙菜为主的泻剂和用金腰子为主的催吐剂排出之,服八味獐牙菜散后于三结门处灸之。目赤巴病于额脉放血,涂搽小檗膏。耳赤巴病,用五味木香汁滴耳。鼻赤巴病用《后续部》中所说的六味滴鼻方滴鼻,涂搽红花油。舌赤巴病在舌脉放血,口噙甘草、葡萄、白糖等甜水。
(3) 功能性赤巴病治疗:能消赤巴病,饮《后续部》中所说的三味光明盐汤,用麦芒引吐。变色赤巴病,用《秘诀部》的泻剂下泻,内服加印度獐牙菜的“果马卡”散。能作赤巴病服六味沉香散。能视赤巴病饮七味獐牙菜糊剂。明色赤巴病服六味波棱瓜子散,并在眼部涂搽白檀香、藏红花用水调制的软膏。另外5种功能性赤巴病并发隆或并发培根病,按各自的对症药物进行治疗。
巩固治疗 泻下法使用以后,为了防止疾病复发,取棕熊、狗熊和鱼的胆汁3份加藏红花、白糖,以牛奶送服。此后将白糖、秦皮、波棱瓜子等研末,用黄牛奶送服则疾病不能复发。外治法可灸第十三椎、第十九椎的各三口穴。如果患者体质弱或隆势较强者,可服《后续部》中所说的獐牙菜药油丸,一年之内禁食有害于赤巴病的饮食和注意生活起居,则疾病不能逆转复发。

☚ 血隆病   培根病 ☛
0002291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8: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