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
赤峰是蒙古语乌兰哈达的汉译名称,因市区东北部有一座红山而得名。赤峰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直辖市,现辖3区、7旗、2县。全市共有72个镇、159个乡、42个苏木、9个街道办事处、2174个行政村、463个嘎查、258个居民委员会。
赤峰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为多数的民族聚居的地区,全市总人口450.8万,居各盟市之首。
赤峰市地处燕山北麓、大兴安岭南段与内蒙古平原、辽河平原的截接复合部位,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东部和东南部与哲里木盟和辽宁省朝阳市相连,西南与河北省承德地区接壤,西部和北部与锡林郭勒盟毗邻。赤峰市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丘陵、盆地、平原俱有。既有崇山峻岭,又有河山平川;既有浩瀚的坨沼沙地,又有广袤无垠的天然森林、草原和肥沃的良田。
赤峰市处于暖温带向寒温带过渡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主要特征是:干旱少雨,多风沙天气,日照长,温差大,辐射强,冬寒长,春暖快,夏热短,秋凉早。
赤峰是中国北方一块重要的文化发祥地,不仅文化古迹丰富独特,而且自然景观也是多姿多彩。贡格尔草原离北京最近,而且最美,是典型的草原风光民族风情旅游区。这里有300多种野生动物,500多种野生植物,130多种鸟类。同时,这里还有世界上罕有的红皮云杉林、内蒙古四大名湖之一的达里湖、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地质奇观第四纪冰川冰臼群等。
赤峰市交通比较发达,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10061公里,全市公路旅客运输量达到99327万人,公路货运运输量6.06万吨。民航、铁路从无到有。
赤峰市自然资源丰富,是一块尚待开发建设的宝地。水资源总量42.7亿立方米,有老哈河、西拉木伦河、大凌河等六条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共308条大小河流。全市有常年蓄水的内陆天然湖泊72处,最大的达里诺尔湖有水面2.38万公顷,占内蒙古自治区第3位,是赤峰主要天然产渔区和旅游度假景点。赤峰市矿产资源丰富,矿种齐全,目前已发现矿床、矿点和矿化点1000多处,其中,有色金属资源优势明显,居全区领先地位。赤峰市野生植物繁多,资源丰富。全市共有野生植物1863种,分属118科545属。草木1513种,乔木96种,灌木232种,藤木22种。
赤峰市历史悠久,是世界闻名的“红山文化”的发祥地,是把中国文化史推进1000余年的“天下第一龙”的出土地方,是辽王朝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赤峰市山清水秀,是国家卫生城市,有著名的白音敖包红皮云杉自然保护区、达里诺尔珍稀鸟类自然保护区,有温泉3处,有多处历史文化遗址、考古、旅游胜地,是休闲度假和旅游的好地方。
位于内蒙古东部,南与河北省为邻。境内为锡泊河,阴河汇合呈河谷平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1951年设市,1983年赤峰县并入,面积7200平方公里,人口94万。经济以农牧产品加工和元宝山地区煤炭露天开采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