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丸chì wán见“探丸”。陈子昂《感遇诗》之三十四:赤丸杀公吏,白刃报私仇。柳宗元《古东门行》: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赤丸参见[探丸]。柳宗元《古东门行》:“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赤丸泛指行刺之具。唐柳宗元《古东门行》:“赤丸夜语飞电光,徼巡司隶眠如羊。” ○ 探丸 赤丸西汉时京师中少年暗杀官吏时探卜用的红色弹丸。《汉书·酷吏·尹赏传》:“长安中奸猾浸多,闾里少年群辈杀吏,受赇报仇,相与探丸为弹,得赤丸者斫武吏,得黑丸者斫文吏,白者主治丧。城中薄暮尘起,剽劫行者,死伤横道,枹鼓不绝。” 赤丸《金匮要略》方。茯苓、半夏 (一方用桂) 各四两,炮乌头二两,细辛一两。为末,加朱砂,炼蜜为丸,麻子大,每服三丸,食前温酒送下,日三次 (昼二夜一),不知稍增,以知为度。功能散寒降逆。治寒气厥逆。《备急千金要方》亦有本方,但无细辛,有人参。 赤丸 《金匮要略》卷上【组方药物】 茯苓56克 半夏56克(洗) 乌头28克(炮) 细辛14克 【制剂用法】 上药4味,研末,纳真朱砂为色,炼蜜为丸,如麻子大。空腹时用酒饮下3丸,日2次,夜1次。不知,稍增之,以知为度。 【主要功效】 温经散寒,化饮止痛。 【适应病证】 寒饮腹痛,手足厥逆。 【方义分析】 寒则凝,温则行。故方用乌头温经散寒,以治沉寒痼冷引起的腹痛;细辛、茯苓、半夏温化寒饮;阴寒内盛,血瘀不行,故用朱砂引药通脉。合用可奏温经散寒,化饮止痛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