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赖文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咸丰六年(1856年),奉命往江西招兵。1858年后随陈玉成征战皖、鄂。1861年春,西上谋解安庆围抵黄州,既而封遵王。同治元年(1862年)冬,奉玉成命与扶王陈得才等自庐州远征西北,广招兵马,抵达汉中,1864年回救天京,被阻于皖、豫、鄂交界处。11月应捻军首领张宗禹等邀请,前往领导捻军,以太平天国兵制、兵法组织训练捻军。根据捻军的特点,制定以骑兵为主,采用运动战与清军作战的战术。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高楼寨斩僧格林沁,歼其全军。清廷大震,派曾国藩督湘、淮军八万镇压,依河设防,分而困剿。1866年9月,在沙鲁河突围,使曾河防阴谋破产。10月,派张宗禹领兵一支进入西北,联结回民,以为犄角,自留中原。自此,捻军分为东、西捻两支。11月,率东捻入湖北,大败淮军,后转战鄂、豫、鲁数省。1867年,清政府改派李鸿章督军镇压,划河圈地,把捻军紧逼到胶东沿海一隅。11月,在赣榆突围受挫,走六塘河。1868年1月,突围受伤被俘,在扬州从容就义。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秋,赴金田参加团营,随军转战桂、湘、鄂等地。咸丰二年(1852年)担任文职。“杨韦事件”发生后,弃文就武,奉命至江西招兵。咸丰十年(1860年)参加二次摧毁江南大营的战斗,以功封杰天义。后又乘胜攻取江苏江浦、青浦、嘉定等地。次年随陈玉成第二次西征,抵黄州(今黄冈),不久安庆失陷,退守庐州(今合肥),封遵王。同治元年(1862年)奉命与陈德才等远征西北,从庐州渡淮河,进抵汉中。同治三年(1864年)春,回师救援天京未及。天京陷落后与捻军张宗禹、任化邦等联合,继续坚持战斗。同治四年四月(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荷泽)高楼寨歼灭僧格林沁部取得巨大胜利。次年八月于河南突破曾国藩所设沙河、贾鲁河防线,再入山东。九月捻军分东西两支,他与任化邦等在中原坚持斗争,称东捻。同治十年(1867年)初,在湖北安陆府罗家集消灭湘军郭松林部,于德安杨家河打败淮军张树珊部。后受鲍超阻击,北走河南,突破运河防线,进军山东。次年回师江苏,被围,在扬州瓦窑铺受伤被俘。后于扬州英勇就义。 赖文光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捻军统帅。1851年参与金田起义,1852年担任天王文职,1856年任武职。1860年参加太平军破清军大营之役,1861年西征,封遵王。1862年奉陈玉成之命进兵陕西,1864年回援天京失败。之后与捻军合作,1865年5月在曹州全歼僧格林沁骑兵队。1860年10月命张宗禹西进陕甘地区,形成西捻军。1867年被清军打败,1868年1月5日在扬州战败被俘,10月就义于扬州。 赖文光 133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捻军后期统帅,军事家。广西桂平人。天京事变后,奉天王命赴江西招兵。太平天国八年(1858),隶陈玉成部转战皖鄂。十一年,随陈玉成第二次西征,受命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封遵王。后又奉命远征河南、陕西,出潼关,抵汉中。十四年,天京危急,率部回援,军次鄂豫皖边界天京失陷。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请求联合作战,推为捻军首领。他重新编组捻军,易步为骑,并确定了以流动作战为主,马步联合、“团阵滚进”的战略战术,转战江北。同治四年(1865)五月,将平捻钦差僧格林沁精骑,盘旋诱疲4000里、3个半月之久后,于曹州高楼寨聚歼,斩僧格林沁于麦田内。五年九月,两破曾国藩苦心经营之运河堤墙,粉碎了曾之围剿,迫使清廷换将。十月,捻军分为东、西两支,他与任化邦率东捻。六年十一月,激战臼口,三败李鸿章部,俘郭松林,毙张树珊,败刘铭传,受鲍超部侧击突围而走。在六神港歼曾国荃新湘勇,击毙鄂军彭毓桔,入河南。突破运河防线入山东,次年回师江苏,陷重围,在扬州瓦窑铺被俘,于扬州就义。 ☚ 杨秀清 关天培 ☛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1861年封遵王。次年与扶王陈得才远征西北,攻占陕西汉中府。太平天国革命失败后率部与捻军合并,继续抗清斗争。转战鄂、豫、皖、鲁、苏诸省。1868年1月在扬州战败被俘牺牲。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清咸丰元年(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任文职。后期为东捻军统帅。同治七年(1868年),在江苏扬州受伤被清军所俘,英勇就义于扬州。 赖文光 赖文光1827—1868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道光三十年底(1851年1月)参加金田起义。咸丰八年(1858年)随陈玉成转战皖鄂。1861年镇守黄州(今湖北黄岗),后封遵王。同治元年(1862年)与陈得才西征,攻占陕西汉中。1864年奉命援救天京(今南京),回师途中,天京已破,陈得才在霍山被围自杀。他率部在豫南屡败清军,会合捻军张宗禹、任化邦部,继续坚持斗争,是为新捻军。1865年5月,指挥捻军在曹州(今菏泽)高楼寨全歼僧格林沁所部骑兵。清政府调湘淮诸军分区封锁,他与张宗禹分领东、西捻军作战。1867年初转战湖北,6月从东平戴庙突破清军运河防线,进军胶东。旋突破清军重兵设防的胶莱河防线,南下苏北,11月在赣榆受挫。12月在寿光与清军决战,损失3万余人,率部分骑兵突出重围。1868年1月5日在江苏扬州瓦窑铺被俘,10日就义于扬州。 ☚ 榆园农民军起义 蒲侯氏之战 ☛ 赖文光1827—1863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参加金田起义,任文职。1856年改武职,赴江西招兵。次年奉诏回师保卫天京(今南京)。1858年随英王陈玉成转战安徽、湖北。1861年镇守黄州(今湖北黄冈),封为遵王。次年奉陈玉成之命与扶玉陈得才西征,从庐州渡淮河,越秦岭,出潼关,攻占汉中。1864年奉命援救天京,行至鄂豫皖边界,天京已失陷,陈得才在霍山战败自杀。他与鲁王任化邦从湖北蕲水回师麻城,为清军所败,转入河南罗山,打败僧格林沁,会合捻军领袖张宗禹、任化邦,与捻军一起作战。1865年5月,在山东曹州(今菏泽)高楼寨歼灭僧格林沁部。1867年初,在湖北安陆府钟祥击溃郭松林军,擒提督郭松林;在德安大败淮军,击毙统帅张树珊。不久,又在尹隆河大败淮军刘铭传部,在蕲水击毙湘军将领彭毓橘。同年6月战败,突破运河封锁,进抵胶东,被清军围困于弥河、六塘河之间。12月在山东寿光与清军决战,损失三万人。他率两千骑兵突围,受伤。1868年1月在扬州瓦窑铺被俘,在扬州就义。 赖文光1827—1868清代太平天国将领。广西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十二月参加金田起义。初任文职。咸丰六年(1856)天京事变后,奉命入赣招兵。八年随陈玉成转战皖鄂。十一年被封为遵王。次年奉命与陈得才等远征西北,进抵汉中。同治三年(1864)春,奉命回师救天京,行至中途闻天京陷落,遂与捻军首领张宗禹等整编捻军,坚持斗争。四年四月在山东曹州(今菏泽)全歼清僧格林沁部,僧亦被击毙。后屡败清军。六年十二月十一日,在扬州瓦窑辅受重伤被俘。十二月十六日在扬州就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