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赐死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命令1

命令1

命(诫命;申命;待~) 令(着令) 使 饬 叫(~水让路) 言语
表示命令的口气:着(~即照办)
上级命令下级:饬令
命令人离开或让开:起开
命令自杀:赐剑
 赐予毒酒令自杀:赐鸩
 君主命令臣下自杀:赐死
将帅到营帐听取军情,发布命令:升帐
发出命令:发令
 发出号令:发号
 向军队发出出征号令:鞠旅
 大声发令:喝命
明文命令:明令(~禁止)
收回已发布的命令、决定:反汗
接受命令:领命 逆命
 接受命令或任务:受命 被命
监督命令:督饬 课令
大声命令:叱令 喝令
 古代官员外出时,前导吏役喝令行人让路:呼喝 叱喝 叱呼
 封建时代官员出行时,前面引路的差役喝令行人让路:呵(呵道;呵引;前~) 喝道
 帝王出行喝道:呵跸
多次命令:三令五申
特别命令:特命
强迫命令:逼令 驱令
 强制性命令:强令
严厉命令:严令
严格地命令:谨勑 谨敕 谨饬 谨饰
(上级对下级有所指示:命令)

另见:领导人 指示 支使 吩咐 语气 命令2

☚ 命令1   下达命令 ☛

赐死

中国古代对犯罪的贵族官僚所采取的一种执行死刑的方式,即由皇帝迫令犯罪者自杀。赐死的方式在奴隶制时期已经存在,《汉书·贾谊传》记载,古时大臣”有大罪者,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上不使摔抑而刑之也”。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王朝,都沿用赐死的形式,但一般限于皇帝的近亲和地位很高的大臣,而且非犯有谋反叛逆罪者。如秦昭襄王赐大将白起死,汉成帝赐丞相翟方进死,清代嘉庆帝赐令大学士和珅自尽。唐代法律对赐死作了具体的规定,据《唐六典》:“五品以上犯非恶逆以上,听自尽于家”。又据《旧唐书·刑法志》:武宗时“犯赃官五品以上,合抵死刑”者,“准狱官令,赐死于家”。

赐死

中国古代令犯罪的大臣自杀的处死方法。《唐律疏议·断狱下》有“五品以上犯非恶逆以上,听自尽于家”的规定。

赐死

旧制对官僚贵族犯死罪的处理方法。秦时大夫以上犯罪当死,皆受命北跪而自裁。汉文帝时贾谊疏请“养臣下有节”,才规定大臣有罪,皆令其自杀,不受刑。唐狱官令:“五品以上犯非恶逆以上罪,听自尽于家”。明、清律无此规定。

赐死ci si

ancient form of death penalty

赐死

官员惩罚方式之一。汉制,凡诏丞相诣廷尉诏狱,不论有罪与否,受诏后即须自裁。有时皇帝虽不明令处死,只遣尚书令赐酒十石,牛一头,受赐的丞相便须自杀。其后历代凡大臣有罪,为顾全其体面,往往赐死,令其自杀。如清代国泰任山东巡抚,索贿属吏,达数千万,赐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3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