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赋话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赋话 赋话清李调元(号雨村)撰。一名《雨村赋话》。十卷。其中《新话》六卷,为调元自著,主要就前人赋中“佳语”作出评论,以明其体制、技巧。《旧话》四卷是古人作赋故事汇辑,偶加按语。有1936年商务印书馆本。 ☚ 四六丛话 全唐文纪事 ☛ 赋话 赋话赋论著作。清代李调元撰。此书一名《雨村赋话》,计10卷,分《新话》6卷,《旧话》4卷。《新话》六卷主要是对佳词丽句的鉴赏。其体例为:先摘引前人律赋中属对工稳、韵律铿锵、立意尖新、用词精巧的例句,后略加评点,指导读者欣赏赋家匠心,时有精到的艺术分析。此外,书中对律赋体制的源流演变,对律赋艺术风格的变迁流转,对律赋给予后世八股文的影响等也作了细致的探讨。李调元认为律赋是争尚新巧的六朝辞赋的发展,是后世八股文制艺分股的滥觞。他要求律赋风格必须“冠冕正大”和“工丽密致”,不满于晚唐五代的“平芜谐靡,委靡不振”,不满于宋代的“专尚理趣,文采不赡”,更不满元明赋的平衍朴遫。《旧话》四卷则是资料汇编,摘录自汉至明的正野史书笔记小说中记载赋坛掌故、评述作家作品、论述辞赋源流的各种资料,时或加上编者按语,引书达100种以上。《赋话》实是一部重要的赋论著作。有《丛书集成》本。 ☚ 赋学 赋品 ☛ 赋话 赋话10卷,清李调元撰。作者在序言中说:“予视学粤东,经艺之外,与诸生讲论,尤津津于声律之学。凡岁试月课之余,有兼工赋者,莫不击节叹赏,引而启迪之,而苦未有指南之车也。因于敝簏中,见杭郡汤稼堂前辈刻有《律赋衡裁》一书,颇先得我心,爰出予少时芸窗所艺习者,并列案头,以日与诸生相指示。时用纸条摘录其最典丽者各数联,以教之,使知法;而又间以稼堂所评骘者,拈出之,以定其归。庶几乎溯流穷源,不至断港绝潢,而悉如百川之至于海也。新旧所得渐多,因汇为一集,名曰《赋话》。付诸梓以示诸生,使诸生一一披阅而寻味之,亦足以代予之谆谆面训也乎。”此书专论赋,是难得的几部赋论专著之一。全书分为“旧话”和“新话”二部分。其“旧话”部分采撷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新话”部分对唐代律赋提出许多中肯的评论。 ☚ 小万卷斋文稿 鉴止水斋集 ☛ 赋话赋话。清李调元(1734—1802)撰。十卷。调元有《童山文集》已著录。此集为作者视学广东时指导诸生王赋的讲义。成书于乾隆四十三年(1778,戊戌)。分《新话》(六卷)、《旧话》(四卷)两编。前有自序,谓曾参考杭郡汤稼堂前辈《律赋衡栽》一书。《新话》于汉魏至明历代名赋中“撮其佳语”,评点论析,“以教之,使知(赋)法”,着重于典型作品分析。《旧话》则从史籍、杂著中摘录赋人轶事,间附按语。论中以扬雄“诗人之赋丽以则”为宗旨,提倡“工丽密致而不,诡于大雅。”认为以文为赋,“专尚理趣,则文采不赡。”赋中重律赋,律赋中又特重唐赋之气派、起势,讲究相题立制 《赋话》诗文评。又名《雨村赋话》。清李调元(号雨村)撰。10卷。分《新话》6卷,《旧话》4卷。《新话》为李调元自著,重在采摘前人赋中“佳语”,评论体制技巧。《旧话》则为李调元所辑古人作赋故事,间加按语。为其视学广东时指示诸生习赋而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