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地域类型
带有显著地域性和综合性的农业生产体系。 是具有类似条件和特征的基层农业经营单位的组合。同一农业地域类型中的各单位,具有共同的性质、作用、方向和技术上、经济上的联系。 农业地域类型,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经过人类长期劳动而形成的。 它既反映了地区农业部门组合(或作物构成)和土地利用方式,也反映了农业生产水平和布局状况。 不同地区和不同的农业生产特点,构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与农业区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既有密切联系和相似之处,又有明显差异。农业区具有农业地域分工的特点,著重于较大范围农业结构的地区分异,既反映农业状况,又要考虑将来。农业地域类型著重反映较小范围地域上农业结构的形式、现状和特点,在地域分布上可以重复出现。 农业地域类型反映农业的基层生产,可以说是基层的农业区,是农业区的基础。农业土地利用类型,著重于农业用地的结构和利用,包括荒山荒地、农业居民点以及乡村道路的利用问题。 而农业地域类型,则著重于地区的农业结构和组合。 划分农业地域类型,可以较准确地掌握地区农业特点和分布规律,为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定向改善生产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合理安排生产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