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赈济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赈济说

赈济说

中国古代统治阶级的救荒政策思想之一,主张发生灾荒后,用粮食、衣服、钱等救济灾民。赈济思想产生很早,《礼记·月令》中有“天子布德行惠,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绝,开府库,出币帛,周天下”的记载(振作赈解)。以后赈济说日益系统化和具体化。宋吕东莱说:“凶荒之岁,为符信发粟,赈饥而已” ( 《文献通考》 引) 明嘉靖八年 (1529年),王尚綗上救荒八议,其中第三议为 “救贫民乞支散庾积。”(《康济录》引)万历间苏州巡抚周枕说:“救荒有八宜,极贫之民宜赈济; 次贫宜赈粜; 远地宜赈银……”(《康济录》引)明代在赈济说上有较为重要的发展,这一理论的建立者为林希元和王圻二人。林希元认为救荒有三便:“极贫民便赈米; 次贫民便赈钱;稍贫民便赈贷。”(《康济录》引)王圻认为:“赈所以赒穷民,若稍得过之家,虽遇大祲,犹能百计以求活,惟穷民坐以待毙,赒之期宜急,赒之法宜均,须借仁明掌印官亲查,临仓调停给散,不使有遗,吏胥不致渔猎,定期赴领随给,不能耽延等候。万一荒村远壤,则用舟车载至其地散之,庶枵腹之民,不致毙之仓下,仆之中途矣。”(《赈贷群议》)清代诸儒对于赈济的义理与程序,则有详细的言论。魏禧在《救荒策》中说: “当事者,米贵而未尽,民饥而未死,有策以济,而民无所重困,所谓急则治标是也。”(《魏叔子集》)蒋萃田上《救荒策》说:“赈济之法,莫善于公,莫不善于聚。县各为赈,莫聚于府; 乡各为赈,勿聚于城; 人各为赈,勿委于吏。”( 《二林居集》)

☚ 蠲缓说   除害说 ☛
0000109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