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科学谱系
古代人类早已具有关于资源或资源利用的原始经验积累,但是真正的资源科学研究应该说是20世纪初期的事情。与20世纪现代科学的分化与综合潮流相一致,各单项自然资源研究在20世纪初期就已获得显著的进展,并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体系。资源科学的综合性研究则开始较晚,尽管有关资源和资源利用的整体观念、综合观念在二三十年代就已形成,但真正引起重视并得以实施却是60年代之后。随着资源概念的日益广泛和深入,资源科学研究已从陆地走向海洋、从地表走向地外和地下、从自然走向社会、从中观走向宏观和微观,研究领域日益拓展。进入70—80年代,各单项或专门自然研究日益深化,资源地理学、资源物理学、人力资源学等新学科不断涌现,资源科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日臻完善,加上资源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和科学意义日益扩大,促使资源科学研究开始步入现代科学领域。
现代资源科学研究的重要特征就是把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结合起来,建立起完善的资源—资源生态—资源经济—资源管理复合理论体系。这样,它势必要涉及诸如生态学、地理学、地质学、土壤学、生物学、经济学、农学等许多学科的领域和内容,可能这就是被人怀疑它能否和其他学科具体分工的重要原因。其实,这正是资源科学的综合性特征: 它横断了其他学科的研究内容,形成了自己以资源或资源利用为科学核心的截集。因此,资源科学的体系框架不仅体现在它的纵向分异,更在于它的横向综合。就目前而言,资源科学的主要分支学科按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的差异性和应用目的的不同,可首先划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综合研究,即综合资源学,研究资源的发生、演化及其与人类相互作用关系的一般规律,为部门资源学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论; 一种是专门性研究,即部门资源学,研究各类资源的形成、演化、评价及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前者的横向综合性分类学科主要有资源地理学、资源生态学、资源经济学、资源信息学与资源法学等; 后者的纵向分异性专门学科主要包括气候资源学、生物资源学、水资源学、土地资源学、矿产资源学、海洋资源学、能源资源学和旅游资源学等。必须指出,与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密切相关的社会资源研究,都是与各类自然资源的综合或专门研究结合在一起进行的,尽管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但对人力资源、科技资源、教育资源与资本资源的研究尚未脱离社会科学领域而成为资源科学研究中的独立学科。
此外,作为资源科学重要领域的区域资源学,既是理论研究的起点,又是实践研究的归宿。这也是目前资源科学研究开展最多、最为成熟的学科领域。实际上,资源科学研究总是在一定地域进行的,不同尺度的区域资源学 (全球、大洲、国家、地区) 正是一定类别的综合资源学与一定层次的部门资源学在一定时空的具体结合。当然,每个学科之下仍可做进一步的续分。同其他科学一样,任何学科体系都不是封闭的,随着资源科学研究的日益深化和发展,资源科学的学科分类和框架体系必将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