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
在我国资产阶级自由化泛滥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
(1) 在政治上持与四项基本原则严重对立的观点。反对社会主义道路,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 反对公有制,主张私有制; 反对党的领导,主张多党制; 反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主张三权分立; 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主张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等等。他们中一些人说得更明白,“说千条,道万条,不如砸烂这四条”,可见是否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检验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和行为的标准。
(2) 在对待历史上,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持否定观点。他们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一场历史的误会,中国现在应该开历史的倒车,回去补资本主义这一课。认为几十年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是一无是处的,是失败的。还说 “社会主义尝试及其失败,是二十世纪人类历史上的两大遗产之一”,散布一种社会主义已经失败的情绪。
(3) 在文化上,持 “全盘西化” 的观点。贬低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宣传彻头彻尾的民族虚无主义。认为 “黄种人的文明” 已经衰落了,“黄河孕育不了新文化”,要统统抛弃。相反,“蓝色文明” 是曙光,竭力鼓吹走 “蓝色文明” 的路,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他们一方面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制度,另一方面又主张全盘西化,要把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全盘搬到中国来。” (《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98页)
十多年来资产阶级自由化的表现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❶第一阶段,1979年至1984年,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意识形态领域内表现为一种社会思潮。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他们利用其逐步蚕食和把持的理论、文化、新闻、出版、教育领域内的阵地工具,制造和贩卖种种错误的、反动的言论,从隐蔽到公开直到明目张胆地反对四项基本原则。公开地扬言,“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攻击党的领导是 “独裁统治”,人民民主专政 “几十年没有干多少好事情”,社会主义制度是 “现代式的封建主义”。而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和青年学生赶 “时髦”,把这些资产阶级自由化言论当成是“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 加以接受,认为这是时代潮流。因此,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影响很快迅速增长起来,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社会舆论,特别是在普通民众和青年学生中颇有市场。
❷第二阶段,1985年至1987年,资产阶级自由化开始自觉不自觉或者有形无形的、固定不固定地集结成一些政治团体,成为一种政治势力,与中国共产党相抗争。他们通过某些座谈会、讨论会、沙龙和某些协会、研究会、编委会等聚集到一起,逐渐地形成了政治上的反对派和“不同政见者”。他们自称是 “异己力量”,“压力集团”。他们打着 “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的幌子,跻身于政界,进入人民代表大会,进入党政机关,甚至担任党政要职。他们又以 “智囊团” 的面目出现,寻求党内高层人物作为保护伞或支持者。在这一阶段,他们企图使非法组织合法化,或利用合法组织进行非法活动。
❸第三阶段,1988年以来,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总是利用种种机会和条件,制造社会动乱和政治暴乱,同党和人民政府进行公开的政治较量。如果说过去还是酝酿和准备阶段,那么现在他们开始铤而走险,采取行动,直接同党和人民政府进行面对面的斗争,企图颠覆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的人民共和国政府。他们到处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煽动群众起来闹事,利用群众的盲目行为来冲击社会,反抗政府。1989春夏之交发生的事情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开始,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鼓动怂恿学生起来罢课游行; 学潮出现后,他们又组织学生静坐示威绝食请愿,制造社会动乱; 后来当戒严部队进驻北京,他们又策划了反革命暴乱。这一阶段,资产阶级自由化分子已经撕开了伪装的面纱,彻底暴露了出来,并开始蠢蠢欲动,妄图夺取政权。
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我国发展到80年代末期,表现形式与前时期相比具有明显的特征:
❶对抗性日益明显,直接与四项基本原则相对立。他们为反党反人民政府言论和行为争取自由,公开提出要敢于打“擦边球”。
❷已从思潮转化为行动。他们成立非法组织,并企图使非法组织合法化,进行有组织的公开活动。
❸利用群众的盲目行为来达到其险恶的政治目的。他们挑拨、恶化党群关系,煽动群众的不满情绪,鼓动和指使群众起来与党和人民政府对抗。
❹国内外反动政治势力相互勾结、紧密配合。他们在反党反社会主义上已结成统一战线,相互利用,里应外合;
❺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攻势,争夺青年一代。历次动乱中高等学校都成为斗争最激烈的场所,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和国际上推行 “和平演变” 战略的人,都公开说寄希望于年轻的一代。他们利用青年人不成熟容易上当受骗的弱点,把主要精力放在青年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身上,对他们进行思想文化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