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zī chǎn fù zhài biǎo会计定期核算时以货币形式总结地反映企业的资金运用及其来源的报告。1936年李炳焕等《苏联计划经济问题》第八章:“在一九二九年十二月一日,中央农业银行之资产负债表总数达六三一、九九○、○○○卢布。” 资产负债表zī chǎn fù zhài biǎoбухг нс资产负债表又称“资金平衡表”。综合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 (如月终、季终、年终) 的资金来源和资金占用的构成及其增减变动情况的一种会计报表。财务会计主要报表之一。其基本格式是帐户式。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列为左右两方,左方是资金占用项目,称为“资产方”,反映企业资金在生产过程中的分布情况; 右方是资金来源项目,称为“负债方”,反映企业资金来源。左右两方总金额相等。根据资产负债表,可以分析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分布是否正常,资金使用是否节约,资金来源是否合理,财经纪律是否得以遵守,以及检查、考核财务计划的完成情况。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BS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分“资产”和“负债及所有者权益”两方。“资产”列在左方,反映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其他权利,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待处理财产损失等6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列在右方,反映企业所承担的各种债务以及企业投资人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项。根据平衡公式: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因此,资产负债表左右两方的总计金额应相等。通过对本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及其合理程度,各项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增减变动结果,为投资者、债权人和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有关资金信息。 资产负债表即资金平衡表。资本主义企业反映某一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有“资产”和“负债与业主权益”两个部分。通常,资产部分列在左方,反映企业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一般按变化先后顺序列示;负债与业主权益部分列在右方,一般负债在右上方,反映企业的各种短期和长期债务,业主权益在右下方,反映业主的资本和盈余(即留存企业的利润)。资产负债表是资本主义企业最主要的会计报表,它所提供的资料是整个企业财务状况的缩影。其数字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收益和费用的发生,资金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各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互相转换这三方面原因所导致的,反映了企业经营活动的结果。资本主义国家的“公司法”一般规定股份有限公司都必须在每一会计年度终了时编制资产负债表,连同收益表,留存收益表,财务状况变动表等经独立的执业会计师审查后发给股东。 资产负债表内列有上期期末数的,称比较资产负债表。两个以有密切联系的企业合并编制的资产负债表称合并资产负债表。 [参]资金平衡表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财务报表的一种。反映企业某一日期财务状况信息的报表,即反映某一特定日期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的报表。作用包括: ❶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资产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及其分布情况; ❷可以提供某一日期的负债总额及其结构,表明企业未来需清偿的债务以及清偿时间; ❸可以反映所有者所拥有的权益,据以判断资本保值、增值的情况以及对负债的保障程度。 资产负债表在国民账户体系中,在特定时点编制的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存量价值的报告表。根据编制时点的不同,资产负债表分为期初资产负债表、期末资产负债表和资产负债变化表。这三个表的左方记录资产,右方记录负债和净值。左右两方所涉及的具体项目是非金融资产(分为生产资产和非生产资产)、金融资产或负债。平衡项记录在右方。对机构单位或机构部门来说,平衡项是其拥有的所有非金融资产和金融资产的价值减去其所有的未偿还负债的价值之后的净值。对一国经济总体而言,平衡项是其非金融资产与对国外净债权之和,称为“国民财富”。 在国民账户体系中还有对外资产负债表。此外,在企业财务会计中有企业资产负债表,在金融领域有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存款货币银行资产负债表、非货币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和特定存款机构资产负债表等。 资产负债表资本主义企业财务会计的一种主要报表。它集中反映企业在一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 的资产和负债、资本的状况,以供人们了解和评价企业的财务概况。 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等于负债加资本”的方程式建立起来的。它的基本格式分为左、右两方。左方逐项列示资产的数额; 右方逐项列示负债及资本的数额。在形式上,它类似我国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平衡表,其资产方相当于资金占用方,负债方相当于资金来源方。我国在解放初期,曾一度沿用过这个名称。 资产负债表反映股份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 (月末、季末、年末) 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按照“资产=负债+股东权益” 的平衡关系,总括反映股份企业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的财务结构及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股份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按照“资产=负债+股东权益”的平衡关系,总括反映股份企业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增减变动情况、企业的财务结构及资产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其表格见7—2: 表7—2 资产负债表 会股01表 编制单位: __年__月__日 单位:元 资 产 | 行次 | 年初数 | 期末数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行次 | 年初数 | 年末数 | 流动资产: | | | | 流动负债: | | | |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帐款 减:备抵坏帐 应收帐款净额 预付货款 其他应收款 待摊费用 存 货 | 1 2 3 4 5 6 7 8 9 10 |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帐款 预收货款 职工福利基金 未付股利 未缴税金 其他未交款 其他应付款 预提费用 待扣税金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 流动资产合计 | 15 | 长期投资: 长期投资 | 16 | 流动负债合计 长期负债: | 55 | 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原价 | 18 |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 56 57 58 | 减:累计折旧 | 19 | 固定资产净值 在建工程 固定资产清理 | 20 21 22 | 长期负债合计 股东权益: | 65 | 股本 资本公积金 盈余公积金 集体福利基金 未分配利润 股东权益合计 | 66 67 68 69 70 75 | 固定资产合计 无形及其他资产: | 25 | 无形资产 开办费 长期待摊费用 | 26 30 31 | 无形及其他资产合计 待处理资产损失: | 35 |
|
续表7-2 资 产 | 行次 | 年初数 | 期末数 | 负债及股东权益 | 行次 | 年初数 | 年末数 |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减收益) 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减收益) 待处理财产损失合计 资产总计 | 36 37 38 40 | | | 负债及股东权益总计 | 80 | | | 补充资料: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___元;2.已包括在固定资产原价内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___元。本表7—2各项的内容和填列方法: “年初数”栏内各项数字,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期末数”栏内所列数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资产负债表规定的各个项目的名称和内容同上年度不相一致,应对上年年末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照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填入本表“年初数”栏内。 “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库存现金、银行结算户存款、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和在途资金的合计数。本项目应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短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购入随时可以变现,并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和债券的实际成本,有市价的,并在本项目内注明期末时市价。本项目应根据“短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收票据”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而尚未到期收款也未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包括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已向银行贴现的应收票据不包括在本项目内,其中已贴现的商业承兑汇票应在本表下端补充资料内另行反映。 “应收帐款”项目,反映企业应收的与企业经营业务有关的各种款项。企业预付的货款或多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应在本表“预付货款”项目内单独反映;预收的货款,应在本表“预收货款”项目内单独反映,均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内。本项目应根据“应收帐款”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备抵坏帐”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提取尚未转销的坏帐准备。本项目应根据“坏帐准备”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预付货款”项目,反映企业预付给供应单位或多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预付帐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企业对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应收和暂付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收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已经支出但应由以后各期分期摊销的费用。开办费以及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其他待摊费用,应分别在本表“开办费”“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之内。本项目应根据“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预提费用”科目期末如有借方余额,也在本项目内反映。 “存货”项目,反映企业期末结存在库、在途和在加工中的各项存货的实际成本,包括各种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在建施工工程等。本项目应根据“在途物资”“库存材料”“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生产费用”“工程施工”各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长期投资”项目,反映企业向其他单位投出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资金以及购入的一年内不能变现或不准备随时变现的股票和债券,有市价的,并在本项目内注明期末时市价。本项目应根据“长期投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固定资产原价”项目和“累计折旧”项目,反映企业所有的各种固定资产原价及累计折旧。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产权尚未确定之前,其原价及已提折旧也包括在内,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原价并应在本表下端补充资料内另行反映。这两个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科目和“累计折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在建工程”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各项未完工程的实际支出,包括支付安装的设备价值,未完建筑安装工程已经耗用的材料、工资和费用支出、工程用料结存、预付出包工程的价款、已经建筑安装完毕但尚未交付生产使用的建筑安装工程成本等。本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因毁损、报废等原因转入清理但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净值,以及固定资产清理过程中所发生的清理费用和变价收入等各项金额的差额。本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的余额填列。 “无形资产”项目,反映企业各项无形资产的原价扣除摊销后的净额。本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开办费”项目,反映企业未摊销的筹办期间费用。本项目应根据“开办费”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未摊销的除开办费以外的其他摊销期限在一年以上的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项目和“待处理固定资产损失”项目,分别反映企业在清查财产中发现的尚待批准转销或作其他处理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的盘亏和毁损扣除盘盈、溢余后的净损失。应根据“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下的贷款。本项目应根据“短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票据”项目,反映企业为了抵付货款等而开出、承兑的尚未到期付款的应付票据,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本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帐款”项目,反映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或接受劳务供应应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企业预付的货款应在本表“预付货款”项目内单独反映,预收的货款或多收的货款,应在本表“预收货款”项目内单独反映,均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之内。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帐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预收货款”项目,反映企业预收购买单位的货款和多收购买单位的款项。本项目应根据“应收帐款”科目所属各有关明细科目贷方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职工福利基金”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用于职工个人的职工福利基金期末余额。所有权归企业的,用于兴建职工宿舍、集体福利设施的福利基金,应在本表“集体福利基金”项目内填列,不包括在本项目数字内。本项目应根据“职工福利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未付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应付未付给各股东的股利。本项目应根据“应付股利”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未缴税金”项目,反映企业应交未缴的各种税金(多交数以“-”号填列)。本项目应根据“应缴税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其他未缴款”项目,反映企业应缴未缴的除税金以外的各种款项(多缴数以“一”号填列)。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交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应付和暂收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款项,如应付保险费、存入保证金等。应付未付的职工工资,也在本项目反映。本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和“应付工资”科目的期末余额合计填列。 “预提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本项目应根据“预提费用”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如“预提费用”科目有借方余额,应合并在“待摊费用”项目内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 “待扣税金”项目,反映交纳增值税的企业按照规定留待以后月份从应交的增值税中继续扣抵的税金。本项目应根据“待扣税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尚未归还的一年期以上的贷款。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应付债券”项目,反映企业发行的尚未偿还的各种债券的本息。本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期末由于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应付未付款项,如在采用补偿贸易方式下引进国外设备,尚未归还外商的设备价款;在融资租赁方式下,企业应付未付的融资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本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上述长期负债各项目中将于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应在本表“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项目内另行反映。上述各项目均应根据有关科目余额扣除将于一年内到期偿还数后的余额填列。 “股本”项目,反映各股东实际投入的股本总额。本项目应根据“股本”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资本公积金”项目和“盈余公积金”项目,分别反映企业资本公积金和盈余公积金的期末余额。应分别根据“公积金”科目所属各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集体福利基金”项目,反映所有权归企业的,用于兴建职工宿舍、集体福利设施的集体福利基金。本项目应根据“集体福利基金”科目的期末余额填列。 “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分配的利润。本项目应根据“利润”科目和“利润分配”科目的余额计算填列。未弥补的亏损,在本项目内用“-”号反映。 ☚ 营业税金核算 利润表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表达一个企业在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见表6-2)。财务状况就是指一个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相互关系。资产负债表的基本结构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等式为理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左方反映企业资产及其分布结构;右方反映企业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及其分布结构。资产负债表的作用:(1)揭示企业所掌握的资产及其分布结构,这对评估企业财力强弱程度,显示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2)揭示企业资金的来源及其构成,这对分析企业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是十分重要的。(3)有助于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运用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可以计算出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很多指标,如资产报酬率、权益报酬率等。(4)对比前后期资产负债表,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和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表6-2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 年 月 日 单位:
资 产 | 行次 | 年初数 | 期末数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 行次 | 年初数 | 期末数 | 流动资产: | | | | 流动负债: | | | | 货币资金 短期投资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减: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净额 预付账款 其他应收款 存货 待转其他业务支出 待摊费用 待处理流动资产净损失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券投资 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合计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 | | | 短期借款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 其他应付款 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未交税金 未负利润 其他未交款 预提费用 一年内到期的长期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 |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 | | 长期投资: | | | | 流动负债合计 | 65 | | | 长期投资 | 21 | | | | | | | 固定资产: | | | | 长期负债: | | | | 固定资产原价 减: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净值 固定资产清理 在建工程 待处理固定资产净损失 | 24 25 26 27 28 29 | | | 长期借款 应付债券 长期应付款 其他长期负债 长期负债合计 | 66 67 68 75 76 | | | 固定资产合计 | 35 | | | 所有者权益: | | | | 无形及递延资产: | | | | 实收资本 | 78 | | | 无形资产 递延资产 无形及递延资产合计 | 36 37 40 | | | 资本公积 盈余公积 未分配利润 所有者权益 | 79 80 81 85 | | | 其他长期资产: | | | | | | | | 其他长期资产 | 41 | | | | | | | 资产总计 | 45 | | |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 90 | | |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首先需要把所有的项目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并以适当的顺序加以编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编制资产负债表所采取的方法是按流动性顺序排序。资产负债表首先把所有项目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并按项目的流动性程度决定其排列顺序。具体情况如下: (1) 资产类项目按其流动性强弱排列。流动性强的在前,流动性弱的在后。(2) 负债类项目按其到期日远近排列。到期日近的在前,到期日远的在后。(3) 权益类项目按其永久性程度高低排列。永久性程度高的在前,永久性程度低的在后。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分为账户式、报告式、财务状况式。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为左右两方,左方列示资产类项目,右方列示负债类与权益类项目,左右两方的合计数保持相等。目前我国采用的就是这种格式的资产负债表。报告式资产负债表是将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采用上下列示的形式加以反映,美国和香港在会计实务中多采用这种格式。财务状况式资产负债表依据的等式不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简单形式,而是其变化形式,即通过加入“营运资金”这一项目,将上述等式变为两个等式。具体形式如下: 流动资金-流动负债=营运资金 营运资金+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 按照这两个等式,先用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求得营运资金,然后将营运资金加上非流动资产减去非流动负债,所得结果与排列在下边的所有者权益总额相等。 ☚ 财务分析 损益表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BalanceSheet亦称“资金平衡表”。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根据“资产=负债+业主权益”这一基本公式,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把企业某一时期的资产、负债、资本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资产部分反映企业所有的各种财产、物资、债权和权利,通常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类;负债部分反映企业各种短期和长期债务,通常分为流动负债、固定负债和递延负债等类;业主权益部分反映企业主的资本和盈余,通常分为股本、超面值缴入股本、留存收益、已拟定留存收益、未实现资本增值数等。 资产负债表所提供的资料为企业当局、企业投资人和债权人制定决策提供必须的依据。 我国主要根据总分类帐户和有关明细分类帐户的期末余额编制资金平衡表,该表左右对称结构,分“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两方。其资金占用方包括各种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和专项资产等部分;资金来源方包括固定基金、流动资金和专项资金等部分;该表还根据管理上的需要,编列若干补充资料项目,如定额流动资金全年平均余额,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占用的流动资金、流动资金周转天数等。 通过资金平衡表可以了解企业资金分布状况是否合理,并据以分析、考核有关计划的执行情况。 ☚ 坏帐损失 资金平衡表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是公司最重要的会计报表,它是反映公司某一特定日期静态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是根据“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一基本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将公司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的有关项目予以适当排列编制而成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是公司资产负债表的三要素。 ☚ 资产回报 成本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之间的相互关系,按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顺序,把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予以适当排列,并对日常会计核算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数据进行高度浓缩整理后编制而成的。它表明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义务和企业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资产负债表是根据会计等式的原理设计的。它的左方反映资产类,右方反映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左右两方的金额合计必定相等,保持平衡。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了解企业的经济实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等情况,以及企业未来的财务趋向等信息。这是企业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最关心的重要报表之一。 ☚ 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资金平衡表”,是总括反映企业在某一天(如月末、季末、年末)财务状况的一种会计报表。通常分左右两方。左方列资产项目,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右方列负债项目(包括各种短期和长期债务)和投资人权益项目(包括资本和盈余等),左方与右方各项目的合计数相等。 ☚ 资本公积金 资本折算差额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一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它是根据“资产=负债+股东权益”这一基本会计等式,将企业一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股东权益按一定的标准和次序在报表上进行排列而得,所以也称作财务状况表。 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最重要的对外报表之一,它能为投资者和企业管理当局提供有关企业的资源分布状况、债权人和股东对资产的要求权、企业的偿债能力和未来财务状况趋势等信息。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主要有账户式和垂直式两种,当前会计实务中采用较多的是账户式资产负债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分左右两方列示,左边列示企业的资产,右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左右两方的合计数相等。 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一般按照流动性和变现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即按照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递延资产等顺序排列。流动资产内部也按照变现能力强弱进行排列,先列示流动性最强的现金,其次是短期有价证券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等项目。负债按照流动性顺序,先列示流动负债后列示长期负债。股东权益包括股本和留存收益两个项目。 资产负债表除了表格正文之外,通常还在表外对报表中的数字、所采用的会计政策、重要项目的具体内容等作进一步说明,这些报表注释有助于投资者利用报表中所揭示的会计信息。 ☚ 完全成本 收益表 ☛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亦称“财务状况表”。反映一定时日的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等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的格式有帐户式与报告式两种。帐户式是资产负债表的传统格式,资产项目列示在表的左方,负债和业主权益项目列示在表的右方,反映“资产=负债+业主权益”的平衡关系 (但在英国和西欧大陆,资产负债表项目列示的方向和次序刚好相反)。报告式资产负债表则依次将资产、负债、业主权益各项目按垂直方式排列。为了反映企业的各类财务状况,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项目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几类,流动资产各项目要按流动性的大小顺序排列; 在固定资产部分需要列示固定资产的原值、累计折旧和净值。资产负债表的负债部分分为流动负债、长期负债和递延负债等类,业主权益部分若是公司企业,则要将缴入股本与留存收益分别列示。 ☚ 工作底表 收益表 ☛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stat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balance sheet
资产负债表B/S (balance shee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