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Proportional Manag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一系列指标体系,约束资金运营的管理办法。实质是通过建立关于商业银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等方面的一系列指标体系,并根据经验值和实践发展的实际需求来确定各个指标相应的最佳值域,并以此作为衡量商业银行的运作是否正常的标准。主要内容有: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商业银行实行的一种管理方式。即合理确定资产和负债总额之间以及它们各自内部的比例关系,并用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进行监控,以保持资产负债质量的优化和结构的合理,防止超负荷经营,从而达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1994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关于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通知》,要求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限额管理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总行对本系统各分支机构实行总量控制下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1995年,为了解决资产负债比例与贷款规模的衔接问题,考虑到历史原因,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实行以规模管理为主、比例管理为辅,对其他商业银行实行以比例管理为主、规模管理为辅的过渡性信贷规模管理体制。1996年,开始实行以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基础的贷款规模管理。具体办法是:核定存、贷、还,多存可多用,按全行核算,分季度考核。中央银行根据各个国有商业银行上年的存款实际增加额,核定当年的存款计划增加额;按照各个国有商业银行所承担的信贷任务和存款规模,核定当年的贷款规模。资金有余,则用于归还向中央银行的借款。存款的实际增加额若比计划增加额少,为保证经济发展的合理资金需要,贷款规模仍按原计划进行;存款的实际增加额若比计划增加额多,则按中央银行确定的比例给商业银行增加流动资金贷款规模,其余增加额可以购买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及中央银行指定的债券。这样,通过逐年的改革,按照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设置了以下对商业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监测性指标:资本充足率、风险加权资产比率、存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资产流动性比例、备付金比例、单个贷款比例、拆借资金比例、对股东贷款比例以及贷款质量等。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通过合理确定资产和负债总额之间及它们各自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以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进行监控,保持资产负债质量优化和结构的合量,防止超负荷经营,从而达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proportional management of assets and liabilities通过合理确定资产和负债总额之间及它们各自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以一系列指标体系来进行监控,保持资产负债质量优化和结构的合理,防止超负荷经营,从而达到资产负债管理目标的一种管理方式。 ☚ “平衡——调整并重”五原则 存贷比例核定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