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贾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贾政

贾政

读过《红楼梦》的人常说贾政就是假正经,这其实是冤枉了这位政老爷的。因为所谓假正经,就是表面上正经骨子里并不正经之谓也,而贾政并非如此。相反,这位政老爷倒是表里如一,正正经经按照伪道学所要求的那样去做人做事的,为臣、为官是这样,为子、为父也是这样。他处处显得做作、虚伪与可笑,这只不过证明了他所遵从信奉的伪道学与封建礼教本身的做作、虚伪与可笑,贾政本人并不负个人品质上的责任。这正是这个人物刻划得所以成功、概括得所以高、反映生活所以深刻的原因。
作为正统的封建官僚,他是严格恪守所谓君臣大义,完全按照封建礼法来立身行事的,不敢稍有怠慢。听说自己的女儿被封为贵妃了,他打心眼里对皇帝老儿感恩戴德,认为这是皇家的恩典,祖宗的遗泽,但却并不依势欺人,霸道横行,仍然兢兢业业在所供职的工部行走。元妃省亲的时光,贾政最忙碌,也最认真,完全将自己的女儿当作皇家的代表来侍奉,不敢稍有越礼。连元妃自己也因一道宫墙阻隔了天伦之情而悲伤,而贾政却仍然克尽臣下之礼,说什么: “臣,草莽塞门,鸠群鸦属之中,岂意得征凤鸾之瑞?今贵人上锡天恩,下昭祖德,此皆山川日月之精奇、祖宗之远德钟于一人,幸及政夫妇。且今上启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得报于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外,愿我君万寿千秋,乃天下苍生之同幸也。贵妃窃勿以政夫妇残犁〔黎〕为念,懑愤金怀,更祈自加珍爱,惟业业兢兢,勤慎恭肃以侍上,方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也。”可以看出,在这父女相见的场面里,元春的感情与贾政的感情完全是反向而行的,元春恋天伦之乐,而贾政却崇君臣之义。他称自己是 “草莽塞门,鸠群鸦属”,而尊女儿为 “凤鸾”、“贵人”,并愿女儿“勤慎恭肃以侍上,方不负上体贴眷爱如此之隆恩”,且认为女儿不应“以政夫妇残黎为念,懑愤金怀”,这种感情完全是符合封建君臣大义和伦理道德规范的。他做得如此正经,如此认真,但愈是正经与认真,便愈是显得迂腐与可笑,愈给人留下了话柄,尤其对当今的读者是如此。
他深谙封建社会的为臣之道,却不谙为官之途,或者说他只懂得正正经经做官,却不懂得如何钻营、往上爬。他由工部主事升到了员外郎,那是凭正二八经苦挣上去的,也靠了点祖宗的荫庇。对官场那种蝇营狗苟,他是看不惯也不愿学的。贾雨村靠他的提携才得以复官,复官后因善于钻营而步步高升,贾政就看不惯,颇有点腹非微词,说贾雨村学会钻门子了。林如海荐西宾时说贾政“为人谦恭厚道,大有祖父遗风,非膏粱轻薄仕宦之流”,虽有溢美,却也不是凭空谀词。但贾政虽耻于靠钻门子作官,却也不是干员能吏。后来他被放了外任,就因不谙吏事,又无能约束下僚,弄了个一塌胡涂,欲作清官,反等墨吏,落得个被劾削职的下场。作者给贾政的字曰“存周”,看来并无贬意。只不过人心不古,封建社会也已到了它的末日,周礼岂可存哉?贾政是在正正经经作官的,然而由于迂腐无能,为政无绩,反为下人所算,又给人留下了笑柄。
在老太太面前,贾政所以能得到比贾赦优厚得多的偏爱,也因为他是在正正经经地按照封建的孝道来行事的。贾府上下人等对老太太百依百从自不必说了,然而专效老莱子斑衣戏亲的却只有两个人,一个是王熙凤,另一个就是贾政。王熙凤斑衣戏亲是被明写在回题中,读者都熟知的。贾政斑衣戏亲却不大为人所注目。第二十二回元宵猜灯谜,贾政不顾朝罢疲劳,“晚上也来承欢取乐。设了酒果,备了玩物,上房悬了彩灯,请贾母赏灯取乐。”可是,“往常只有空玉长谈阔论,今日贾政在这里,便只有唯唯而已。余者虽系闺阁弱女,却素喜谈论,今日贾政在席,也自缄口禁言。黛玉本性懒于人共,原不肯多语。宝钗原不妄言轻动,便此时亦是坦然自若。故此一席虽是家常取乐,反见拘束不乐。”这种一鸟入林,百鸟禁声的局面,老太太自然禁受不起,所以便撵贾政去歇息。贾政明知母意,却以老扮幼地说: “今日原听见老太太这里大设春灯雅谜,故也备了彩礼酒席,特来入会。何疼孙子孙女之心,便不略赐以儿子半点?”此后猜贾母出的谜,他早知谜底却故意乱猜,甘愿受罚;他给贾母出了谜,却示意让宝玉将谜底转告贾母,还要笑说“到底是老太太,一猜就着。”这种母在不敢言老,即使是老了还要撒娇的场面,在今人看来是虚伪之极、可笑之极的,而在封建社会却是被当做孝亲的美谈来宣扬的。然而贾政的斑衣戏亲与王熙凤的斑衣戏亲不同之处就在于,他纯粹是从封建的孝道出发来“承欢取乐”的,不象王熙凤那样把戏亲当作武器,怀着一己之私的功利主义目的。而且王熙凤比贾政要高明得多,她能把假的演成真的;贾政就显得笨拙得远,认认真真地演出了假来。那原因就在于王熙凤处处在利用封建礼教做戏,而贾政却处处依据封建礼教来做人。
如果说作为儿子的贾政显得可笑的话,那么作为父亲的贾政就显得可怕了。在贾宝玉面前,贾政完全是用封建的模子铸造出来的严父的典型。他动不动就冲着宝玉喊“畜生”、“孽障”,吓得宝玉见了他老象避猫鼠似的,能躲就躲,躲不掉就垂手恭立,或者竟坐也不是,立也不是,六神无主了。当然,父子之间这种紧张关系,主要是因为思想的分野所造成的,一个是卫道者,一个是叛逆者,宝玉挨打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的总爆发。如果说在矛盾处于缓和的时候,贾政对宝玉的“不务正业”,还只是感情上的厌恶,而这种厌恶,既包含着卫道者对叛逆者的憎,也掺合着父对子恨铁不成钢的怨。那么到了矛盾激化的时侯,这种父子血缘感情便几乎被排除净尽,卫道者感情上升到最主要的地位,而且呈现出思想与感情同时爆发的状态,具有了十分强烈的阶级倾向与政治倾向。开始,贾政还只是嫌宝玉在会见贾雨村时“全无一点慷慨挥洒,谈吐仍是委委琐琐的”,于是“便生了三分气”。但贾政此时还是卫道者与严父的感情。及至“流荡优伶”事发,卫道者感情已上升到主要地位了。等到贾环添枝加叶地告发宝玉“淫辱母婢”之后,父子感情便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剩下的就是卫道者感情了。这三次接连而来的强刺激,使贾政的封建思想急速凝聚起来,对宝玉由厌恶变成愤恨,由格格不入变成誓不两立,以至于下决心要“一发勒死”宝玉了。
但是,宝玉挨打在全书仅止一见,它是典型的卫道者与叛逆者的冲突与对立,还不是严格的完全意义上的严父与弱子的关系。作为严父,贾政是在恶子的同时也爱子的,不过是以封建家长的方式与感情去爱罢了。比如在“试才题对额”和“闲征姽嫿词”两回, 作者就专门写了贾政对宝玉才能的欣赏与喜悦。宝玉与众姊妹搬进大观园居住之前,贾政把宝玉叫去面授训命,“举目见宝玉站在跟前,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又看看王夫人只有一个亲生的儿子,素爱如珍;自己的胡须将已苍白。因这几件上,把素日厌恶处分宝玉之心,不觉减了八九。”当贾政知道宝玉给袭人起了这么个“刁钻”名字时,王夫人忙劝他“不用为这小事动气”,又命宝玉“回去改了罢”,而贾政却说:“究竟也无碍,又何用改?只是可见宝玉不务正,专在这些浓词艳赋上作工夫。”说毕,又断喝一声: “作孽的畜生,还不出去! ”这就将封建家长那种既爱子,又怨子,既想与儿子叙谈,又无共同语言的严父面孔,刻划得形神毕肖。
我们对贾政作了面面观,而面面都是这各异其形、各异其神的。然而这却不是人物性格的分裂,而是人物性格的多方面表现。在这多方面表现之中,又存在着明显的统一性,那就是对伪道学与封建礼教的恪守。贾政在今天虽已绝迹了,而在他那个时代却是一个普遍存在。以今绳古,我们会觉得贾政是一个难于理解的怪物; 以古鉴古,我们会感到他是一位活生生的真人。

☚ 贾母   名段鉴赏 ☛

宝玉的爹——贾政

宝玉: 贾宝玉,《红楼梦》中的人物。贾政: 《红楼梦》中的人物,宝玉的父亲,与“假正”同音相谐。讥讽或责骂人假装正经。

贾政jiǎ zhèng

人名。字存周,贾母的次子,王夫人的丈夫,贾宝玉的父亲。曾钦点出任学差,外出督学,后任工部员外郎:可巧近海一带海啸,又遭遢了几处生民,地方官题本奏闻,奉旨就着~顺路查看赈济回来。(七十·170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3:2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