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贺铸《六州歌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贺铸《六州歌头》

贺铸《六州歌头》贺 铸

贺 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11),白羽摘雕弓(12)。狡穴俄空(13)。乐匆匆。

似黄粱梦(14)。辞丹凤(15)。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16)。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17)。鹖弁如云众(18)。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19)。思悲翁(20)。不请长缨(21),系取天骄种(22)。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23)

注释 ①五都:泛指繁盛的城市。首二句从唐李益《从军有苦乐行》诗中有“侠气五都少”句化用而来。②肝胆洞:洞见肝胆,形容性情直爽,待人诚恳。③毛发耸:怒发冲冠之意。指人有血性,正义感强。④“立谈”二句:意为片言投合,可以生死与共。立谈,站立而谈,喻时间短暂。⑤“一诺”句:指所言必行。《史记《季布栾布列传》:“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⑥翘勇:超群的英勇。翘,特出的。⑦矜豪纵:以豪放不羁自夸。⑧联飞鞚(kòng):并辔飞驰。鞚:有嚼口的马络头,借指快马。⑨斗城:汉长安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故名。此借指北宋汴京。⑩“春色”二句:以绚丽夸张的笔法形容豪饮之态。春色,唐吕岩《七言》诗:“杖头春色一壶酒。”垂虹,南朝宋刘敬叔《异苑》:“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11)嗾(sǒu):发出声音来指使狗。(12)“白羽”句:摘弓引箭。白羽,白羽箭。雕弓,雕绘有纹饰的弓。(13)狡穴:此处指动物隐藏的窟穴。《战国策《齐策》:“狡兔有三窟。”(14)黄粱梦:美梦一场。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卢生困居邯郸的一家旅舍,遇道士吕翁授以一枕,伏枕而睡,梦见历尽荣华,以至老死。醒后发现道士仍在身边,旅舍老板蒸的黄粱饭还未熟。(15)辞丹凤:离开京城。唐长安宫阙有丹凤门,此指京城。(16)官冗从:身居闲散的随从官吏。作者曾任一些低级侍卫武官,其性质略近于汉代的“冗从”。(17)簿书丛:陷入文牍案卷的丛堆中。(18)鹖弁(hébiàn):以双鹖尾竖左右为饰的武士帽。代指武将。鹖,一种善斗的鸟。弁,古冠名。(19)渔阳弄:军乐曲。(20)思悲翁:古乐府有《思悲翁》曲,这里是双关语,有自伤老大、报国无门之意。(21)不请长缨:《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后称申请出战杀敌为“请缨”。(22)天骄种:《汉书《匈奴传》载:“胡者,天之骄子也。”此指西夏酋首。(23)“手寄”二句:魏嵇康《赠兄秀才从军》诗:“目送征鸿,手挥五弦。”七弦桐,七弦琴。桐木为制琴良材,故以“桐”代“琴”。

月下吹笛图【明】 仇英 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鉴赏 自唐五代至北宋,文人词作在题材方面虽然有所开拓,但直接反映国家大事、抒发报国之情的词却寥寥可数。较为知名的除范仲淹《渔家傲》、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外,贺铸的《六州歌头》也是为人所称誉的精品。

贺铸个性近侠,又不乏细腻情思,反映到词作中也是儿女情与风云气并存。这首词便是他为数不多的豪情词的代表。其慷慨奔放、沉郁顿挫可与苏轼豪放词相媲美。

本篇作于宋哲宗元祐三年(1088)秋。神宗死后,旧党上台,恢复了仁宗时靠对西夏割地赔款换取和平的政策。贺铸当时身为下层武官,整日耽于琐事,不能一展抱负;又人微言轻,不得申明报国杀敌的主张,于是满腔的不平与愤懑形诸文字,成就了这篇铿锵激越、掷地有声的好词。

此词叙写平生,在今昔对比中抒发了满怀悲愤。上阕回忆少年时豪纵不羁的生活。“少年侠气”二句,是总摄之笔。接着为我们塑造了一群豪侠、狂放的年轻武人形象。他们骁勇无比,英姿磊落;一诺千金,肝胆相照;片言投合,即可蹈死地而无所顾惜。而他们的生活更像是一幅充满豪侠之气的游乐图:车马簇拥,联辔飞驰;纵情狂饮,热血沸腾;飞鹰走狗,各逞豪雄;雄姿壮采,不可一世。笔法上也极尽铺排之能事,细节生动,真切传神。接着用“乐匆匆”三字将“少年侠气”一笔收住,把往昔生活的兴高采烈推到极致。

下阕以“似黄粱梦”紧承上文,像一声沉重的叹息,把全词情绪从欢快转向凝重。这种仿佛由山颠瞬间跌入谷底的失落和痛苦,是词人面对残酷现实的真切感受。设想让一个朝气蓬勃、有能力、有志向的少年英雄远离梦想,深陷烦琐无谓、让人窒息的尘俗牢笼,庸碌度日,其苦痛自不堪言。更让人心意难平的是,在外患扰国的情况下,空怀超俗的武艺和报国热忱,青春渐老,却不能一酬壮志。志士失路,竟连身上的佩剑也在秋风中发出怒吼! 个中悲愤,岂一个“恨”字了得! 然而,作为一介武夫,即使有“恨不沙场征战死”的豪情,生活在统治者妥协苟安的政治阴影下,也只能把满怀的义愤化为浓重的悲凉,把万千感慨寄寓在响遏行云的琴声和随征鸿远去的目光中。

这首词情感表达波澜起伏。不仅上下阕形成了喜与悲的惊人对比,仅就下阕而言,亦有由牢骚满腹到义愤填膺再到愁苦悲凉的变化,沉郁中蕴涵顿挫之势。就艺术造诣而言,本词不仅笔力雄健超拔,辞采飞扬,意境雄豪沉郁,声情激越,雄姿奇崛;且能不受声律的束缚,句短韵密,如狂风急雨般敲人心扉。本词不仅在北宋词中独具面目,从内容到意境,也已开南宋爱国词之先河。(张艳秋)

集评 俞陛云:“此与《小梅花》调皆雄健激昂,为集中希有之作。上阕‘酒垆’以下七句,下阕‘长缨’以下六句,尤为警拔。”(《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链接 《六州歌头》词牌。宋程大昌在《演繁露》卷一六中有云:“《六州歌头》,本鼓吹曲也。近世好事者倚其声为吊古词,如:‘秦亡草昧,刘项起吞并’者是也。音调悲壮,又以古兴亡事实之。闻其歌使人怅慨,良不与艳词同科,诚可喜也。”明代学者杨慎在《词品》卷一中又进一步补充说明道:“《六州》得名,盖唐人西边之州:伊州、梁州、甘州、石州、渭州、氐州也。此词宋人大祀大卹,皆用此调。”双调,一百四十三字。该词牌无长句,三字句特别多,往往连成一串。有平韵、平韵叶仄韵以及平仄互押三体。以平韵叶仄韵体为正,上片十九句七平韵,八叶仄韵,下片二十句八平韵,十叶仄韵。由于多三字短句,切平仄相叶或平仄互押,所以,该词牌在音律上急促多变,如繁弦急管,显得悲壮激昂。

词的基本句式之一——三字句。三字句在民间歌谣以及古体诗中运用较普遍,后来又成为词体中的基本句式之一。据统计,《全宋词》中所用三字句约为27781句,比之一字句、二字句大为增多。词体中有通篇用三字句者,如《三字令》;有一调之中大量用三字句者,如《六州歌头》用三字句多达十余句;此外,词体中的三字句还有用作散句、叠句、叠韵、领句等多种句法形式。三字句短促简洁,往往能造成繁音促节、铿锵有力的艺术效果。


贺铸《六州歌头》原文|鉴赏|赏析|解读 - 宋词精品鉴赏 - 可可诗词网

贺铸《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贺铸

贺铸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宫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在苏门词人中,贺铸颇受推重。这首《六州歌头》辞情慷慨、音调激昂,充分表现了他继承苏轼词风的“雄姿壮彩”的一面。

这是一首自叙身世的长调,分上下两片。上片回忆少年时期任侠使气的豪爽生活,下片抒发他仕途失意、报国无门的内心苦闷。

词的开首,“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提纲挈领,点出诗人少年时期交结各地英豪的情景。五都,指宋朝的各大城市。“肝胆洞”五句,描写作者和英豪之士的高尚品格。当年,在汴京闹市竞相争勇,矜夸豪爽,轻车相从,并马飞驰的豪气,诗人用“推翘勇”五句,作简要概括。接着又选取“轰饮”和“猎射”两个场面突出英豪们狂放的生活。杜甫《饮中八仙歌》中有“饮如长鲸吸百川”句;南朝刘敬叔《异苑》中有“晋陵薛愿,有虹吸其釜澳”句,二者化成“吸海垂虹”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英豪们痛饮的情景。

过片急遽转折,“似黄粱梦”一句,把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一扫而空。里的“辞丹凤”,用汉长安城丹凤门旧典,借指离开都城汴京。“明月共,漾孤篷”,一叶扁舟载我漂摇,只有明月与共,如今整天为尘俗事务所束缚,陷入繁杂的文牍堆中。像这样戴着鹖帽的武官,供人驱使,哪有机会建功立业呢? “笳鼓动,渔阳弄”,国难当头,外族正在北方弄兵侵扰,什么时候才能像汉朝终军那样,请缨同战,为国效力呢?诗人因报国无门而深感悲愤,似乎连身边的宝剑也在为主人鸣不平,在萧飒西风中怒吼起来。全词最后几句,从嵇康《赠秀才从军》诗中的“目断征鸿,手挥五弦”化出,它以静衬动,把诗人内心抑制难平的感情和壮志凌云、请缨无路的悲哀活活托出。


唐宋词之贺铸《六州歌头》原文、注释、译文和点评赏析 - 可可诗词网

贺铸《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间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梁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11)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12)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13)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14)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15)

【注释】 ①“少年”二句:唐·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诗:“结发未识事,所交尽豪雄。”李益《从军有苦乐行》:“侠气五都少。”五都,汉、唐朝各有五都,所指不一。此处借以泛指北宋的各大都市。②肝胆洞:肝胆相通。训“洞”为“明彻貌”,释此句为“肝胆明彻可见”,亦通。毛发耸:谓有血性,富正义感。《战国策·燕策》载荆轲将入刺秦王,太子丹及宾客白衣冠送至易水上,轲慷慨悲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史记·项羽本纪》载鸿门宴上范增使项庄舞剑,欲刺刘邦,樊哙带剑拥盾闯入,怒视项羽,“头发上指”,目眦尽裂。贺词语由此类概括而出。③立谈:言须臾、俄顷。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间而封侯。” ④“一诺”句:《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楚人谚曰:‘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唐·虞世南《结客少年场行》:“结友一言重。”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一诺许他人,千金双错刀。” ⑤推:推许。翘勇:出众的勇武。矜:自负。豪纵:豪放。⑥轻盖:轻车。盖,车上的伞盖,代指车。联飞鞚:谓联镳驰马。北周·庾信《侠客行》:“侠客重连镳。”鞚,有嚼口的马络头。斗城东:李白《结客少年场行》:“平明相驰逐,结客洛门东。”斗城,《三辅黄图》卷一《汉长安故城》:“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旧京为‘斗城’是也。”此处借指北宋都城东京。⑦轰饮:聚众饮酒,十分喧闹。酒垆:酒店。垆,酒店中央放酒瓮的土墩。春色:酒的青色。旧题唐·吕岩《七言》诗:“杖头春色一壶酒。” 吸海垂虹:谓豪饮。唐·杜甫《饮中八仙歌》:“饮如长鲸吸百川。”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一:“晋义熙初,晋陵薛愿,有虹饮其釜澳,须臾噏响便竭。愿辇酒灌之,随投随涸。” ⑧间:间或。嗾犬:以口作声,使唤猎狗。“有羽”句:唐·贾至《咏冯昭仪当熊》诗:“白羽摘雕弓。”白羽,白羽箭。摘,拈取。本句正常语序应为“摘雕弓白羽”,因押韵及协律故倒装。狡穴:《战国策·齐策》载冯谖语:“狡兔有三窟。”俄:顷刻。⑨黄梁梦:唐·沈既济《枕中记》载唐开元时,有卢生困居邯郸道旅舍,遇道士吕翁授之以,枕之入梦,历尽荣华富贵,寿终正寝。寐时旅舍主人方蒸黍(即黄梁,今之黄小米)为馔,及其醒来,黍犹未熟。⑩辞丹凤:唐·东方虬《昭君怨》诗:“掩泪辞丹凤。”丹凤,丹凤城。杜甫《夜》诗:“银汉遥应接凤城。”宋·赵次公注:“秦穆公女吹箫,凤降其城,因号‘丹凤城’。其后言京城曰‘凤城’。” 明月共:南朝宋·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孤篷:孤舟。篷,船篷,指代舟。(11)冗从:《汉书·枚乘传》:“(枚皋)为王使,与冗从争。”唐·颜师古注:“冗从,散职之从王者也。”按宋制有官、职、差遣之别,官以寓禄秩、叙位著,职以待文学之选,而别为差遣以治内外之事。词人入仕后的二十多年间,一直是以宫庭低级侍卫武官(自右班殿直至西头供奉)的官阶出任各种差遣,其官阶性质略与汉之冗从相近。北宋王朝右文抑武,故词人对自己低级侍卫武官的官阶不甚惬意。怀倥偬:南朝齐·孔稚圭《北山移文》:“牒诉倥偬装其怀。”倥偬:繁剧貌。落尘笼:晋·陶渊明《归田园居》诗:“误落尘网中。”尘笼,同“尘网”,指污浊的仕途。簿书丛:宋·苏轼《夜饮次韵毕推官》诗:“簿书丛里过春风。”簿书,官署的簿籍文书。(12)“鹖弁”句:语本汉·李陵《答苏武书》:“猛将如云。”鹖弁,武官之冠。此处指代武官。《后汉书·舆服志》:“武冠……加双鹖尾,竖左右,为鹖冠云。”“鹖者,勇雉也,其斗对一死乃止。” 供粗用:旧题宋·王十朋《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引苏轼《谈录》:“唐之盛时,内重外轻,任方面者,目为粗才。张燕公云:‘愧无通材,供国粗使。’”忽:忽略。(13)笳鼓:皆军乐器。隋·薛道衡《奉和月夜听军乐应诏》诗:“笳声喧《陇水》,鼓曲噪《渔阳》。” 渔阳弄:鼓曲名。胡震享《唐音癸签》卷十二《鼓吹曲》条:“鼓吹,军乐也。”所到“小鼓九曲”,第一曲即《渔阳》。弄,曲名后缀,主用于丝竹之音,此为叶韵故,借用于鼓曲。思悲翁:“晋书·乐志”:“汉时有短箫铙歌之乐,其曲有《朱鹭》、《思悲翁》……列于鼓吹,多序战阵之事。”又可作双关语理解,与下三句连读,以“悲翁”为自呼。(14)“不请”句:《汉书·终军传》:“军自请:‘愿受长缨,必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长缨,羁马用的长皮带,引申指捆人的长绳。“系取”句:《汉书·贾谊传》载谊陈政事疏曰:“请必系单于之颈而制其命。”唐·郑锡《出塞曲》:“会当系取天骄入。”天骄,《汉书·匈奴传》载单于遗汉书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后多泛称北方游牧民族。剑吼:晋·王嘉《拾遗记》卷一《颛顼》:“帝颛顼……有曳影之剑,……未用之时,常于匣里如龙虎之吟。”南朝梁·殷芸《小说》卷二《周六国前汉人》:“王子乔墓……唯有一剑,悬在空中。欲取之,剑便作龙鸣虎吼。”(15)登山临水:语本战国楚·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手寄”二句:语本三国魏·嵇康《赠兄秀才入军》诗:“目送征鸿,手挥五弦。”七弦桐,七弦琴。桐,琴多以桐木为之。

【译文】 少年时代,我充满着豪侠气概,结交各大都市的英雄。彼此肝胆相通,遇见不平之事便怒发上冲。不待坐下深谈,即订刎颈之交,誓愿生死与共。一诺许人,绝不失信,比千金还要贵重。推崇的是出群的英勇,自矜的是豪爽放任、不受世俗礼法的捉控。我们常轻车簇拥,并马飞奔于京城之东。聚从在酒楼喧饮,喝了一瓮又一瓮,好象那能够吸干大海的垂天渴虹。有时也驱使苍鹰、黄犬,拈取羽箭、雕弓,顷刻间便将狡兔的窟穴扫荡一空。回想当年的欢乐,竟是那样的遽遽匆匆! 一切都转瞬即逝,仿佛做了场黄梁美梦。这些年来,我告别了京城,孤舟一叶,南北飘蓬,与友朋千里悬隔,惟有天际明月为彼此所共享,维系着相互间的感情沟通。我以低级侍卫武官的身份出任各种王命差遣,胸中装满了繁杂的公务,埋没在簿籍文书堆里,落入污浊官场的牢笼。象我这样的武官多如天上的云朵,但只供朝廷作打杂使用,受到轻忽,无从建立伟业奇功。胡笳吹响,鼙鼓擂动,边疆发生了战争,敌人正向我方进攻。可我却无路请缨,没有机会亲手去活捉他们,连宝剑也悲愤不已,声声吼叫,应和呼啸的秋风。只好空怀着一腔怅恨,登山临水,饯别归去的友人,手拊七弦琴,目送远飞的大雁消逝在杳杳长空。

【集评】 近代·俞陛云:“此与《小梅花》调皆雄健激昂,为集中希有之作。上阙‘酒垆’以下七句,下阕‘长缨’以下六句,尤为警拔。”(《唐五代两宋词选释》)

近代·夏敬观:“与《小梅花》三曲同样功力,雄姿壮采,不可一世。”(手批《东山词补》)

现代·龙榆生:“《六州歌头》,最足表现其英姿磊落、权奇倜傥之气概。”“全阕声情激壮,读之觉方回整个性格,跃然于楮墨间,即以稼轩拟之,似犹逊其豪爽。惟其有英气而又曾为武弁,故其壮烈情感,难自遏抑;惟其好书史,工语言,长于度曲,故能深婉丽密,如此组绣;非特无粗犷之病,亦无纤巧之失。”“通叶‘东’、‘董’、‘冻’三声,几于句句协韵;后来之依此调者,即无一能如贺氏之所为。而此调苍莽悲凉、沉郁豪壮之声情,遂亦不能如贺词之充分表现。”“声调组织之美,吾于贺氏……《六州歌头》,真有‘观止’之叹。”(《论贺方回词质胡适之先生》)

【总案】 据笔者考证,本篇当作于宋哲宗元佑三年(1088)秋,当时贺铸在和州(今安徽和县)任管界巡检。是年三月和六月,西夏党项族政权的军队两度寇边,而北宋王朝的执政大臣们却主张妥协求和,欲将部分西北边防要塞拱手相让。身为下级军官的词人将自己报国欲死无战场的一腔抑塞之气,吐而为词,表达了广大爱国军人要求抗战、反对妥协的强烈呼声,在以“轻音乐”为主的北宋词章的录音带上,留下了振聋发聩的一声雷鸣。象贺铸这样以戎马报国为主题,并用第一人称唱出的壮歌,只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首可相伯仲。苏词作于抗战派执政的熙宁年间,故词情豪迈高扬,犹有盛唐边塞诗派之遗响;贺词则由于上述时代背景的作用,词情悲壮激越,已开南宋爱国词派之先声。因此,它在两宋爱国词的发展进程中,占有着不可忽略的枢纽地位。靖康以前,忧时愤事而能与后来岳飞、张元干、张孝祥、陆游、辛弃疾、陈亮等人爱国词作抗衡的乐章,特此一篇而已,说它是北宋词坛上的铁树之花,似乎并不过分。就艺术造诣而论,本篇不但以笔力遒劲见长,不但不为声律所缚,反能利用声律的精密组织,以显示其抑塞磊落,纵恣不可一世的气概。本调长达三十九句、一百四十三字,宋人别作,用韵较疏,或间入数部辅韵,而贺词却平上去三声通叶,连珠炮也似一气下韵三十四句,句短韵密,急管繁弦,读来恰如天风海雨飘然而至,惊涛骇浪此伏彼起,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了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豪放派词多不屑守律,而贺词虽作壮语亦不隳韵声音乐之道,甚且要求更严,熔东坡之豪杰与耆卿之律吕于一炉,真可谓合金铸剑、别有锋芒。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4:3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