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贸易条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贸易条件mào yì tiáo jiànторгóвое услóвие; услóвие торгóвли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maoyi tiaojian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如果用T表示贸易条件,Px0表示基期(基准年)平均出口价格,Px1表示计算期即所要计算的那一年的平均出口价格,Px表示出口价格指数,PM0表示基期的平均进口价格,PM1表示计算期的平均进口价格,PM表示进口价格指数,则贸易条件的公式为: ☚ 转口贸易 进出口商品比价 ☛ 贸易条件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其指数计算公式为: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条件”或“进出口商品比价”。即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是用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来计算的。贸易条件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贸易条件指数=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 式中用做分子和分母的两个指数应按同一基期编制,分别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水平和进口商品价格水平的升降。如果出口商品价格水平上升,进口商品价格水平下降,或者前者上升幅度大于 (或下降幅度小于) 后者,那么贸易条件指数将大于100。这意味着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所能换取的进口商品比以前增加了,贸易条件对该国有利; 反之,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意味着等量的出口商品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比以前减少了,贸易条件对该国不利,贸易条件是表示国际间不等价交换的一种指标。 ☚ 贸易收支 贸易壁垒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指贸易交换比价,反映一国进、出口价格对该国有利或不利的一个指标。即通过一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计算出来的该国进口商品价格和出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❶当交换比价上升时,表明该国能以较少的出口换取较多的进口,指数大于100时是有利的; ❷当交换比价下降时,意味着该国只有进行更多的出口才能换取和原来相同数量的进口,指数小于100时,情况对该国是不利的,称为贸易条件恶化。 交换比价是以一定时期 (基期) 的进、出口价格为100,分别算出计算期的进、出口价格指数再进行比较的。因此,贸易条件的有利与不利、好转与恶化是仅就计算期与基期相比而言的一种相对情况。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贸易交换比价不可能始终稳定在一个指标上。 ☚ 债务危机 国际经济法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又称进出口商品比价或进出口商品交换比价。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通常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对比的贸易条件指数(Terms of Trade Index)表示,即:贸易条件指数= (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100。若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出口价格相对上涨。1单位出口货物能换回较多的进口货物,报告期的贸易条件比基期有所改善,并且超过100的数值愈大,贸易条件改善得愈多。反之,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说明进口价格相对上涨,1单位出口货物可以换回的进口货物减少,贸易条件恶化。澳门在1982~1996年的贸易条件指数依次为:97.2、99.3、102.4、104.4、113.0、120.6、115.6、107.6、105.1、99.6、102.3、101.7、99.9、101.6、102.2,表明20世纪80年代的澳门贸易条件指数由于汇率稳定和美元强势而一直上升,随后则呈下滑趋势,个别年份甚至小于100,出现贸易条件恶化的征兆。 ☚ 电子数据交换 澳门与香港贸易 ☛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又称进出口比价或交换比价。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它反映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一定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的动态变化。一般是通过计算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现,即用一定时期的出口价格指数与进口价格指数进行对比得出的比值来说明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设基期的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均为1,则贸易条件指数为1,若报告期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表明出口价格相对地上涨了,这意味着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可以换回比原来更多的进口商品,即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对该国有利。反之,若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表示出口价格相对下跌了,意味着一个国家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原来减少了,即贸易条件恶化,对该国不利。长期以来,工业发达国家压价收购发展中国家的农矿原料等初级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制成品,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不断恶化。目前,发展中国家正在为改变这种状况而进行斗争。贸易条件除了从一国的角度来研究外,还可从一个地区、不同类型的国家、或整个世界范围来考察。 贸易条件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化的相互关系或比率,即进出口商品比价。影响进出口商品价格比率的主要因素是: 价格波动的幅度和其指数中所占的权数,以及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变量的方向和大小。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地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种综合性指标。从出口商品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上,可以看出它对国民经济是否有利。当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大于1时,说明贸易条件对本国经济有利;小于1时,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经济不利;等于1时,进出口贸易持平。贸易条件的指数值也反映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贸易的不等价交换的价格剪刀差关系。 贸易条件[参]进出口比价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TOT)亦称“进口比价”,或称“交换比价”。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对比关系,表示出口一单位商品能够换回多少单位进口商品。通常是用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即出口价格指数和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计算公式为:TOT=出口价格指数(Px)/进口价格指数(Pm)。如果TOT>1,说明该国贸易条件好转,则该国出口越多,对交换越有利。如果TOT=1,则贸易条件不变。如果TOT<1,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越多,对交换越不利。 贸易条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例关系。它反映该国对外贸易的状况。通常用贸易条件系数表示,公式是: 贸易条件亦称 “进出口贸易比价”。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口商品与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分为纯贸易条件和总贸易条件两种。纯贸易条件,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来表示。其公式是:N=PxPM·100%。式中,N表示纯贸易条件指数; PX、PM分别代表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若N值大于1,表明出口价格上涨很多,创汇增加,进口能力随之增长,纯贸易条件对本国有利; 反之,若N值小于1,表明进口价格上涨,纯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不利。总贸易条件,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比率来表示。公式是: G=Qm Qx,其中G代表总贸易条件,Qm与QX分别代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指数。G值增加时,表示该国用一定数量的出口换得的进口数量比基期多,出口购买力增加,总贸易条件好转; 反之,总贸易条件呈逆势。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亦称“进出口贸易比价”。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口商品与进出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分为纯贸易条件和总贸易条件两种。纯贸易条件,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来表示。其公式是:N=PXPM·100%。式中,N表示纯贸易条件指数;Px、Pm分别代表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若N值大于1,表明出口价格上涨很多,创汇增加,进口能力随之增长,纯贸易条件对本国有利;反之,若N值小于1,表明进口价格上涨,纯贸易条件恶化,对本国不利。总贸易条件,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比率来表示。公式是:G=QmQx,其中G代表总贸易条件,Qm与Qx分别代表一国的进口数量与出口数量的指数。G值增加时,表示该国用一定数量的出口换得的进口数量比基期多,出口购买力增加,总贸易条件好转;反之,总贸易条件呈逆势。 ☚ 人民币汇率 进出口贸易比价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Condition of Sales一国出口商品价格的总水平和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若一国今年的进出口价格对比高于基期,就是贸易条件的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的恶化。对外贸易中的贸易条件的变化和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不等价交换有密切联系。长期来,国际贸易条件呈两种趋势:工业发达国家的贸易条件相对有利,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原因是工业发达的国家操纵了国际市场,提高工业品价格,压低农、矿产品价格;而发展中国家进口的是工业品,出口的是初级产品,致使贸易条件恶化。 ☚ 国际市场价格 不等价交换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即贸易比价。指一国在对外贸易中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即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率。贸易条件是衡量一个国家 (地区)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一种综合性指标。从出口商品或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上,可以看出它对国民经济是否有利。当出口价格指数/进口价格指数的比值大于1时,说明贸易条件对国民经济有利; 当比值小于1时,说明贸易条件对国民经济不利。贸易条件可分为三类: (1) 与商品交换比率有关的净贸易条件、总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2) 与生产要素交换比率有关的贸易条件,如单项要素贸易条件、双项因素贸易条件。(3)与效用分析贸易利益有关的贸易条件,如真实生产费用的贸易条件和效用贸易条件。 ☚ 贸易集团 贸易条约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通常分为:(1)净贸易条件;(2)收入贸易条件;(3)单项因素贸易条件;(4)双项因素贸易条件。 ☚ 进出口价格剪刀差 净贸易条件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一个国家以出口交换进口的条件,即两国进行贸易时的交换比例。它有两种表示法,一是用物物交换表示的贸易条件,它不牵涉货币因素和物价水平的变动。当一定数量的出口产品能交换到比以前更多的进口产品时,贸易条件改善了; 反之则贸易条件恶化了。还有一种是用价格来表示贸易条件,即一国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的比率。由于现实生活中参与国际交换的商品种类很多,而且价格水平也在不断变化,因此通常用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价格指数之比——贸易条件指数,来表示贸易条件。如果用百分数表示的贸易条件指数大于100,表明同等数量的出口商品换回了比基期更多的进口商品,贸易条件得到改善; 如果贸易条件指数小于100,则表明贸易条件恶化。可见,贸易条件的实质是国际贸易利益的分割问题。 ☚ 现代农业 自由贸易港区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一国进口商品价格指数和出口商品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又称进出口比价。其计算公式为: ☚ 信用证 贸易条约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也称 “交换比价”。指一国出口商品价格总水平和进口商品价格总水平的对比。它是反映一国进出口价格对该国有利或不利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现在的价格比过去某一时期 (基期)高,对这个国家来说,交换比价则上升了,或者叫作贸易条件有利;反之,如果较过去某一时期低,说明交换比价下降了,或者叫做贸易条件不利。 ☚ 代理融通 汇率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国际贸易中两个最基本的问题是: 每个国家应出口什么物品?一个国家的出口与其贸易伙伴国的出口按什么比例交换? 前一个是“比较利益”问题,后一个则是贸易条件问题。在经济学说史上,李嘉图明确回答了第一个问题,穆勒和马歇尔则最终解决了第二个问题。 ☚ 贸易利得 提供曲线或相互需求曲线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分析工具之一。是指一国的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价格之比。在贸易后各国按此条件进行消费和贸易交换。贸易条件的上升会改善一国的福利,而它的下降则趋于恶化一国的福利水平。 ☚ 贸易三角 提供曲线 ☛ 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亦称“进出口商品比价”。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的交换比率。由于一国的进出口商品很多,它们的交换比率只能从彼此间的价格关系来确定,通常是用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商品价格指数同进口商品价格指数的比值来表示。计算公式是: 如指数上升,大于100,表示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提高,即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比以前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该国的贸易条件改善了; 反之,如指数下降,小于100,表示出口商品的价格比进口商品价格相对降低,而出口同样数量的商品比以前交换的进口商品少了,该国的贸易条件恶化了。通常用它作为衡量一国的贸易地位是否有利的指标。 ☚ 对外贸易依存率 进出口商品比价 ☛ 贸易条件trade term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