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贵粟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贵粟论

贵粟论

中国历史上主张提高粮食价格或粮食地位以促进农业生产的经济思想。始自秦时商鞅变法。商鞅提出: “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 (《商君书·内外篇》)还提出准许勤耕者在粟帛超产的情况下免除赋役,有余粮交给官府的,可得官爵; 对不安于农,去从事工商业,或游手好闲而贫穷的,全家罚做官奴。西汉时晁错的《论贵粟疏》,从理论上阐述了重农贵粟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粟者,王者大用,政之本务。”因此,必须奖励粮食生产。并主张“贵五谷” ,“以粟为赏罚”,纳粮可以得官爵或免罪。认为采取这种“捐有余补不足”的办法,可以吸收地主商人的钱财充实国库,以减轻贫苦百姓的捐税负担,使他们安心于农业生产。

☚ 佃契   平粜论 ☛
贵粟论

贵粟论

主张提高农产品价格或粮食地位以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思想。战国时商鞅认为:“欲农富其国者,境内之食必贵”,“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商君书·外内》) 商鞅在秦国推行奖励农耕的农战政策,采取提高粟价,实行粮食贸易管制,轻征农业税,对生产较多粮食者免其徭役等措施。西汉晁错根据汉初以来人民弃本趋末的情况,认为单纯依靠法律已难以达到重本轻末的目的,“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 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汉书·食货志》) 指出“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而“贵粟之道,在于使民以粟为赏罚。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同上) 晁错认为“贵五谷贱金玉”,“以粟行赏罚”,可以达到三个目的:“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 (同上) 晁错的贵粟主张及“以粟行赏罚”的措施对文景时代经济的振兴和繁荣有一定的贡献。(参见“晁错”)

☚ 农战论   抑兼并 ☛
00010221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7:3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