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货物本位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货物本位论中国近代关于纸币流通的一种理论。廖仲恺发挥孙中山“钱币革命”的思想于1919年提出:“社会最所需要之货物为本位,而以纸为代表”(《廖仲恺集》)。如金、银、钢、铁、煤等几种货物为“钱币之本位”,政府据其掌握多少这类货物,发行多少购买力与之相应的纸币。由于一定时期内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商品只能是一种,故以这些货物保证的纸币购买力并不表明是以这些货物为本位。 货物本位论 货物本位论中国近代的一种纸币流通理论。1919—1920年, 廖仲恺发挥孙中山的 “钱币革命” 思想, 写《钱币革命与建设》及《再论钱币革命》二文, 提出废弃金银, 以 “社会最需要之货物为本位, 而以纸为代表”的货物本位论。假定以十二种货物(金, 银, 铜, 铁, 煤, 米, 麦,豆, 糖, 盐, 丝, 棉)作为“钱币之本位”, 不用为交易煤介, 只用为准备。政府掌握多少这些货物, 就发行多少购买力与之相当的纸币。 ☚ 耕者有其田 十六、其他 ☛ 货物本位论 货物本位论见“廖仲恺”。 ☚ 资生学 铁道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