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起源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起源说

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在中国古代,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先王制币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圣王先贤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而制造出来的。先王制币说在先秦时期十分盛行。以后许多朝代的思想家都承袭这一观点。另一种是与上述观点相对立的货币交易媒介说。汉代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认为,货币是用来沟通产品交换的手段,即“维币之行,以农通商”。货币是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而自然产生的,随着农、工、商三业的交换和流通渠道的畅通,货币和货币流通应运而生,随之兴盛。
西方关于货币起源的学说大致有以下几种:(1) 创造发明说。认为货币是由国家或先哲创造出来的。如早期古罗马学者认为,早年并无货币这种东西,也无所谓商品与价格,每个人只是根据他的机缘与需要,以对他无用的东西交换有用的东西。但是,由于你所有的正是我所愿得的、我所有的正是你所愿接受的情况不是经常出现,于是一种由国家赋予永久价值的事物被选择出来。这种事物经铸造为一种公共的形式后,可以代表有用性和有效性,而不必考虑其内在的价值对其数量的关系。它就是货币。因此货币不是直接用来满足人类生活的自然财富,而是被发明出来的人为的工具。(2) 便于交换说。这种观点认为,货币是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而产生的。如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Adam,1723—1790)认为,货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逐渐从诸货物中分离出来的,是为解决相对价值太多、不易记忆的问题而产生的。他说,如果有100种货物进入交换过程,那么每种货物都会有 99个相对价值。由于那么多价值不容易记忆,人们自然会想到把其中之一作为共同的衡量标准,通过它来对其他货物进行比较,解决直接的物物交换的困难。(3) 保存财富说。这种学说从货币与财富的关系说明货币产生的必要性,认为货币是为保存财富而产生的。如法国经济学家西斯蒙第(Sismondi,Jean Charles, 1773—1842)认为,货币本身不是财富,但随着财富的增加,人们要保存财富、交换财富,以及计算财富的量,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要,货币因此成为保存财富的一种工具。
马克思(Marx, Karl, 1818—1883)认为,货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货币产生的根源在于商品本身。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结合为一个个的共同体,在共同体内共同劳动、共同消费。当时,既不存在商品,也不存在货币。后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社会分工和私有制,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产品也就转化成了商品。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每种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物,具有某种有用性,这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然而商品的使用价值千差万别,无法比较。能够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只能是所有商品都具有的某种共性的东西——商品的价值,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只能通过交换来表现。通过交换,看不见、摸不着的价值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外在表现形式,即商品的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是通过交换来表现的,随着交换的发展,商品的价值经历了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三个阶段。在一般价值形式下,交替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几种商品中,必然会分离出一种商品,它经常地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的本质就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马克思对货币起源的分析表明: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价值形式发展的必然产物。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