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货币流量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以及对货币流量总量指标的变化规律和对其他总量指标的影响等进行分析的过程。收入流量分析更为重要,收入流量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反映着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内生活水平状况等。
货币流量分析
亦称资金流量分析。是指把国民经济划分为几个部门,以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分析。
首先将国民经济划分最简单的几个部门:
1.政府部门。在西方国家,政府部门包括各级政府和国营企业; 在我国政府部门指各级政府、各部、委等行政事业管理部门。
2.个人部门。在西方国家个人部门包括消费者个人及其家庭、一些非盈利性的慈善事业机构,还包括个体经营者; 我国的情况大体相同。
3.工商企业部门。在西方国家只指私人企业; 在我国还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等。
4. 国外部门。是指国际收支,对许多国家而言,其统计口径大体都是一致的。
5.金融部门。包括银行以及所有的金融企业。这一部门划分各国也基本相同。
其次在划分部门的基础上建立数量模型。其最简单的形式如下表:
国民经济部门 | 收入(Y) | 消费 (-C) | 投资(-I) |
1.政府部门 2.个人部门 3.工商企业部门 4.国外部门 5.金融部门 | Y1 Y2 Y3 Y4 | -C1 -C2 | -I1 -I2 -I3 -I4 |
合 计 | Y | -C | -I |
国民经济部门 | 进出口 [-(X-M)] | 资金差额 盈余(+)赤字(-) |
1.政府部门 2.个人部门 3.工商企业部门 4.国外部门 | | =F1 =F2 =F3 =F4 |
5.金融部门 | -(X-M) | =F5 |
合 计 | -(X-M) | =0 |
从上表来看,如果把一国的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看,Y=C+I+X-M,或: Y-C-I-(X-M)=0。F是指资金的盈余或赤字,因这里是通过信用调剂的货币流动角度所考察的差额,通常称为金融盈余或金融赤字。
在信用关系存在的条件下,盈余表现为债权,即实际上必然已经“贷出”;赤字表现为债务,即必然已经“借入”。这就是说,一个部门的债权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务; 反之,一个部门的债务也必然在另一个或另几个部门中有对应的等额债权。所以,各部门的F相加应该等于0。
在这种分析中,我们把部门内部的货币流动略去了。事实上,有的部门内部的货币流动也很重要。但统计工作中将这部分货币流动也包括进来是很困难的。
最后,货币流量的统计和分析对于实现经济的宏观控制很有意义。对过去年份的统计与分析,可从中找出信用运动的规律,进而对整个经过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总结经验教训; 对计划年份的计划和未来年份的预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的计划和规划能否有足够的资力保证,进而重新考虑整体计划和规划的合理性,以便作适当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