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流通管理学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流通管理学

研究货币流通的调节、控制、组织、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货币流通是指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作为购买手段直接为商品形态变化服务的循环过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和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决定了资本主义货币流通的盲目性、自发性和不稳定性。社会主义有计划地调节货币流通,使国家银行成为货币投放与回笼的“总开关”。研究货币的流通规律,有效地组织与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是经济理论中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对货币流通理论的教学、研究,一般分为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两部分。
社会主义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货币、信用和银行的理论为基础,内容大体包括货币流通和银行计划两大部分。货币流通部分主要研究社会主义条件下货币流通及其运动的客观规律,研究如何反映社会主义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对货币流通进行测算、控制、组织、管理和调查研究。银行计划部分主要研究银行两大综合性计划,即综合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如何遵照货币流通规律和信贷资金运动规律的要求,合理地、正确地筹集和供应货币资金,有效地对货币资金的需要和来源、现金的收入和支出加以计划调节,以求得综合平衡。货币流通和银行计划两大部分既自成体系,又密切联系。综合信贷计划是动员和分配信贷资金的计划,同时又是确定国家银行在一定时期中向国民经济供应货币数量的计划。现金计划是国民经济在现金收支方面的综合计划,它直接反映了银行现金收入的来源和数量,银行向市场投放现金的方向和数量以及现金流通量的增减变化。学科任务主要是:(1)阐述如何遵循马克思主义的货币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客观要求,计划调节和组织管理货币流通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意义; (2) 阐述如何对流通中货币量进行测算、控制和管理,以保持货币值的稳定;(3)阐述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的结构原理、编制、执行和检查以及信贷收支和现金收支平衡的客观条件;(4)阐述货币流通调查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以现代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为研究对象,为认识资本主义国家货币流通与信用的本质、职能、管理的原则和组织形式,为正确处理国际金融关系服务。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研究的内容包括:(1)资本主义国家货币的起源、本质与职能。阐明货币的起源、本质与职能,指出货币各职能的历史发展状况并充分肯定货币在个别资本再生产及社会资本再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指出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及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五大职能,并指出货币职能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历史发展。(2) 借贷资本与信用。分析借贷资本、利息以及资本主义信用的本质,指出资本主义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的内容与特点。介绍资本主义借贷资本市场的特点,决定借贷资本供求量的因素,阐述资本主义信用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及加深资本主义矛盾的作用以及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双重性。(3) 银行与银行业务。阐述资本主义银行的产生与发展,着重分析帝国主义银行的新作用及金融寡头的本质。介绍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业务,分析中央银行的产生、发展以及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国家的关系,肯定它在信用调节中的重要作用。(4)通货膨胀与货币信用制度危机。分析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与后果,强调指出通货膨胀对资本主义社会各阶层及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恶劣影响。对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利用货币信用调节经济问题作深刻分析,指出货币危机、货币信用调节、经济危机等一系列问题的尖锐化,指出资本主义货币信用制度的不稳定性及各种矛盾。(5) 资产阶级货币信用理论批判。批判货币金属论、货币名目论、货币数量论等资产阶级货币理论; 批判凯恩斯的过度需求通货膨胀论,货币主义者的通货膨胀数量论,以及认为过度生产费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理论;等等。
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是五十年代初从苏联引入我国的概念。从五十年代初到七十年代,学科内容基本上仿照苏联设置。长期以来,由于沿袭苏联关于非现金领域不存在商品交换而是产品交换的理论,只注重对现金流通的组织和计划工作,内容局限于现金出纳计划、居民货币收支平衡表、现金管理、工资基金管理和货币发行业务等。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促使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的研究范围突破原有的框框。目前学术界大多数同志认为,我国统一的货币流通应包括现金和非现金两大领域,这对从总体上考察货币流通规律的作用,统一安排国民经济计划,合理组织国民经济综合平衡,全面观察货币流通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把货币、信用、银行作为与社会再生产过程有密切联系的总体加以研究,揭示资本主义再生产对货币、信用、银行的决定作用及后者的反作用,研究现代资本主义货币信用的国内结构,分析这一结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是我国高等院校金融专业及其他有关专业开设的一门课程。1950年,中国人民大学翻译出版了苏联布列格里教授(Э.Я.Брегель)著的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 一书。从五十年代后期起,我国陆续编著了一批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的教材。
阅读书目:《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周作仁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57年版; 《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流通与信用》林与权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0年版; 《货币流通与银行计划》林继肯著,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2年版; 《货币流通与计划管理》王荫乔等编,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苏联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ипланирование денежного обра-щния в СССР》) 巴蒂列夫 (В.М.Батьпряв)著,莫斯科1952年版(Госфиниздам Москва),东北财经学院编译室译,财经出版社1956年版; 《货币流通组织与计划》 (《Орга-низация и пганирование дене-жного обращения》)格拉欣柯 (В.С. Калашинк),财政和统计出版社1981年第1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