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货币主义周期理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货币主义周期理论

20世纪60年代起在美国崛起的货币主义学派以外生的货币扰动来解释经济周期的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经济学家、197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弗里德曼(Friedman, Milton, 1912— )。此外还有美国经济学家卡甘(Cagan, Phillip, 1927— )、梅尔策(Meltzer, Allan H.,1928— )和英国经济学家莱德勒(Laidler, David Ernest William, 1938— )等。货币主义周期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1. 关于经济周期的成因。凯恩斯主义和更早期的纯货币周期理论一般强调私人经济的不稳定性。凯恩斯主义强调私人投资的不稳定性,纯货币周期理论强调信贷的波动性。而货币主义则强调,外生的货币扰动不是产生于私人部门或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本身,而是来源于政府的政策。货币主义把经济周期的成因归之于外生的政府政策的冲击。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外生扰动,私人支出(包括私人投资)是基本稳定的,私人支出与产出、就业的自然增长率是相一致的。在价格调整和工资调整滞后的情况下,由政府政策引起的货币供给增长偏离其趋势的时高时低的交替运动,导致了产出与就业偏离其趋势的波动。他们将货币存量的变化,即货币存量对其趋势的偏离,作为主要是自发性的、独立性的外生变量,认为货币存量的变化对经济活动具有重大影响,而经济活动对货币的影响只是第二位的反馈效应。弗里德曼用计量经济分析证明,在历史上,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先于经济周期的向上和向下的大转折。
2. 关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作用。在对经济生活所起的调控作用方面,凯恩斯主义强调财政政策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只影响利率,而利率在悲观情绪弥漫时对刺激投资是无能为力的。货币主义则强调货币政策的作用,认为货币政策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影响利率,而是因为它影响货币数量。
3. 关于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和有惯性的预期通货膨胀。他们提出,当政府出于将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以下的目的时,用增发货币的办法增加了预算支出,从而使货币数量出乎人们预料地增加了。这时,名义总需求和价格水平将提高。在市场成员(企业家、工人)的价格预期属适应性预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在一段时间内根据以往的经验,或由于信息的不完全,低估价格上涨的程度,高估自己的实际货币余额。这时,企业家认为他自己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了,从而增加生产,提高货币工资以增雇工人。工人以为,他自己的实际工资上升了,从而愿意去就业或增加工时。这样,在市场成员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由于政府支出增加、货币数量增加,产出和就业都暂时地增加了。市场成员对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一个调整的时滞。他们经过“学习”,校正自己的上述错觉。工人逐渐认识到,普遍的价格水平已提高,他们的货币工资虽然提高了,但实际工资是下降的。他们修订劳动合同,以便按实际通货膨胀率来调整货币工资。货币工资的提高使实际工资恢复到原来的水平。原先产生过错觉、以为自己的实际工资已提高从而愿意去就业的工人,现在认识到调整后的实际工资才是原来的实际工资水平。而在原来的实际工资水平下,他们本来是不愿意去就业的。现在他们又退出了劳动市场,从而使失业率上升到自然失业率。企业家逐渐认识到,不仅是他自己产品的销售价格提高了,而且是普遍的价格水平都已提高;加之付给工人的实际工资恢复到原有水平,使其利润减少。于是,企业家把自己的生产缩减到原有的水平。经济在扩张之后,产出和就业开始收缩。最后,所有实际变量(产出、就业等)又都回复到原有的均衡值。但这时在原有的均衡值下却具有了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就短期来说,由于价格调整和工资调整的时滞,政府的扩张政策破坏了实际经济的均衡,导致了经济波动,导致了通货膨胀。从一开始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后来变为有惯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
4. 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变形。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变为有惯性的预期的通货膨胀,使原先的菲利普斯曲线(即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向上移动。这意味着新的高失业率对应着的不是原先的低通货膨胀率,而是一个比原先更高的通货膨胀率。就长期来说,由于价格和工资的调整,货币数量的变化并不影响产出、就业等实际变量,即货币对实际经济过程而言是中性的。在长期中,当失业率围绕自然失业率左右变动时,通货膨胀率围绕在自然失业率水平上呈一条向上的、垂直的趋势线而变动。这条位于自然失业率水平上的、垂直的通货膨胀趋势线形成长期菲利普斯曲线。这意味着每一种失业率所对应的通货膨胀率都提高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上移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为一条垂直线,这两条线共同作用的结果,意味着为了降低失业,需付出更高的通货膨胀代价;而为了抑制通货膨胀,需付出更高的失业代价。
5. 政策主张。根据以上分析,货币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生活的过度干预,反对凯恩斯主义那种逆周期的、不稳定的、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为了解决“滞胀”问题,他们主张采取固定货币增长规则的、稳定性的货币政策,货币按均匀的速率发行。他们认为,货币政策的任务不是调节利率,而是通过均匀的、稳定的货币增长,保证货币领域不干扰沿均衡轨道前进的实际经济领域,并为实际经济领域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结构。1979年以后,货币主义对美国里根政府、英国撒切尔政府等西方主要国家政府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4: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