贤君不爱无功之臣,慈父不爱无益之子贤明的君主不会喜爱不建功业的大臣,慈善的父亲不会喜爱不做好事的儿子。《墨子·亲士》:“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例】在这段话前面,墨子强调“贤君不爱无功之臣,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可见墨子是针对统治者的功利要求而提出的,是一种崭新的人才观。(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 又作〔父不能爱无益之子,君不能爱不轨之臣〕 【例】父不能爱无益之子,君不能爱不轨之臣,臣不能死无德之君。(汉·刘向《说苑·说丛》) 贤君不爱无功之臣,慈父不爱无益之子贤明的君主不会喜爱没有功劳的大臣,慈爱的父亲不会喜爱没有长进的儿子。指有所作为的人,才会招人敬爱。语出《墨子·亲士》:“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例] 在这段话前面,墨子强调“~”。可见墨子是针对统治者的功利要求而提出的,是一种崭新的人才观。(袁闯《中国管理通鉴·名言卷》三) 倒作❶〖父不能爱无益之子,君不能爱不轨之臣〗汉·刘向《说苑·说丛》:“~,臣不能死无德之君。” ❷〖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士之生世,入则事父,出则事君;事父尚于荣亲,事君贵于兴国。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