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负石赴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负石赴河春秋时申徒狄恨道之不行,愤而负石自沉于河。后以此比喻必死之决心。《荀子·不荀》:“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杨倞注:“申徒狄恨道不行,发愤而负石自沉于河。”《庄子· 盗跖》:“申徒锹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为鱼鳖所食。” 表明 表明表白,表明:雪 ☚ 声称 揭示 ☛ 负石赴河fù shí fù hé【解义】负:背。河: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以死明志。 负石赴河fù shí fù hé比喻以死明志。《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 负石赴河fùshí-fùhé〔连动〕 殷末申徒狄,背负重石投河而死。比喻以死明志。《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而申徒狄能之。” 负石赴河fù shí fù hé负:背。赴:投入。即背着石头投河。形容必死的决心。比喻以死明志。《庄子·盗跖》:“申徒狄谏而不听,负石自投于河。”《荀子·不苟》:“故怀负石而赴河,是行之难为者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