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称“外部不经济”。生产或消费给其他人造成损失而其他人却不能得到补偿的情况。负外部性产生的原因是环境资源的不可分割性,使产权界定成本非常高或根本难以界定,环境资源因此具有全部或部分公共性。在负外部性的情况下,个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生产或消费产生的“外部成本”无法计算到企业或消费成本中,从而损害其他人或者公共利益。根据经济活动主体的不同,负外部性可分为生产的负外部性和消费的负外部性。
负外部性negative externality
外部性(externality),又称作外部效应或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是指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另一个经济主体的福利所产生的效应,而这种效应并没有通过货币或市场交易反映出来。
根据外部影响的“好与坏”,外部性可分为“正的”(positive)和“负的”(negative)两种。抽烟、噪音、空气污染等所造成的影响,属于负外部性或“负的外部效应”,其特征是引起他人效用的降低或成本的增加;而种花、种树等行为对邻居或养蜂业产生好的影响,引起他人效用的增加或成本的降低,属于正外部性或“正的外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