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贞观律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贞观律唐代法典之一。唐太宗令长孙无忌、房玄龄与学士、法官等对武德律进行改定,最后定五百条,分为十二卷,曰:名例、禁卫、职制、户婚、库、擅兴、贼盗、斗讼、诈伪、杂律、亡捕、断狱。其中规定有笞、杖、徒、流、死五刑, 以及议、请、减、赎、当免之法,十恶之条。贞观十一年(637)正月颁布,称为贞观律。该律比隋律删繁去蠧,变重为轻者甚多。贞观律撰成后即成为唐律之定本,终唐之世很少改动。它上承秦汉魏晋南北朝和隋的法制,下启五代宋元明清之法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中一部最重要的法典。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