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贝州之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贝州之战

❶唐德宗时李抱真破朱滔军之役。兴元元年(784年)一月,德宗下诏,赦河北诸反叛镇节帅之罪。王武俊见赦令,即约田悦、李纳、朱滔、李希烈各去王号,但朱滔、李希烈不肯。朱滔使人说悦,共取大梁(今河南开封)。田悦与王武俊约,佯从朱滔,密连昭义李抱真之军,破朱滔,将功折罪,归顺朝廷。由是,田悦诈报朱滔日:“如约。朱滔将步骑五万人,私从者万余人,回纥三千人,自河间而南,辎重首尾四十里。入赵境,武俊犒军。入魏境,遣人约田悦会军于馆陶,共同渡河,南攻大梁。田悦不肯从。滔大怒,即日命部将马实攻打魏州(今河北大名)及贝州(今河北清河)所属各县。然后率兵北上攻贝州。贝州刺史邢曹俊婴城为守。滔引水环之,连攻百余日不下。李抱真之参谋贾林复说王武俊与抱真合军破朱滔。抱真率数骑至武俊营与其握手言和,开诚相见,同心破朱滔。朱滔闻救兵将至,谋与诸将,决计次日出战。王武俊与抱真合军后,遣其兵马使赵琳将五百骑伏于桑林,李抱真列方阵于后,武俊引骑兵居前,以自当回纥。回纥纵骑冲之,武俊先命其骑兵控马避之,使其冲过。回纥将控马回还,武俊乃纵骑还击,赵琳又自林中出而横击之,追回纥兵由抱真阵前横向逃走,多为抱真步兵射死。朱滔见回纥兵败,亦引骑回走,抱真与武俊乘势追击,滔军死者万余人,逃溃万余人。朱滔经此一败,自度不能胜,连夜焚营东走。
❷刘仁恭攻取贝州的战役。唐光化二年(899年),刘仁恭企图兼并河朔,发幽(治今北京市)、沧(治今河北沧州东南)等十二州兵十万进攻河朔。正月,刘仁恭攻陷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北),城中居民万余户惨遭杀戮。
❸后晋军民抗辽的战役。后晋开运元年(944年),辽兵大举进犯,进围贝州(治今河北清河西)。后晋出帝命吴峦权知州事。吴峦推心抚士,郡中丁壮皆登城防御,同仇敌忾,并力死守。辽兵四面进攻,守军投薪于夹城中,焚毁辽兵梯冲,杀伤大批辽兵。后邵珂叛乱,引辽兵陷城。吴峦苦战力屈,投井而死。

贝州之战

❶唐代李抱真与朱滔军之战。兴元元年(784年),德宗下诏,赦免河北诸反叛镇节帅之罪。叛军王武俊见赦令,即去王号,但朱滔不肯。将步骑5万人,私从者万余人, 回纥3000人, 自河间而南,辎重首尾40里。入魏境,渡河南攻大梁。王武俊与李抱真合军。同心破朱滔。王武俊遣其兵马使赵琳将500骑伏于桑林,李抱真列方阵于后,武俊引骑兵居前, 以自当回纥。回纥纵骑冲之,武俊乃纵骑还击,赵琳又自林中出而横击之,迫回纥兵由抱真阵前横向逃走,多为抱真步兵射死。朱滔见回纥兵败,亦引骑回走,抱真与武俊乘势追击,滔军死者1万余人,逃溃1万余人。
❷唐代刘仁恭攻取贝州之战。唐光化二年(899年),仁恭企图兼并河朔,发幽、沧等12州兵10万人进攻河朔。正月,刘仁恭攻陷贝州,城中居民万余户惨遭杀戮。
❸后晋军民抗辽之战。开运元年(944年),辽兵大举进犯,进围贝州(今河北清河西)。后晋出帝命吴峦权知州事。吴峦推心抚士,郡中丁壮皆登城防御,同仇敌忾,并力死守。辽兵四面进攻,守军投薪于夹城中,焚毁辽兵梯冲,杀伤大批辽兵。后部将邵珂叛乱,引辽兵陷城。吴峦苦战而死。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