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贝克西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贝克西

贝克西

贝克西(Bekesy,G.V.1899~1972),美籍匈牙利人,物理学家兼生理学家。由于对耳蜗动力学及听觉分析机理的研究有卓越贡献,1961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贝克西1920年毕业于瑞士伯尔尼大学,1923年在布达佩斯大学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23~1946年任匈牙利电话系统研究室主任,1932~1939年为布达佩斯大学讲师,1939~1946年晋升教授。1946年到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洛琳斯卡研究所工作。1947年移居美国,任职于哈佛大学心理声学实验室,1949~1966年为该大学的心理物理学高级研究人员。后来转到夏威夷大学,任感觉科学教授。
贝克西在早年从事电话系统的研究期间,即对听觉生理开始了探索。到哈佛大学后他系统地转入听觉机理的研究。在此期间,他曾在动物的鼓膜上贴附极微型的小镜,用追踪反射光的方法成功地记录和分析了受声波作用时鼓膜的振动特性。他最出色的工作是将含有铝微粒的悬浮液注入并取代耳蜗内的淋巴液,在显微镜下借助于闪频照明技术直接观察了在接受声音刺激时耳蜗内液体流动的情况,并作了准确测量。从这些实验中他得到了耳蜗内的淋巴液以行波方式传递声波振动的直接证据,从而使行波学说得到充实,成为能较好地说明耳蜗内声音频率分析机理的理论。经贝克西最后总结的行波学说认为:声波驱动耳蜗内淋巴液的运动,使满布声感受器装置的基底膜也以行波的方式振动,行波从耳蜗基部开始,渐次向蜗顶推进;在移动过程中行波的振幅是变化的,振幅最大点的位置在声音频率愈高时愈靠近基部,频率愈低时愈靠近蜗顶,行波振幅最大点处声感受器受到的刺激最强,最大点的位置因而即为声音频率分析的依据。贝克西还制作了耳蜗模型,进一步论证了他的行波理论。贝克西在听觉方面的理论成就,对耳聋的分类及治聋措施的选择等都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由他设计的贝克西听力计有较多的优点,能自动描记并同时显示患者的听阈和响度辨别精度,很受耳科临床的欢迎。在晚年他除对听觉的研究外,还对视觉和触觉进行了研究。
贝克西的主要著作有《听觉实验》(Experiments in He-aring,1961)、《感觉抑制》(Sensory Inhibition,1967)等。

☚ 伯内特   克劳德 ☛
0001406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