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貂裘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貂裘 貂裘名贵皮衣,贵者服之。古书记载貂裘“色有三种:一白者曰银貂,一纯黑,一黯黄。”(《天工开物》)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刘辰翁《水调歌头》词云:“紫貂裘,骇犀剑,鹦鹉杯。”三者皆名贵之物。 ☚ 裘 翠云裘 ☛ 貂裘diāo qiú用貂的毛皮做的衣服:当下宝玉穿着大红金蟒狐腋箭袖,外罩石青~排穗褂。(十九·411) 古代名物 > 冠服類 > 身服部 > 裘氁氅簑 > 貂裘 貂裘 diāoqiú 以貂皮所製之裘衣。極爲名貴。先秦已見。有黑貂、紫貂等類之分。《戰國策·趙一》:“李兑送蘇秦明月之珠,和氏之璧,黑貂之裘,黄金百鎰。蘇秦得以爲用,西入於秦。”《淮南子·說山訓》:“貂裘而雜,不若狐裘而粹。”北齊·劉晝《劉子·適才》:“紫貂白狐,製以爲裘,鬱若慶雲,皎如荆玉,此毳衣之美也。”宋·蘇軾《江城子·密州出獵》詞:“錦帽貂裘,千騎捲平罔。” 皮衣 皮衣裘(衣裘;皮裘) 皮裳 皮服 ☚ 各种材质的衣 各种状况的衣 ☛ 貂裘diāoqiú貂皮制成的裘皮衣服。有黑色、紫色、青色、白色之别。多为富贵者冬季时穿着以御寒。明、清时朝廷曾下令禁止庶民穿着,清初规定,非三品以上不得穿着。《淮南子·说山训》:“貂裘而杂,不若狐裘而粹。”《汉书·赵充国传》:“数使使尉黎、危须诸国,设以子女貂裘,欲沮解之。”《后汉书·东平宪王苍传》:“(建初)六年冬,苍上疏求朝。明年正月,帝许之。特赐装钱千五百万,其余诸王各千万。帝以苍冒涉寒露,遣谒者赐貂裘,及太官食物珍果,使大鸿胪窦固持节郊迎。”《南史·徐龙驹传》:“帝为龙驹置嫔御妓乐。常住含章殿,着黄纶帽,被貂裘,南面向案,代帝画敕。”唐李白《送程刘二侍郎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薛逢《侠少年》诗:“绿眼胡鹰踏锦鞴,五花騘马白貂裘。”《旧五代史·高祖纪二》:“脱白貂裘以衣帝,赠细马二十匹,战马一千二百匹。”《资治通鉴·后汉纪一》:“契丹主貂帽、貂裘,衷甲,驻马高阜,命起,改服,抚慰之。”《宋史·慕容延钊传》:“是冬大寒,遣中使赐貂裘、百子毡帐。”《辽史·仪卫志二》:“贵者被貂裘,以紫黑色为贵,青次之;又有银鼠,尤洁白。贱者貂毛、羊、鼠、沙狐裘。”《文献通考·四裔》:“贵者,披貂裘,貂以紫黑色为贵,青色为次。”《元史·乃蛮台传》:“大德五年,奉命征海都、朵哇,以功赐貂裘白金,授宣徽院使,阶荣禄大夫。”明宋应星《天工开物·裘》:“色有三种:一白者曰银貂,一纯黑,一黯黄。”又:“服貂裘者,立风雪中,更暖于宇下;眯入目中,拭之即出,所以贵也。”《明史·舆服志三》:“正德元年禁商贩、仆役、倡优、下贱不许服用貂裘。”清戴璐《藤阴杂记》卷三:“‘京堂詹翰两衙门,齐脱貂裘猞猁狲。昨夜五更寒彻骨,举朝谁不怨葵尊?’渔洋戏作,时康熙乙亥,任葵尊(宏嘉)奏三品以下禁服貂裘、猞猁狲也。”纳兰性德《于中好》词:“萧萧一夕霜风紧,却拥貂裘怨早寒。”《清史稿·叶方蔼传》:“上甚悦,命撰太极图论以进,赐貂裘、文绮。”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