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貂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貂皮diāopí东北三宝之一,紫貂皮:~一向被人们视为珍宝而名传至今。其毛绒丰厚,柔滑质密,皮板坚实轻软。(施立学《关东岁时风俗论》) 貂皮diāo pí貂鼠的皮毛:黑狐皮十八张,~五十六张。(一○五·1335) 其他兽 其他兽狒 狴 猰 猹 獏 獴(蛇獴;蟹獴) 貂(~皮;紫貂;黑貂;水貂) 貙 貆 貊(貊兽) 豺(豺狗) 貘 貒 鲇 麖 麃 魋 蝠(蝙蝠;狐蝠;免蝠;家蝠) 伏翼 猞猁 猩猩 人鱼儒艮 锋蝟 軨軨 树懒 駏驉鲮鲤 伏翼 灵猫 野猫 狸狌食蚁兽 ☚ 常见兽 老虎 ☛ 貂皮名贵毛皮特产。“关东三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一说人参、貂皮、鹿茸角)之一。貂皮即紫貂之毛皮。紫貂属食肉目鼬科。形如黄鼬,四肢短而健,尾毛蓬松粗大,耳大直立,两眼黑圆有神。成年紫貂一般体长35—45厘米,皮色分黑褐、灰褐、黄褐三种。它行动敏捷灵巧,性孤而凶猛,足端有利爪,善爬树,喜欢在针叶林或针阔叶混交林带生活。白昼伏于树洞、土穴、石缝之中,夜晚出来活动、觅食。以松鼠、小鸟、青蛙、松子、野果为主要食物。一年繁殖一次,一次仅产3—4仔,繁殖能力较低。貂皮极其名贵,因其毛绒丰厚、柔滑致密、平齐而又光泽,轻便、耐磨、美观等特点,而被誉为“毛皮之冠”、“毛革中之奇品”。有人形容说,貂皮“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又说“触之轻软如罗,服之温热若火”。可见貂皮被世人所喜爱和珍视的程度了。适宜做高级皮裘、皮帽、皮领、皮袖等,在国内外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紫貂主要产于大、小兴安岭、完达山脉和长白山脉一带。吉林省左家特产研究所经过二十多年的人工驯化繁殖,已获得成功,在那里人们不仅可以欣赏到这种名噪中外的密林来客,而且可以购到这种“得风则暖,拂面如焰” 的珍贵皮毛。 貂皮清室贡品之一。吉林、黑龙江东部诸山林多产貂,其皮毛轻暖,为诸毛皮之最名贵者,列东北“三宝”之首。以捕貂为生之少数民族或汉人的丁户,皆以貂皮易货;而朝廷把它列为重要贡品,故一般百姓不得穿用。清定制三姓 (今黑龙江依兰) 副都统进贡貂皮。其东之松花江两岸,直达海,为赫哲部落,岁贡2,398张,恰喀拉赫哲岁贡凡2,689张。余准通商贸易。年底,副都统遣官送京师内务府。顺康之际,曾规定吉林乌拉牲丁每人一年征貂皮15张至20张。至康熙二十四年(1685),裁贡貂,专事捕珠。 貂皮 427 貂皮珍贵毛皮,关东三宝之一,产于吉林省长白山区。因绒毛丰厚,柔滑致密,皮板轻软,保温性能极佳,故有“裘中之王”美称。以紫貂毛皮最名贵,人工驯养迅速发展。 ☚ 鹿茸 滩羊裘皮 ☛ 貂皮 貂皮指紫貂皮。貂分为紫貂和水貂两种。紫貂皮最为珍贵,其市场价格高出水貂皮三十多倍。紫貂皮的皮毛绒细柔轻软,底绒丰足,毛峰柔润光泽,针毛长短适宜,皮板结实耐用,美观华贵,“见风愈暖,落雪则融,遇水不濡”,被誉为裘皮之首。我国古代即十分珍视貂皮,相传只有宰相一级官员、高级武将和上层贵族才能穿服。紫貂体型类似家猫,身躯细长,全身为棕褐色,间有白色针毛,俗有“墨里藏珠”之称,外表极为可爱。这种珍贵动物原产于中国、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长白山苍翠茂密的林海深处,是它们生活和繁育的理想场所。为了保护野生貂资源,吉林省在长白山和东部林区建立了多座养貂场,并在1965年首次人工繁殖紫貂成功,为貂皮生产奠定了基础。 ☚ 白山木画 节庆集会活动 ☛ 貂皮东北名产。清代索伦人以打貂为世业,皮以赫哲所产最佳。东贡,莫贵于貂与珠,被定为岁输皇宫之物。定制:布特哈官兵(打牲八旗)及散户,每年每户少则纳皮1张,多则无限。每逢草青(五月),该官兵人等齐集齐齐哈尔所及的楚勒罕(集市)大会盟,将所携皮张先送黑龙江将军、副都统监选,合格者充贡,分三等给价,等外皮沿例加作记号,悉听入集市出售。《吉林外记》载“貂”有云:“吉林(今吉林市)、宁古塔(今黑龙江省宁安县)、三姓(今黑龙江省依兰县)、阿勒楚喀(今黑龙江省阿城县)诸山林多有之甚轻暖”。初定每年草青时,貂户乘舟至宁古塔南关外纳皮。该将军等于每人名下各选一张,多纳无限,其值辄报以袍靴等物。余皮则听其贸易。貂皮以纯黑且丰满、润泽者为上品,紫色次之,黄色又次之。清高宗弘历曾以此物入诗云:“名裘黼黻佐朝章”,用貂裘之名贵比拟朝廷章服。此皮,除皇室及王公享用外,三品以上大臣皆可用作冬礼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