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豹死留皮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当前位置:主页 > 成语大全 > 成语故事 >

豹死留皮

 【出处】: 宋 · 欧阳修 《王彦章画像记》:“公本武人, 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故事】: 五代时, 后梁有一个叫王彦章的人, 字子明。他从小没读过多少书, 但喜欢舞刀弄枪, 练得一身好武艺。王彦章早年曾对乡人说:“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 决心为国尽忠, 建立功业。王彦章年轻时随梁太祖朱温转战各地。太祖死后,又辅佐末帝, 为后梁政权的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后来, 后唐派兵来攻打后梁的京都, 由于这时梁朝的军事实权已掌握在奸臣段凝手中,王彦章只得率领京城中的五百多名御林军抗敌。由于众寡悬殊, 王彦章在战斗中受伤被俘。唐王庄宗爱怜王彦章的骁勇, 赐药给他治伤并派人劝他投降。王彦章至死不降,终遭杀害, 时年六十一岁。王彦章虽然死了, 他的英名却留传后世。
【意思】: 豹死后, 将皮留在世间。比喻人死后要留个好名声。
【古例】: 宋·无名氏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 大丈夫怎肯负人恩德?”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教授公训戒子姓, 每称引古语,‘豹死留皮, 人死留名’,斯其芳风流尘,顾不远与?”
  • 上一篇:抱薪救火
  • 下一篇:暴虎冯河
豹死留皮

豹死留皮bàosǐliúpí

┃┃━━ 比喻流芳后世。宋·王安石《哭梅圣俞》诗:“吁嗟岂即非善谋,虎豹虽死皮终留。”清·舒位《梅花岭吊史阁部》诗:“豹皮自可留千载,马革终难裹一尸。”

☚ 铁石心肝   高山景行 ☛

豹死留皮

比喻留美名于后世。元郝经《题汶阳王太师彦章庙》诗: “千年豹死留皮在,破冢风云绕铁枪。”
●《新五代史·死节传·王彦章》: “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 ‘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庄宗爱其骁勇,欲全活之,使人慰谕彦章,彦章谢曰: ‘臣与陛下,血战十余年,今兵败力穷,不死何待?且臣受梁恩,非死不能报,岂有朝事梁而暮事晋,生何面目见天下之人乎! ’ ……遂见杀,年六十一。” 庄宗: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885—926),初为晋王。五代后梁王彦章,少有大志,曾以俗语对乡人说:“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末帝时,后唐进攻后梁,他率兵抵抗,因兵少战败,拒绝投降,终遭杀害。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豹子死后,皮留下来了。比喻人留美名于后世。《新五代史·周书·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

豹死留皮

豹子死后留下皮毛。比喻留美名于后世。也作“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五代时,郓州寿张人王彦章骁勇威猛,善使一杆铁枪,军中送他雅号“王铁枪”。他读书不多却志向远大,德操高洁,经常对人说要做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后来,王彦章在与后唐军队作战时兵败被俘,后唐庄宗李存勖欣赏他的英勇,劝其投降,但他誓死不降而被杀害。(见《新五代史·王彦章传》)

留下名声

留下名声

留声
寄托名字,留名:托名
留下好名声:留芳 遗声
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青史留名 青史传名 青史垂名 青史留芳 青史流芳 青史名留 青史标名 留名青史
留名于后代:雁过留声 豹死留皮
留下美名:贻芳 贻休
留下清白名声:贻清
留下恶名:贻臭 贻丑

☚ 遗留   留下灾祸 ☛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a leopard’s skin survives his body; when a leopard dies,it leaves a skin—one’s reputation remains after death; when a man dies,he leaves a name
❍ 俗话说: “~,人死留名。”为人民做出贡献的人将流芳百世。There is an old saying: “A leopard’s skin survives his body; a man’s good reputation remains after his death.” Anyone who has done his bit for the people is sure to leave a reputation which will go down to posterity.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比喻人死后留个好名声。the leopard’s skin survives his body, when a leopard dies, it leaves a skin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解义】比喻人死后还要留下好名声,就像豹死后留下珍贵的皮毛一样。
【用法】用于人的品德、声誉等,常与“人死留名”连用。
【例句】~,人死留名,人一生一世,总应留下好名声。
【近义】雁过留声、人死留名
【反义】声名狼藉、臭名昭著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豹死后把皮留在世上。比喻人死后当在人间留美名。《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尝作俚语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宋·欧阳修《王彦章画像记》:“公本武人,不知书,其语质,平生尝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盖其义勇忠信出于天性而然。”

豹死留皮

五代时,后梁和后唐争天下,后唐晋王李存勖骁勇善战,后梁举国上下视之为劲敌,只有将军王彦章不把他放在眼里,说:“亚次(存勖小名)只是个斗鸡走马的公子哥儿,打仗能有多大能耐?”
王彦章两臂有千斤之力,能够光着脚在生满尖刺的荆棘丛中疾走百步。他上阵时手持铁枪一杆,骑马奋进,疾如鹰隼,军队里称之为“王铁枪”。
晋王率大军南下,击破梁军,掳走王彦章的妻子儿女。李存勖说:“南梁无人,唯有王彦章最为了得,好好照顾他的妻儿,写一封信招他北上,为我朝服务。”
王彦章接到北军来书后,立令斩其来使,以示决绝。
晋王在黄河南北筑起两座城堡,中间横亘一条大铁链,切断了后梁水军退路,并渐次逼近后梁的东都开封府,梁人大恐。后梁宰相对皇帝说:“能挽救朝廷的,只有王彦章了。”
后梁末帝派人飞马到郑州召来王彦章,任命他为招讨使,问他说:“一两个月内能不能瓦解敌人的攻势?”王彦章说:“三天之内打垮来犯敌军!”左右听了俱都暗笑,认为大话说过了头。
王彦章拜受主命,两日之后率领骑兵到达前线,置酒大会,迷惑敌人,暗地里派出六百名精兵,人人手持巨斧,乘上满载柴炭的战舰,顺流而下。
酒饮到下半夜,王彦章假装如厕,带上精兵数千,沿河直趋敌人的河南城堡。战舰上的士兵用火烧断铁链,用巨斧劈断敌人贯通南北城堡的浮桥。水陆夹击,占领了南堡。
李存勖听说王彦章任招讨使,大惊说:“彦章果敢骁勇,智谋过人,必攻我南堡,赶快调兵支援。”等到唐军赶到,南堡早已插上梁军旗号了。
京师之危解除了,王彦章移兵北向,决心击溃北堡的唐军,殊料朝廷内执政大臣嫉妒王彦章的军功,不肯拨援兵和粮草支前。
王彦章在一次夜间急行军中,中了敌人埋伏,受伤被俘。李存勖对他说:“你以前笑我乳臭未干,我不记恨。现在只希望你养好伤,留在我军中。”
王彦章说:“我为梁朝血战十几年,今力穷兵败,只求速死。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哪能干朝事梁、暮事晋的事!”终于被杀。
“豹死留皮”比喻人应留美名于后世。

豹死留皮bàosǐ-liúpí

《新五代史·周臣传·王彦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比喻人死后能将美名留于后世。常与“人死留名”连用。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见“豹死留皮,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bao si liu pi

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为人所用。比喻人虽死,其生前所为仍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近】雁过留声

人死留名 豹死留皮rén sǐ liú míng;bào sǐ liú pí

指人不能虚度一生,死后应留下美名,就如同豹死留下一张美丽的毛皮。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八章:“即是就个人言,亦可为自己留下荣名,传之万代而不朽,则其人肉体虽死,精神永生。俗语说:‘~。’也就是这个意思。”

豹死留皮bàosǐ-liúpí

〔主谓〕 比喻人死必留名于后世。《五代史·王彦章传》:“彦章尝作俚语曰:‘~,人死留名。’”
△ 用于描写注重人的名声。

豹死留皮bào sǐ liú pí

豹子死后,皮毛留在人间。“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比喻人虽死去,却留名后世。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0:5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