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三
副词 用于谓语前,表示动作多次施行或情况连续出现。 义即“连续”、“多次”、“一再地”。“再四”义同。 ❶ 再三问,不对。(《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对:回答。 ❷ 再三戒之,令诵此言足矣。(《搜神记·费孝先》)——戒:告诫。诵:记住。 ❸ 高悝家有鬼怪,言语呵叱,投掷内外,不见人形。 或器物自行再三发火。(《搜神后记·幸灵》)——或:有时。 发火:著火,起火。 ❹ 张以手再三拍案曰:“勃公子,有案时,更知何道?”(《太平广记·嗤鄙二·韩琬》)❺ 怕夜半,罗浮有时还,好长把云烟,再三遮住。 (《稼轩长短句·洞仙歌》)❻ 臣再三速良祐,迄不肯来。(《齐东野语·孝宗圣政》)——句义:小臣我一再敦促良祐赶快来,〔可是〕他却至今不肯来。 ❼ 宇文绶问道:“王吉,你早归了?”再四问他,不应。 (《清平山堂话本·简帖和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