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气 谷气纳西族山歌的一种。形式有独唱、对唱。每句五言,句数不定,但必须为偶数句。各句之间要求有“借字谐音”的关系,即后句必须借用前句中的一个字音。曲调分为咏叹性与叙述性两种。 ☚ 作家与民间文学 系铃格 ☛ 谷气二2772动窝火儿;憋气。⑴客话。广东东莞清溪〖kuk22 hi42〗。⑵粤语。广东广州〖kuk55 hei35〗、从化〖kok55 hi32〗、江门白沙〖 〗、鹤山雅瑶〖 〗。香港新界锦田〖kok55 hei23〗。林迪《半生牛马》:「我有件事~到唔恨,激到气顶顶。」   谷气❶又称水谷之气。泛指饮食营养。《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❷山谷之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王冰注:“谷空虚,脾受纳故。” 谷气指水谷的精气。指饮食以后被身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产生的热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谷气通于脾”。 谷气穀氣gǔ qì即水谷精气。《灵枢·刺节真邪》:“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也。” 谷气ɡǔqì水谷之气。从饮食物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谷气通于脾。” 谷气 谷气谷气是指因饮食之气损伤脾胃所引起的胁痛。 䅽气即“榖气”、“谷气”。 䅽气病名出《金匮要略》。早在《内经》中已有谷气一词,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谷气通于脾。”系指水谷之气, 与《金匮要略》所称䅽气的概念不同。 谷气的病因,为食气伤中,脾胃气机失于畅通,发生功能障碍所造成的胁痛。如《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篇云:“问曰: 病有积、有聚、 有䅽气……䅽气者,胁下痛,按之则愈, 复发为䅽气。”它的临床表现以胁痛按之痛止,易于复发为特征。它又不同于食积阻滞脏腑引起的食积胁痛。两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两者都属饮食所伤,症状上都表现为胁痛; 不同的是,谷气胁痛反映的胁痛是虚邪胁痛,因为气本无形,故胁痛按之痛愈,去其按则气复聚而痛又发。食积胁痛反映的是实邪胁痛,指有形的宿食停滞壅实所致,故胁痛按之必益加疼痛,两者有虚、实之辨。古医书上都认为: 谷气乃食气也。食伤太阴,敦阜之气,抑遏肝气,故痛在胁下,痛不由脏腑,故按之气行而愈。然病气虽轻,按之不能绝其病源,故复发。中气强,不治自愈。陈无择云:“夫榖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所以宿食为杂病之先,若五脏不平,食不输化,血凝气滞,群证蜂起,皆宿食所为也。治之,当量其脏腑虚实浅深为治。若胃实热,食反留滞,其脉数而滑,宜下之愈。若脾虚,其脉浮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涩,宜温药消。”陈氏只提治法,未列方药。所称实证下之愈,可予大柴胡汤之类加减化裁;虚证宜温消,可予小柴胡汤加木香、干姜之类,酌情应用。 ☚ 内伤胁痛 腹痛 ☛ 谷气gǔ qìcereal nutrient;food ess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