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年代:唐代诗人 作者:钱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送僧归日本 → 诗词简介: 这是一首邀约友人的寄赠诗。首联描写自己茅庐的大致环境:淙淙流泉, 萦绕茅庐;薜荔编织的翠帷,沐浴霞光。此联初步展示了书斋的背景,清幽明丽。颔、 颈二联继而更细腻地描写书斋周遭的景物:颔联“怜”“爱”二字是拟人写法,写雨后之 翠竹,生机勃发;写夕照之山峦,光色动人。颈联写鸟,写花,各具情态,极有情趣。前 三联描写茅庐四周的景物有:山谷、流泉、云霞、薜萝、翠竹、夕阳、白鹭、秋花。诗人将 这些极富色彩的意象组合成一幅清新、幽美、宁静而富有情趣的画面,怎能不使友人杨 补阙践约光临呢? 结联说,家童已把萝径打扫得干干净净,朋友啊,别忘了我与你昨天 约定的日期! 此写殷殷盼望之意,尤为恳挚真切。此诗清新幽远,对仗精工,可以看出 诗人向往着清幽宁静、亦官亦隐的生活。
谷口书斋寄杨补阙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注释】 [谷口] 辋川谷口,在蓝田县南,为辋川入灞处。 [杨补阙] 不详。此诗当作于钱起任蓝田尉时。 [茅茨] 茅草盖的屋顶。亦指茅屋。《墨子·三辩》:“昔者尧舜有茅茨者,且以为礼,且以为乐。”《韩非子·五蠹》:“尧之王天下也,茅茨不翦,采椽不斫。”唐钱起《早渡伊川见旧邻作》:“村落通白云,茆茨隐红叶。” [薜帷] 以薜草为帷帐。屈原《九歌·湘夫人》:“罔薜荔兮为帷。” 【评论】 《唐诗归·中唐一》钟惺评:说转便深。 《唐诗镜》卷三一:三、四娟娟。二语会趣已深,故其言不烦而至。 王尧衢《古唐诗合解笺注》卷八:“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言书斋在谷口泉壑之中,结茅为屋,时见云霞之气,生于薜萝之帷,其幽奇若此。“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雨后之竹,苍翠可怜,夕阳在山,紫绿万状,此书斋佳景也。“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鹭栖常早,以闲故也。补阙岂无意投闲乎?至于秋花迟落,将以待补阙之至此以娱情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家童为何扫径,因昨期故人将至而迎之也。○前解,谷口书斋;后解,寄杨补阙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