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谢良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谢良佐

 北宋学者,字显道,人称上蔡先生。宋蔡州上蔡(今属河南)人。元丰间进士,知应城县。建中靖国初(1101)官京师,召对,因忤旨而去官。徽宗时,监西京竹木场,因口语忌讳而废为民。博精于史实,与游酢、吕大临、杨俱出于程氏之门,号为程门四先生。提出心为天之理,开陆九渊心学先声。为学强调“居教”、“穷理”,主张用“礼”约束思想言行。强调天理与人欲相对,存天理,灭人欲。著有《上蔡语录》、《论语说》。

谢良佐1050—1103

北宋学者。字显道,寿春上蔡(今属河南)人,学者称上蔡先生。元丰八年(1085)进士,历仕州县。建中靖国初,曾为京官,徽宗召对,忤旨,去监西京竹木场,坐口语下狱,废为民。学于程颢、程颐,与游酢、杨时、吕大临并称程门四大弟子。朱熹深受其影响,陆九渊的心学也“原于上蔡”(《宋元学案·上蔡学案》)。其代表的学派为上蔡学派。著作有《论语说》、《上蔡语录》。谢良佐提出心为天之理的观点。“心者何也?仁是已”,“仁者,天之理”(《上蔡语录》)。心、天、理是同一个东西,仁义道德为人心所固有。承继二程“天下只有一个理”的说法,认为“理一而已,一处理穷,触处皆通。”(同上书)指出“学者且须是穷理。物物皆有理,穷理则能知人之所为,知天之所为。知天之所为,则与天为一。”(同上书)他把“天理”与“人欲”完全对立起来,说:“有一分人欲,即灭却一分天理。有一分天理,即胜得一分人欲。人欲才肆,天理灭矣。”(同上书)要求人们灭除人欲,恢复天理。宣扬“主敬”说,并以佛教用语“常惺惺”加以解释,”说“敬是常惺惺法”(《上蔡语录》),要求人们时时警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不违背封建的道德原则。重视道德修养,说“圣门学者,大要以克己为本。克己复礼,无私心焉,则天矣。”(同上书)并作课簿,以记日用言、动、视、听,以礼验之。强调“去得‘矜’字”,认为有了骄矜之心,“只管要夸耀别人耳目,浑不关自家受用事”(《宋元学案·上蔡学案》)。然而他因资聪才高,原来就有的高傲的毛病后来仍未改去。黄宗羲曾云:“上蔡在程门中莫果明决。其论仁,以觉,以生意;论诚,以实理;论敬,以常惺惺;论穷理,以求是。皆其所独得,以发明师说者也。”(《宋元学案·上蔡学案》)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