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谢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谢榛 谢榛1495—1575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十六岁以后始刻意为诗,有闻于时。明嘉靖间与李攀龙、王元美等结诗社,以他为首,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见《列朝诗集小传》)。后攀龙名益盛,榛与之不合,遂被排挤。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生。其诗以近体见长,工力深厚,句响字稳。为“后七子”之一。有《四溟集》、《四溟诗话》。 ☚ 常伦 黄峨 ☛ 谢榛 谢榛1495—1575字茂榛,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老人。临清(今属山东)人。少时即能度曲、作乐府商调,临清德州一带少年争歌之。为人性格豪爽,喜游侠,好交游,长而折节向学,刻意为诗歌,以诗名于时。明世宗嘉靖(1522—1566)中曾到彰德(今河南安阳)游历,受到藩王赵康王礼遇。后游京师,援救陷入冤狱的才士卢柟,为士论所称誉。在京期间,与李攀龙、王世贞、梁有誉、宗臣、徐中行、吴国伦等结为诗社。榛年最长,以布衣为此“七子”之领袖。后李攀龙声誉日高,与榛论诗主张有异,遂加以排挤,与之绝交,并作人身攻击。榛眇一目,攀龙言“岂其使一眇君子肆于二三兄弟之上”,将其挤出“七子”之列,而榛诗名益高,交游益广,陕西、山西一带藩王争相邀请,遂游诸藩王之间,以在赵王府最久。神宗万历元年(1573),再次至彰德,赵康王曾孙穆王为其刻印全集。榛为作《竹枝词》十四首,穆王令宫姬贾氏演唱,后又将贾嫁与谢榛。榛载贾姬游河北各地,至河北大名,有人请写寿诗一百首,榛写至八十馀首,投笔而逝。榛对诗歌创作有自己之主张,“七子”结社之时,诸子对于唐诗名家感到无可适从,榛言:“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造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见《列朝诗集小传》)诸人心师其言。其论诗,主张“文随世变”,虽主复古,但又认为“有意于古,而终非古也”。学古注重气格;新变则强调意象、兴会、妙悟。在明代复古派诗论家中颇有创意。榛以布衣游于王侯卿相之间,其诗多为酬对投赠之作,有些就是适于歌儿舞女之口,点缀于歌筵舞宴的宫词艳曲,如《秋宫词》等。其诗中亦有不少抒发自己沉沦不偶、事业无成的感慨,如《暮秋即事》、《宿淇门驿有怀》等。还有许多记游、记行和表达作者对国事关切的作品,如《渡黄河》、《赴石门峡》、《居庸关》、《晚眺》、《野兴》、《榆河晓发》、《哀江南》八首等。此类作品大多写得意境深厚、雄浑沉练。工于近体。其诗法度森严句响字稳,气逸调高。其五律学习杜甫,尤为逼真,只是缺少独创性。著有《四溟诗话》。其诗收入《四溟山人集》。《明史》卷二八七、《明史稿》卷二六八皆有传。 ☚ 张本 黎民表 ☛ 谢榛1495—1575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道人、脱屣山人、眇目山人、四明山人。临清(今山东临清县)人。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初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榛为社长。后因意见相左,受李攀龙等排挤,乃客游秦晋诸王间,以布衣终身。著有《四溟集》十卷、《四溟诗话》(又名《诗家直说》)四卷。 谢榛 谢榛1495—1575字茂春,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终身不仕,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人组织诗社,是“后七子”早期领袖,著有《四溟集》,诗论有《四溟诗话》。 ☚ 汪瑗 王世贞 ☛ 谢榛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诗人。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省)人。少眇一目。喜游侠,好交游,善度新声。年十六,作乐府商调,少年争相传唱。后折节读书,刻意为诗,遂以诗名。初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称为后七子。后为李、王排挤,削名于七子之列。诗主盛唐,但反对盲目拟古,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会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得此三要,则浩乎浑沦,不必塑谪仙而画少陵也”。其诗以律、绝见长,工力深厚,颇富真意。清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评其诗云:“茂秦诗有两种:其声律圆稳持择矜慎者,弘、正之遗响也;其应酬牵率排比支缀者,嘉、隆之前茅也。”有《四溟集》、《四溟诗话》传世。 谢榛1495——1575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临清(今珞山东)人。幼眇一目,性豪爽,喜任侠,好交游。终身不仕,以布衣游于文士、藩王之间,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组织诗社.是“后七子”早期领袖。后受李、王等排斥,客死河北。著有《四溟集》,诗论有《四溟诗话》。 谢榛1495—1575明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布衣。初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以他为首,倡导诗拟盛唐,为“后七子”之一。论诗重格调,推崇盛唐的雄浑高远。后与攀龙等意见相交受排斥,客游秦、晋间。其诗以五言近体为佳。有《四溟集》十卷、《四溟诗话》四卷。 谢榛1495~1575明代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临清(今山东)人。初与李攀龙、王世贞探讨文学复古运动的理论主张,其后因观念不同被排斥,客游诸藩王间,以布衣终生。他提倡复古,然而他看出一味摹拟古人的弊病,“处富有而言穷愁,遇承平而言干戈,不老曰老,不病曰病。” 主张 “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 也就是在熟读盛唐各家诗歌的基础上领会精神与声调,自成一家,提出了与单纯拟古不同的见解,然而作品往往不能实现理想,露有痕迹。其诗以近体见长,功力较深厚。有 《四溟集》 、《四溟诗话》 。 谢榛 谢榛1495—1575明诗人。字茂秦,自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人。年16即作乐府商调。已而折节读书,刻意为诗 李攀龙、王世贞等组织诗社,推为社长,并为“五子”、“七子”之一。西游彰德,赵康王宾礼之。嘉靖间,游京师;出卢柟于狱,士多重其谊。秦晋诸王争聘之。河南北皆称谢先生。榛著有《四溟集》10卷,与《诗家直说》,(均《四库总目》)并行于世。 ☚ 曾广福 登楼赋 ☛ 谢榛1495~1575Xie Zhenpoet and proser of the Ming Dynasty,also named Hermit of Siming.Works: A Collection of the Hermit of Siming,Straight Talk from a Poet,Remarks on Poetry from Siming,etc. 谢榛1495—1575明文学家。字茂秦。号四溟山人,又号脱屣山人。临清(今属山东)人。终生不仕。最初与李攀龙、王世贞、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并称“嘉靖七才子”,史称“后七子”,倡导文学复古运动,其后与李攀龙等不合,被排斥。主张熟读盛唐诗,只须领会精神、声调,不必模拟字句。长于五律。有《四溟集》十卷及《四溟诗话》。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