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谢应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谢应芳(1296—1392)元末明初武进(今江苏常州)人,祖籍开封(今属河南)。字子兰,号龟巢老人。初任常州教授,浙江行省荐授三衢清献书院山长,以兵乱未任。元至正十六年(1356 年)徙居苏州葑门,争聘为弟子师。请官府黜退吴江三高祠中范蠡,修葺顾雍墓。明洪武(1368—1398)初归。以道义名节自励。精理学,诗文雅丽蕴藉,为学者所宗。著有《辨惑编》《思贤录》《龟巢稿》《龟巢词》等。 共3首 (词)元· 前作五月十二日寿万拙斋词,意有未尽,乃再□□纸写去,为拙斋宽舒逸乐之劝 去年今日访庞公。 也匆匆。 去城中。 回首青山,带雨汗颜同。 茅屋破来风转急,愁杀我,浣花翁。 今年一笑喜相逢。 海榴红。 照帘栊。 休把闲愁,牵系废歌钟。 请看灰飞千里草,金满坞,总成空。 (词)元· 去年今日泻天瓢。 水滔滔。 断蓝桥。 阻我群仙,鸾鹤赴蟠桃。 独有商羊偏喜雨,跳且舞,上山椒。 今年南极见丹霄。 射金蕉。 瑞光摇。 浇去胸中,磊块尽酕醄。 莫厌琵琶弹旧曲,长听取,郁轮袍。 按:以上彊村丛书本龟巢词,其□脱处,则据丁藏傅藏钞本校补 (词)元· 贺萧墅张克让戊申正月九日初度生孙,是日立春节也 阿翁初度宴重闱。 正熙熙。 醉如泥。 春到阶庭,玉树长孙枝。 座客持杯停寿曲,都听取,凤雏啼。 明年蓬矢两弧垂。 对佳期。 试周期。 看取干戈,俎豆弄金龟。 彭祖春秋应八百,孙似祖,与年齐。 共2首 (词)元· 老友刘景仪,去秋以星术之书推测年命,谓今春当即世,乃预集葬具且自为埋铭,及赋诗自挽。既而失去行囊之资用,郁郁然康强无恙。余故作此曲,戏而付之 生死隔年期。 刘伶老似痴。 动教人、负锸相随。 惊得青蚨飞去了,无酒饮,却攒眉。 春暖典春衣。 还堪醉似泥。 趁清明、雨后游嬉。 杨柳池塘桃杏坞,春水漫,夕阳迟。 (词)元· 赤手拔鲸牙。 长安早看花。 竟春风、百里桑麻。 柳色宫袍银束带,亲受赐,玉皇家。 鼍鼓报朝衙。 桑弓挂绿蛇。 拜双亲、杯捧流霞。 只恐哦松哦未了,天上去,又乘槎。 共1首 (词)元· 锋棱磨尽方藏拙。老怀羞对天孙说。 风叶动清商。依稀似九章。 飘萧双鬓雪。卧看弯弯月。 月缺有时圆。人无再少年。 共2首 (词)元· 齐云一炬起红烟。 顷刻烟销事已迁。 折戟沉沙月烂船。 问祈连。 安得河清亿万年。 (词)元· 铜驼泪湿翠苔茵。 落地花如堕玉人。 可是东君不惜春。 问花神。 海变桑田几度新。 共1首 (词)元· 角蛇啼,翼虎飞。 百年凤凰坏,五色鹓雏饥。 盲风怪雨连三月,青天白日宁无时。 共1首 (词)元· 四野接平芜。 一曲清溪似画图。 燕子日长溪馆静,菰蒲。 风洒轩窗暑气无。 林叟话樵苏。 相送东桥日已晡。 啼鸟不知人禁酒,葫芦。 教我提来那处沽。 共1首 (词)元· 看东风、柳摇金缕。 精神顿美如许。 独怜老我双蓬鬓,无复少年张绪。 桃叶渡。 任山水清妍,可柰非吾土。 借人茅屋,但有客相过,清茶淡话,闲与论今古。 伤心处。 客去卧听鼙鼓。 看花浑在烟雾。 姑苏台榭笙歌散,麋鹿又如前度。 谁恁误。 教无限苍生,命堕颠崖苦。 蒹葭洲渚。 赖有个扁舟,三竿钓竹,相伴闲鸥鹭。 共7首 (词)元· 往古来今,何人不道闲居好。 忙多闲少。 应被青山笑。 蒲柳衰颜,我独惊秋早。 茅斋小。 几番掀倒。 风雨都湿了。 (词)元· 彩翼双凫,寄来一幅天机锦。 纯绵绝品。 将意何勤恁。 岁晚空山,不怕冰霜凛。 西风紧。 便添袍缊。 被德吾无隐。 (词)元· 老眼犹明,著书未了余生债。 客来休怪,淡饭黄荠菜。 踏雪观梅,清兴依然在。 南门外,夜来寻戴。 扶醉驮驴背。 (词)元· 点检龟巢,素琴弦断余何有。 夫妻白首。 相敬如宾友。 三四孙儿,五色斑斓袖。 梅花酒。 为翁称寿。 罗拜爷娘后。 (词)元· 弧矢休悬,举杯聊适栖迟意。 明朝冬至。 有酒还沉醉。 堪笑神仙,要作长生计。 人间世。 金乌西坠。 难把长绳系。 (词)元· 七十年前,抱麟虚负双亲梦。 一襟空洞。 生世曾何用。 老我东门,瓜也无心种。 松醪瓮。 泻如铅汞。 时与渔樵共。 (词)元·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 薄田些少。 茅屋园池小。 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 村居好。 兔园遗稿。 是我传家宝。 共1首 (词)元· 旧家金谷园林,尽随海变桑田了。 一湾流水,一枝修竹,菟裘将老。 潇洒轩窗,波光隐映,笔床茶灶。 但溪无六逸,林无诸阮,谁相与,论怀抱。 不用沧洲洗耳,听风前、此君清啸。 黄金台上,尽教尘土,聘车争道。 鱼鸟情亲,渔樵邂逅,不时谈笑。 看古来行路难行,真个是闲居好。 共1首 (词)元· 兰雪衣衿,芝雪冠佩,欬唾动成珠玉。 芳草萋迷,蓬莱杳渺,皎皎白驹空谷。 濯发沧洲,怡颜芳树,乐甚从伶丝竹。 问天生、湖海元龙豪气,肯令消缩。 君不见二陆联芳,三苏接武,声动九重黄屋。 天上碧桃,日边红杏,真足快人心目。 拂袖东胶,出门西笑,莫恋故园松菊。 看浊河、流水重清,齐唱太平遗曲。 共1首 (词)元· 遣闷,至正丙申作 无端汤武,吊伐功成了。 赚尽几英雄,动不动、东征西讨。 七篇书后,强辨竟无人,他两个,至诚心,到底无分晓。 髑髅满地,天也还知道。 谁解挽银河,教净洗、乾坤是好。 山妻笑我,长夜饭牛歌,这一曲,少人听,徒自伤怀抱。 共4首 (词)元· 四月钱梦弼出妓,为陆文迪寿,邀仆赋赠 玉雪梨涡,锦云桃扇,紫箫双凤和鸣。 觥船初棹,烟绕博山青。 最喜清和天气,绿阴静、梅雨初晴。 高斋里,马融书帐,风卷绛纱轻。 华年才几许,培风健翮,曾试修程。 偶归来林下,间听松声。 笑道葵花似我,芳心在、向日长倾。 黄河水,如今重看,朝□暮还清。 (词)元· 尘拂风生,熏炉烟袅,剧谈天上人间。 冯夷击鼓,白凤舞昆山。 惊倒五陵年少,听三老、□角鸣湍。 江南好,梅前菊后,天气带微寒。 客来虽话别,重歌旧曲,不是阳关。 笑闲云似我,时去时还。 最喜烽烟尽息,青天净、一镜团团。 重来也,寻盟鸥鹭,访竹问平安。 (词)元· 鸡犬相闻,溪山如画,梅花只在前村。 逍遥杖屦,不过翟公门。 前度春风已老,对芳草、还忆王孙。 长安市,看花人去,车马正争喧。 向来东海上,水南水北,如石如温。 念鸥冷诗盟,何日重论。 老我蓬蒿三径,开怀抱、赖有琴尊。 公知否,萧斋雨漏,四壁篆书痕。 (词)元· 十里横山,一湾流水,东洲蕞尔孤村。 移来田舍,山水对衡门。 老我无能为矣,犁锄事、付与儿孙。 湖田上,黄梅雨足,蛙鼓□声喧。 亲朋三四老,须眉雪白,言笑春温。 每携手相过,清事闲论。 坐挹山光水色,茅柴酒、倾倒夸尊。 章台路,马蹄尘土,不到紫苔痕。 共1首 (词)元· 马公振见访,以词留别,喜而和之 吴淞旧雨相邻住。 喜复来今雨。 那时因遇。 十年艰险,剑头炊黍。 如今相见,衰颜醉酒,似经霜红树。 湖山佳处。 登高望远,遍题诗去。 共1首 (词)元· 贺(贺字原缺,据丁藏精钞本补)袁叔度新居 卜宅椒园里。 响丁丁、风斤月斧,杏梁飞起。 窗户青红烟树绿,尡耀碧山邻里。 鸡共犬、也知轮美。 燕子飞来堂下舞,似轻盈、掌上人堪喜。 更可爱,新桃李。 长洲水接淞江水。 好秋风、鲈鱼莼菜,葑田菰米。 艳□□□□□□,□屋神仙罗绮。 □□□、□□□□。 楚舞吴歌娱晚景,内台盘、春笋奉甘旨。 五马贵,未足拟。 共1首 (词)元· 阳羡溪山,辋川烟雨,隐然画里观诗。 芳草王孙,别来几度春归。 最怜屋壁藏蝌蚪,化劫灰、飞入昆池。 好阶墀。 书带青青,竹雪霏霏。 相逢共约归期。 待玄龟出洛,朱凤鸣岐。 丘壑幽寻,正须重置荷衣。 斩蛟射虎都休问,有白鸥、堪与忘机。 近西枝。 移我龟巢,邻尔渔矶。 共1首 (词)元· 青年去了。 青衫破了。 旧日青毡无了。 一时清兴未能除,说与故人知道。 春花春好。 秋花秋好。 每日看花尤好。 人生沽酒买花钱,消得杖头多少。 共2首 (词)元· 记年时东走避风尘,随处觅桃源。 偶相逢一笑,堠山西畔,乔木参天。 百尺元龙楼上,下榻许高眠。 鼓我瓠巴瑟,鱼鸟欣然。 每日春风池馆,有竹林诸阮,醉袖联翩。 要簪花捧砚,常挟两飞仙。 又安知、桑田变海,竟飘零、老去雪盈颠。 绨袍外、故人余意,肝胆雕镌。 按:此下丁藏傅藏钞本,俱有满庭芳三首,但此三首乃曲调,彊村丛书删之极是。周泳先又补此三首,误矣。 (词)元· 唤常娥白兔下蟾宫,玉杵捣玄霜。 自焚兰古鼎,心融灵素,默契歧黄。 不假残膏剩馥,时俗共传方。 用我上池水,遍洗膏肓。 家住六龙城里,有旧家风月,三径苍筤。 更一林、新栽红杏暖生香。 问年来、活人多少,只冁然、微笑说寻常。 谁能为,写成佳传,汗竹流芳。 共6首 (词)元· 洪武九年秋,余卜居千墩,尝作水调歌。今也人事乖违,欲还故土,故复和前韵,以述其情,并以留别吴下诸友。时十三年六月初也 牙齿豁来久,老气尚横秋。 买得归耕黄犊,儿辈幸无愁。 相近六龙城下,只在三家村里,结屋小如舟。 倚树览山色,且免赋登楼。 看官爵,都不似,醉乡侯。 里翁闲话,便同学士坐瀛洲。 寄语东吴朋友,乘兴能来滆浦,舣棹听渔讴。 无酒不须虑,解我破貂裘。 (词)元· 战骨缟如雪,月色惨中秋。 照我三千白发,都是乱离愁。 犹喜淞江西畔,张绪门前杨柳,堪系钓鱼舟。 有酒适清兴,何用上南楼。 擐金甲,驰铁马,任封侯。 青鞋布袜,且将吾道付沧洲。 老桂吹香未了,明月明年重看,此曲为谁讴。 长揖二三子,烦为觅菟裘。 (词)元· 玉杵捣灵药,丹鼎养芙蓉。 城市山林小隐,家住驿桥东。 况是南州高裔,更欲上池真液,冰雪炯心胸。 医国手初试,在处起疲癃。 种阴德,方寸地,继颐翁。 活人多少,满林新植杏花红。 遮莫南山石烂,又复瀛洲不浅,都付笑谈中。 刮目看尘表,黄鹄驾天风。 (词)元· 青白阮生眼,皮里有阳秋。 谁信近来怀抱,汩汩泥穷愁。 昨夜僧房听雨,如在潇湘夜泊,敧枕卧孤舟。 无复少年日,解佩醉秦楼。 更休说,烂羊尉,烂羊侯。 三山湖上,如今田舍住东洲。 澒洞十年金革,蓬勃一襟尘土,白雪向谁讴。 濯足傍云水,披我老羊裘。 (词)元· 秋色净如洗,南极瑞光多。 秦驻山中隐者,弧矢挂烟萝。 野老敲门看竹,珍重主人留客,呼酒泻金荷。 为问春秋多少,笑道明年六十,勋业竟蹉跎。 万钟禄,千驷马,待如何。 洛阳城市,又看荆棘卧铜驼。 且喜阶前玉树,五色鹓雏俱好,把此瑟琴和。 一曲华胥引,双鬓雪儿歌。 (词)元· 六载远相忆,一日似三秋。 别后雪添蓬鬓,着述遣穷愁。 几度欲寻安道,溪上片帆飞去,兴尽复回舟。 明月出东海,隐约见琼楼。 唤龙伯,击鼍鼓,舞阳侯。 何时杯酒,重歌芦叶旧汀洲。 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 什袭付儿辈,好学制弓裘。 共4首 (词)元· 萝屋不经风破。 苔径不教尘涴。 鱼鼓洞仙歌,童子唱来还和。 闲坐。 闲坐。 窗下白云飞过。 (词)元· 松菜酒香春瓮。 更有麻姑相送。 日日泻流霞,添我胸中铅汞。 珍重。 珍重。 浮世本来如梦。 (词)元· 陈彦真居毗陵鹤溪之阴,中年以来,斥断家事,黄冠羽衣,翛然物外,余闻而嘉之,故作此以赠 满眼青山如画。 说甚玉堂金马。 头戴鹿皮冠,穿个布袍冬夏。 都罢。 都罢。 心上了无牵挂。 (词)元· 一带鹤溪环绕。 溪上石田多少。 春雨驾龙耕,种得玉芝瑶草。 堪笑。 堪笑。 海水几番乾了。 共4首 (词)元· 东风吹醒老梅枝。 南也芳菲,北也芳菲。 月明半夜五更时,笛也争吹,角也争吹。 青松涧底独离奇。 寒也谁知,暖也谁知。 老夫聊为一歔欷,梅也题诗,松也题诗。 (词)元· 一色苍然两河翁。 年也相同,月也相同。 六年湖海共飘蓬,烟也溟蒙,雨也溟蒙。 移家今住葑门东。 朝也相从,暮也相从。 何当归隐旧山中,桃也春风,李也春风。 (词)元· 一天和气盎春晖。 桃也芳菲,李也芳菲。 若教风打雨淋漓,红也尘泥,白也尘泥。 花前把酒插花枝。 歌也相宜,舞也相宜。 鹤长凫短总休提,长也天知,短也天知。 (词)元· 昆冈火烈去年时,玉也灰飞。 石也灰飞。 鹤长凫短总休提。 善有天知。 恶有天知。 今年快活保妻儿。 歌也相宜。 舞也相宜。 挥金如土醉如泥。 休负佳期。 莫负佳期。 共3首 (词)元· 秋暮,简友人索酒 老大无人青眼,凄凉柰尔黄花。 秋来杯酌断流霞。 兀对江山如画。 梦里去寻东老,觉来欲唤西家。 山童羞说未能赊。 报道点茶来也。 (词)元· 十载不歌金缕,秋娘已负青年。 朝云飞过画楼前。 无复为人留恋。 默坐鹧鸪声里,寻思白石词仙。 好将花样更流传。 重睹春风人面。 (词)元· 缘树云林窅窕,青苔石磴萦纡。 两人杯下曳长裾。 应是山中巢许。 空谷似闻樵斧,危桥不断徵车。 谁来为我借茅庐。 来与白云同住。 谢应芳/存耕铭/坦率斋箴/拙逸箴 ☚ 斋居四箴 谢应芳 ☛ 谢应芳 谢应芳谢应芳(1296?——1392?),字子兰,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元惠宗至正中,荐授三衢清献书院山长,阻兵不能赴。元末,避乱居吴中,乱定归里。明洪武中,归隐横山以终。多以授徒讲学为生。自幼以名节自励,年高德望重于江南。自号龟巢老人。有《思贤录》、《辩惑编》、《龟巢集》。 ☚ 谢应芳 存耕铭 ☛ 谢应芳 谢应芳1296—1392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江苏常州)人。潜心性理,亦工诗文,以道义名节自励。至正初,隐居白鹤溪,筑室曰“龟巢”,因以自号。荐授三衢书院山长,不就。元末天下兵起,避地吴中。明洪武中归里,“其年益高,学行益劭,达官缙绅过郡者,必访其庐。应芳布衣韦带,与之抗礼,议论必关世教,切民隐”(《明史》本传)。洪武二十五年卒,年九十七。《明史》卷二八二有传。自撰《墓志铭》(《龟巢稿》卷一九)。著有《思贤录》五卷,《续录》一卷,《辨惑编》四卷,《龟巢稿》二十卷。词存集中,《彊村丛书》辑为《龟巢词》一卷,补遗一卷。风格偏于诙谐调侃,引方言白话,不避俚俗。 ☚ 苏大年 唐桂芳 ☛ 谢应芳 谢应芳1296—1392字子兰,号龟巢。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为人耿介尚节义。元顺帝至正(1341—1368)初,江浙行省举为三衢清献书院山长。阻兵,居吴之葑门,转徙吴淞江上。教授之暇,以诗酒自娱。入明后,年逾八十,归隐横山。应芳紬绎经史,作为文章,皆有根柢,多关于国计民生、人心风俗。闽人张志道评其诗雅正纯洁,可与傅若金相伯仲。(见《元诗选》二集谢应芳小传)其律诗、绝句大多蕴藉有致;而其五、七言古诗则多以白描手法描绘战争惨景,慷慨悲烈,如《淮夷篇》、《过无锡书所见》、《烈妇歌》等。著有《龟巢稿》二十卷。《明史》卷二八二有传。 ☚ 苏天爵 张昱 ☛ 谢应芳 谢应芳1296?—1392?元代学者、辞赋家。《元书》、《宋元学案补遗别附》有传。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幼笃志好学,以名节自励。至正(1341—1368)初,隐居白鹤溪,筑小室曰龟巢,自号龟巢老人,授徒讲学。举三衢清献书院长,乃避地吴中,挟妻子荡漾一舟。洪武(1368—1398)初,乱定归里,隐居芳茂山。年益高,学行益劭,著书赋诗最富,德望重于江南。年97卒。应芳诗文雅丽,有《龟巢集》、《思贤录》、《辨惑篇》、《毗陵续志》传于世。今存赋9篇,有《斥鷃赋》、《复赋》、《肺石赋》、《酒赋》等,其前者写得尤好。 ☚ 谢廷瓒 谢肇淛 ☛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自幻笃志好学,为人处事以道义名节自励。无意仕途,曾隐居白鹤溪,名室“龟巢”,并以自号。平生收徒讲学,声闻东南。明洪武中归隐横山以终。著有《龟巢稿》、《辨惑编》、《思贤录》等。他生逢乱世,目睹了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由此生发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开荒田”、“抑豪强”、除民瘼”。痛恨世俗迷信,认为这是诬民之说。指斥佛、道,认为“古之为异端邪说者众矣。若老庄仙佛之流,自秦汉以来,惑世尤甚”(《辨惑编·死生》)。反对生活奢侈,认为人生在世,只要居安服暖、食饱寝宁即可。“居之而安,不计乎室庐之华陋;服之而暖,不较乎裳衣之丽细;嗜之而饱,不察乎饮食之粗粝;寝之而宁,不论乎衾戭之鲜敝。凡可卒岁,何庸侈丽”(《龟巢稿》卷一)。主张为官当“以民为本”、“恤民为先”(同上书,卷一四),与人相处要以忍让为本。他还十分重视家教,注意用儒家的纲常名教教育子弟。史家认为,谢应芳“议论必关世教、切民隐,而导善之志不衰。诗文雅丽蕴藉,而所自得者,理学为深”(《明史·谢应芳传》)。故而其伦理思想的积极方面还是显而易见的。 谢应芳1296~1392Xie Yingfangpoet of the Yuan Dynasty 谢应芳明初思想家。字子兰。武进(今属江苏)人。隐居不仕,以道义名节自励。从程朱理学观点破除迷信和反对道教、佛教。著作有《辩惑编》、《思贤录》等。 谢应芳1295—1392元末明初学者。字子兰,号龟巢。武进(江苏常州)人。自幼笃志好学,潜心性理,以教书为业。元末农民起义爆发,他避地吴中。吴人争延致为弟子师。洪武四年(1371)始归乡里。他对世俗迷信和佛道宗教持否定态度。善诗文。有《辨惑编》、《思贤录》、《毘陵续志》、《龟巢集》。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