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太后听政
宋代宫闱参预政治的事件。谢皇后,名道清。谢氏很会处世,在理宗宠信的众多美人间周旋得宜,先是有贾贵妃与她争宠,后有周贵妃受理宗爱遇,“后处之裕如,略不介怀” (同上)。理宗病逝后,度宗即位,谢后被册立为皇太后,开始对政坛产生影响。度宗死,赵德祐被拥立为帝,谢后称太皇太后,但大臣仍委重于她,“太后年老且疾,大臣屡请垂帘同听政,强之乃许”。(同上)此后,谢太后成为主要决策人物。她执政不以创新为要政,主要顺从大臣的意旨。当时蒙军攻宋,宋朝野百僚闻讯即逃,弃城捐地。谢太后无力回天。德祐元年 (1275),张世杰的军队在焦山失利,败讯报到朝中,宰执陈宜中不愿议和,弃位躲藏,谢太后屡次召见他不至,朝中一片混乱。谢太后又召大将夏贵,说: “我们母子不足挂念怜悯,但你们总该报答先帝的恩遇吧。”但,夏贵等将也不愿前往营救。常州失陷后,谢后又派陆秀夫去蒙营求和,但陆秀夫、陈宜中则率百僚恳求太后迁都避难,谢太后最后终于同意迁都,约定了行期。至约定时间,陈宜中久不谋面,谢太后大怒,决意不再迁都。次年正月,谢太后派陈宜中去议和,约定可行臣服之礼,陈宜中不肯前行,谢氏哭泣着求他:“苟存社稷,臣,非所较也。” (同上) 蒙军在议和使到来前发起攻击,宋军将士纷纷败逃,陈宜中也乘黑夜遁逃,文武百官随即四散。不久,蒙军登临安城,谢太后率残存官员和德祐皇帝投降。谢太后以妇人主政,缺乏政治眼光,也无力驾驭满朝的酸夫武将,加速了宋的政治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