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谚语小词典︱编写说明 编写说明 莎士比亚说过,睿智者视谚语千古不朽。 确实,谚语不仅是人们在长期经验基础上形成的简练语句,而且也是长期经验的结晶。 它将事物的诸多方面浓缩成精华数语,并在流传过程中形成固定的语句,所以,它既简明通俗,又含有深刻的生活智慧,充满了对生活的体味,包含了实际经验的总结。 难怪人们常把谚语誉为智慧的花朵、生活的“教科书”。 我国谚语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最早的有“黄帝语”,夏商时代有“夏谚”,周代有“周谚”,秦汉以后谚语就更多了。 中国谚语来源广,有些是人们通过生产生活的实际过程,增长了才智,积累了丰富的实用经验,并用谚语这种形式将许多宝贵经验在世代口耳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加工打磨,最终相对固定下来;还有一些是文人墨客对生命慨叹的经典诗句,即以一人才华表达众人智慧。 总的来说,多得数不胜数的中国谚语,形成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其珍贵的重要精神财富。 正如伟大作家高尔基指出的那样,谚语里面包含着可以写出整部书的思想和感情。 谚语的形成是个久远的过程,因其非常精粹洗练,能够简捷明了并深刻反映人们的情感爱憎,故而历久弥新,作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活在现代人的口头上,也成为很多作家用来进行艺术创造的重要手段。所以说,作为知识与经验载体的谚语,一经使用,就能在为语言增色的同时,显示出不凡的智慧。 当然,谚语也不完全是精华,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中,大量带有封建和宿命色彩的消极内容以及教人圆滑的处世哲学也相当多,但也应该看到,这些内容也是人类生活的经验总结。 为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本词典收入了大量磨砺思想、鼓励好学、陶冶情操、教人处世并富有时代气息的谚语,以激发青年读者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也不回避某些看似消极的谚语,以增进读者全面了解人类生活体验的历史形成过程。 为了让青年读者了解人类智慧的普遍共性,开阔眼界,拓展知识面,本词典还以英汉对照的形式收录了部分外国谚语(附后),这些英文谚语以最基本常用单词构成,无须再借助其他工具书,便可使学过几年英语的读者读通看懂。 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参阅了若干已出版的谚语词典和相关著作,获益匪浅,在此不一一列出,统表感谢。 限于水平,在谚语词目的选择和词句解释上,疏漏和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和方家指正。编者 2003年5月 |
☚ 谚语小词典︱汉语学习工具书系列编委会 谚语小词典︱附录:常用英文谚语500句 ☛ 00013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