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谘议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谘议局

 清末预备立宪中设置的地方谘议机关。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10月清廷诏令各省督抚在省会筹设。次年7月谕准《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规定该局“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1909年(宣统元年)10月在各省宣告成立,并开始召集议会。因资格限制,当选议员者皆地方官僚、地主和上层资产阶级分子。职权为:议决本省兴革事件、预决算、税法、公债及应担义务等。但最后“裁夺施行之权”,仍操本省督抚之手。1911年武昌起义后,不少省份的谘议局见清政府大势已去,曾附从革命,策动督抚脱离清廷,宣布独立。
谘议局

谘议局

官署名。清末拟在各省设谘议局。掌参一省政治。《清史稿·选举志八》:“议员选举有二:曰资政院议员选举,曰各省谘议局议员选举。”“各省督、抚于省会速设谘议局,慎选公正明达官绅,创办其事。由各属合格绅民,公举贤能为议员。”

☚ 孳牧所   紫微省 ☛

谘议局

清预备立宪所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1909年在各省设立,议员多由官绅和资产阶级上层中选派,有议决本省行政兴革、预决算等权,但不能监督地方行政,实仅有建议权。武昌起义后不少省的谘议局策动各省督抚宣布独立。

谘议局

清政府在预备立宪期间设立的地方谘议机关。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开始筹办,次年六月二十四日(7月22日),清政府颁布《各省谘议局章程及议员选举章程》,并谕令各省于一年内设立完毕。宣统元年九月(1909年10月),各省谘议局均宣告成立。设议长一人,副议长二人;议员由各府、州、县官、绅及资产阶级上层分子中选出,任期三年;每年开常年会一次,会期四十天,临时会二十天。该局“有议决本省兴革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等项事务的权利,但必须经督抚批准方可实行。督抚有权监督局务,并可奏请皇帝解散。武昌起义后,不少谘议局曾策动本县督抚宣布独立。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6:38:51